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1 / 1)

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1625 字 2個月前

大唐海軍在今年上半年進行了調整和改革,長江艦隊在接受了大量武裝商船後,不惜冒著船隻被攔截擊沉的風險也要闖過揚州炮台,自然不是為了把船隻開到金陵碼頭讓李軒看上那麼幾眼。

而是為了控衛長江中斷的安全的!

因為明軍水師利用大量的小船和炮台,阻攔了長江水師的贛江、湘江艦隊進入長江,同樣也是阻攔了大唐海軍主力深入長江,所以導致了在過去的半年裡,大唐王朝在長江南岸的作戰總是顧忌甚多。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至今大唐王朝都是沒能利用上長江乾流進行大規模的物資補給運輸,南方兩廣地區的各種彈藥和槍炮,都是依賴海軍從海上運輸到吳淞港,然後再通過陸運或者是小規模的河運運輸到江南各地。

更不要說,明軍利用水師的優勢,偶爾會偷偷摸摸的渡江襲擊一把,哪怕這種襲擊實際上無法造成什麼損失,但是卻也是讓大唐王朝為此鬱悶不已啊。

陸軍方麵更是不得不在長江南岸的眾多城池都是部署總兵,同時派遣大量的兵力分散駐紮在廣闊地區裡,這樣就是造成了陸軍兵力的嚴重分散。

為此,陸軍方麵對海軍是有著非常大意見的,已經是好幾次在禦前戰略會議上公開進行爭吵了,陸軍要求海軍迅速的進入長江乾流,彆在長江入海口裡折騰,人家明軍又不會跑到鬆江府去。

但是海軍也是有苦說不出啊!

海軍是有船,現在光光是服役的巡洋艦就有五艘,護衛艦就有十三艘了,但是這些船隻體型龐大,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吃水非常深的,在內河作戰的話限製非常大。

屬於大材小用不說,而且危險還特彆大,這要是闖入長江,被人家明軍水師從上遊放下來幾百艘火船,然後再搞個跳幫作戰的話,海軍的這些戰艦可就虧大了。

但是也不能光看著明軍水師控製長江啊,所以海軍苦思之後,這才開始改革,準備把第一艦隊的大部分武裝商船都集中到長江艦隊來,然後冒險到長江乾流作戰。

這些船隻到時候就算是沉沒了,海軍方麵也不至於太心疼。

要知道現在的巡洋艦,船體加上艦炮一艘可是要十幾萬兩銀子呢,即便是便宜的護衛艦,那也要大幾萬兩銀子呢。

而武裝商船的話就便宜多了,船體便宜,艦炮也不多,哪怕是三百噸左右的武裝商船,一艘下來,頂多兩三萬兩銀子就搞定了。

當然更關鍵的是,大唐海軍裡的武裝商船,大部分都是沙船、廣船、福船等船型,而這一次抽調給各內河艦隊的,則是沙船、廣船這些適合內河、近海作戰,吃水淺的船隻。

第一次冒險成功後,長江艦隊打算再接再厲,在三天後把剩下的十四艘武裝商船也是集中了起來試圖闖過揚州炮台。

同樣是選擇在了夜晚,同樣也是選擇了在雨夜。

但是這一次明軍水師也是有了準備,竟然是喪心病狂的準備了兩百多艘各種小船發動了火船攻勢,並配合揚州炮台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等到了第二天天明的時候,闖關的武裝商船雖然成功通過了揚州炮台,但是損失卻是要比上一次要大,沉沒了足足四艘之多,而且剩下的大多也是帶傷。

