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685 字 2個月前

隨著大唐王朝的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李軒在大唐王朝內部的威望也是越來越高,而且已經是高到了神化的地步。

縱然李軒並不是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那是先帝李爾必,但是稍微對大唐王朝的曆史有所了解的人,哪怕看到的曆史是經過大唐王朝的官員們所美化的版本,但是依舊不可否認的是,是李軒把大唐王朝從當年的一個窩在山溝了的小規模土匪,一路帶到了如今占領華夏半壁江山的程度。

大唐王朝能夠走到今天,不客氣的說,李軒的作用是占據了絕大部分。

沒有李軒,大唐王朝絕對不可能有今天!

把大唐王朝帶到今天的李軒,其威望之高,那已經是超出了尋常人的想象。

哪怕是名聲在外,堪稱大唐第一將領的郝柏年,在李軒麵前,也是乖乖的一句大話都不敢說,更加彆說那些中後期才爬起來的新生代的中高級將領了。

而且裡頭有一點很重要的還是,如今大唐王朝裡,中高級將領絕大部分都是禦學堂出身,早年土匪出身的老將們,已經是屈指可數了,不外乎就是王單旭、陳屠夫、蔡二虎這三人,而剩下的還有部分是前明降將,比如說曾子文,他就是明軍降將,騎兵將領曹明達也是。

但是這幾人,在如今的大唐王朝裡,已經不是主流了。

如今,郝柏年、李春景、方希同、王朝宏、陳科橋、雷萬等人,才是大唐陸軍的核心將領,而他們都有同樣的特點,那就是清一色的禦學堂出身,妥妥的天子門生。

而少將、準將級彆的那就更多了,校官那就更多了。

大量的禦學堂學生占據高位,這也是李軒掌控軍隊的主要支撐,如果沒有這些禦學堂的學生們,李軒想要掌控龐大的大唐陸軍和海軍,難度還是要加大不少的。

李軒握住手的這個年輕上校,毫無疑問,也是禦學堂的學生,而且還是比較後期的學生,這些後期的禦學堂的學生,和李軒的關係更加複雜一些。

一方麵是君臣關係,而另外一方麵又是師生關係,當看到此人少了一隻手,卻是依舊一身戎裝出現在前線奮戰,李軒自然是不會沒有任何的表示,親自握住了他的手,說了一句愛卿辛苦了。

簡單的一句話,裡麵也是包含了李軒的一絲愧疚了!

身為上位者,李軒這麼多年來早已經是學會了看淡生死,前線將士們的死傷,在他看來隻不過是紙麵上的數字而已,去年的江北一戰,第三軍前後死傷將近八千人,陣亡就是超過了五千。

安慶戰役裡,第二軍也是先後死傷了不下三千。

而同一時間裡,其他戰線也是偶爾會爆發中小規模的戰事,累計死傷也有幾千人的。

如果全部算起來的話,去年冬天,大唐陸軍裡傷亡總數已經是到達了一萬多人!

但是這一萬多人,在李軒看來,不過是紙麵上的數字而已,傷亡了那麼就補充新兵上去。

但是現在,親眼看到自己教導出來的禦學堂學生在戰場上負傷,而且還是被迫截肢,隻剩下了一隻手,這一瞬間,李軒也是有些愧疚的。

但是這一絲的愧疚,也隻是持續了短暫的一秒鐘而已!

要帶領大唐王朝統一華夏,帶領華夏崛起,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會有大量犧牲,李軒對此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城外的簡單接見,很快就是結束了,然後李軒在眾多臣子的擁護下進城,並入住臨時行宮內。

說是行宮呢,但實際上這之前隻是一個富商的宅院而已,條件自然是無法和金陵城的皇家彆院相提並論的,但是李軒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享受的,所以對此也是沒有什麼不滿。

入城當天,李軒按照慣例,宴請了群臣,不過戰爭期間,自然是不會喝的大罪,不管是李軒還是群臣們,都是淺嘗即止。

次日,李軒召開禦前戰略會議,參加會議的不僅僅有陸軍將領,海軍方麵的將領,乃是內閣方麵的文官們都是參與了。

會議上也沒有說什戰略方向之類的事情,主要還是開一個動員會議,統一思想,鼓舞鼓舞士氣。

隨後,李軒就是一身戎裝的親自視察第三軍各部,視察的過程中,讓李軒比較欣慰的是,第三軍雖然北上作戰大半個月裡,但是將士們的精神士氣還是比較飽滿的,大半個月的持續作戰,並沒有給第三軍帶來什麼麻煩。

當然了,這也和明軍主動收縮,第三軍並沒有在這大半個月裡打過大規模戰役有關。

之前的北上,說是作戰,更不如說是武裝行軍。

然而接下來的北上,卻是不一樣了,根據偵騎彙報的消息,再結合軍情司傳遞回來的各種情報顯示,正德皇帝已經是親自坐鎮安平鎮,並且山東明軍乃至部分原先在河南的明軍已經是儘數彙集於此地,總兵力不會少於十萬人。

另外,韃靼人的騎兵主力已經是儘數抵達,出現在了安平鎮西南方向的範縣一帶。

八萬明軍和五萬韃靼騎兵,已經是在這一帶擺開了架勢,大唐陸軍繼續北上的話,就會和他們相遇,到時候,一場大規模的決戰必然會爆發!

目前進軍山東的大唐陸軍,有第三軍的大部分主力,大約五萬人,此外李軒也是帶了近衛軍一萬五千人,第四軍兩個師以及炮兵等三萬人,另外如果算上海軍的運河艦隊的數千官兵,那麼總兵力剛好十萬。

單純說大唐和明軍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一,創下了曆次大規模決戰雙方的最小兵力對比。

但是這裡頭卻是有著極大的變數,那就是同樣是十萬兵力,但是人家明軍裡有著上萬騎兵呢!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旁邊還有五萬韃靼騎兵呢!

而韃靼人的騎兵,比明軍騎兵更加精銳,說起騎射,人家韃靼人才是玩騎射的高手,人家自幼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術嫻熟那是不用說的,而且箭術也是相當了得。

此外,韃靼人的騎兵還有一個很大的戰術優勢,那就是他們的騎兵清一色的單騎雙馬甚至三馬,機動能力,尤其是長途奔襲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明軍騎兵,而大唐的騎兵就更不用說了。

大唐騎兵馬匹奇缺,一直都是單騎單馬,不到衝鋒作戰的時候,那是絕對不會騎馬的,甚至行軍的時候,連行囊包袱都是騎兵自己背著走,為的就是保存戰馬的體能。

這一次作戰,重點就是如應付明軍和韃靼人的騎兵,畢竟對麵的騎兵總數加起來超過六萬騎,這一個搞不好,哪怕是己方槍炮再多,那也是要造成大麻煩的。

為了對抗對麵的騎兵,大唐陸軍的眾多將領和參謀們,也是沒有閒著,苦思冥想是提出了眾多的戰略構想。

但是眾多的戰略構想,最後都是離不開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尤其是該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衝鋒!

敵人有這麼大的騎兵優勢,肯定是會嚴重依賴騎兵作戰的,而現在,大唐陸軍就是要想辦法如何用步兵對抗騎兵。

正麵列陣對抗騎兵,這是肯定的,但是怎麼列陣也是得講究啊,四角方陣是要的,但是四角方陣隻是步兵營級彆的戰術而已,這放到十萬人規模的陣列裡,該如何排兵布陣,那可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

此外,人家的騎兵又不傻,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衝擊大唐的防衛嚴密的步兵方陣的,他們會繞後襲擊啊!

畢竟騎兵在機動性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大唐陸軍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這種情況下,隨同李軒一起北上的作戰部部長雷萬陸軍中將卻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敵軍的騎兵固然威脅甚大,但是他們的步兵就是弱點。

敵軍的騎兵可以來去自主,但是他們的步兵卻是不可以啊,隻要迅速北上抵達安平鎮,纏住偽明的十萬步兵。

你說他們的騎兵走還是不走?

走,這十萬步兵大唐陸軍可就一口給吞下了!

敵騎不走,那麼想要改變他們步兵的劣勢,那麼就要主動行動,最後迫使敵軍騎兵和己方的步兵進行大規模決戰!

麵對敵軍騎兵大規模衝鋒,死傷肯定是會有,而且絕對不會少,但是哪怕是一比一進行交換,大唐陸軍都是有得賺。

大唐陸軍的步兵雖然耗費眾多,但說實話現在的步兵就是廉價消耗品,貴的是維持部隊作戰的費用,而不是說步兵本身。

死傷五萬步兵,樞密院訓練部立馬就能夠補充一萬訓練好的新兵上來,不用幾個月就能夠送五萬人上來。

內閣的陸軍部募兵司,現在每一天都是在後方招兵,現在大唐占據了這麼多地方,人口資源眾多,募兵已經不是難題了,難題是能養多少兵力。

因為部隊的缺口不大,陸軍部現在招募士兵,那已經是開始通過提高要求來限製人數了,已經不是前幾年那樣,應募的青壯隻要素質稍微過得去,就能夠順利當兵吃糧分田了。

但是對麵的騎兵死傷了五萬?彆說幾個月了,給他們幾年都恢複不了!

隻要能夠把他們的數萬騎兵給擊潰,就算付出比較慘重的代價,作戰部裡的參謀們認為都是劃算的,當然了,這種話是絕對不能和部隊裡的那些普通軍官和士兵們說的,因為沒人願意自己成為炮灰,然後被消耗掉。

但是上頭不這麼說,不代表不這麼做啊!

所以確定了主要的作戰計劃後,李軒是親自率領大軍繼續沿著運河北上,目標直指安平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