麵對這個結果,長江艦隊的人卻是卻是鬆了一口氣,沉掉了四艘,但是總算還有十艘成功過關啊。

這加上數天前成功闖過的十艘戰艦,這樣一來,大唐海軍長江艦隊在長江乾流,就擁有了二十艘武裝商船可供作戰了。

同時長江艦隊也是在金陵城等幾個長江南岸的諸多城市港口進行了大規模的造船行動,雖然了造的都是一些中小船隻,以數十噸為主。

經過兩次的闖關之後,再加上自行建造的內閣船隻,長江艦隊已經是勉強在揚州以西、湖口以東的長江流域裡集中起來了可堪一戰的實力了。

而這些戰艦,對大唐王朝後續的作戰,作用是非常大的。

至少有了,這些戰艦的支援,陸軍後續的渡江作戰計劃才有可能得到實現。

沒錯,大唐王朝已經是籌備著發動渡江戰役了,不過渡江戰役比以往的傳統作戰不一樣,渡江是難點,而後續的補給更是大麻煩。

所以陸軍方麵目前還是非常的謹慎,隻是在做前期的規劃,但是具體什麼時候能夠發動渡江戰役,那就是要後續的具體情況了。

對於這些軍事上的事情,李軒現在已經不怎麼具體乾涉,而是隻把控整體上的方向。

李軒對軍方提出的要求很簡單,一個是守住長江以南地區,第二個就是尋找機會發起渡江戰役,奪取江北。

尤其是揚州和安慶這兩個釘子,是必須拔掉的。

這兩個地方不僅僅是大唐王師北上的障礙,更是會隨時都威脅到長江以南的安全,這兩個地方,就跟兩把刀子一樣,頂在大唐的柔軟腹部,讓大唐王朝時刻都能感受到威脅。

不過李軒雖然給軍方提出了任務。

但是軍方準備完成這個任務,那就不是李軒所關心的事了,打仗這種事,還是需要交給專業的人去處理,而他,還有著一整個帝國的諸多事務等著他處理呢。

陸軍和海軍雖然已經想要發動渡江戰役,但是這種規模龐大的戰役,一時半會是發動不了,按照往年的管理,至少在秋收之間是不可能發動的。

在如今這個雨水紛紛的季節裡發動大規模作戰,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於此同時,長江北岸的明軍,也是在持續囤積實力,安慶和揚州更是被明軍當成了要塞進行經營,兵力是越來越多,明王朝不僅僅是在江北之地征召兵力,已經是開始有著不管不顧的,從北方抽調大量兵力南下了。

甚至是邊軍都是開始大規模抽調了,為了騰出邊軍的兵力,正德皇帝甚至是捏著鼻子,答應了俺答汗的互市請求,用以緩解邊鎮的壓力。

而北方俺答汗在去年在邊鎮碰了個頭破血流之後,也是發現,這些明軍竟然是比以往更加難打了,這硬啃不下之後,而正德皇帝又是答應了他的互市,所以也是見好就收。

初步穩定了北方邊鎮後,正德皇帝開始抽調大量的邊軍南下,幾乎是把邊軍的半數都是抽調南下。

至於山東、河南兩省的新編練的新軍,更是被抽調了一空,即便是陝西、山西等地的新軍,也是很多被抽調。

再加上新編練的京營。

正德皇帝是打算在江北囤積至少二十萬大軍,號五十萬大軍!

而且這二十萬大軍裡,至少五萬人是邊軍,其中還有八千是最精銳的騎兵,那些步兵們,大多也是換裝了大量槍炮的部隊。

另外有北方各省支援來的新軍大約六萬人。

安慶、江北自身的新軍約四萬人。

剩下的大約五萬人,才是衛所兵和青壯。

也就是說,明軍在江北一地所集中的部隊,有超過十五萬人都是使用槍炮的新式部隊,戰鬥力強弱不知道,但是槍炮的數量是絕對不少的。

而這些部隊,也是正德皇帝掏光了老底才湊出來的,為此,他甚至不惜是在整個北方都開始征收平賊餉,然後也是效仿張嶽,在部分區域設立關卡,開始收取商稅。

大臣們自然是清一色都反對的,但是這個時候的正德皇帝,那裡還管得了這麼多啊,直接派出麾下的太監進行征稅。

因為正德皇帝很清楚,如果守不住江北,那麼大明王朝可就真的要完蛋了,而他就要當亡國之君了,而這樣的結果,可不是他正德皇帝想要的。

而正德皇帝掌控朝堂四十餘年,牢牢壓製了朝廷中的官員,手腕自然不是普通皇帝能夠比擬的,這強行執行起來後,這收取的稅收竟然也能夠勉強維持住前線部隊所需的軍費。

當然了,這個所需,其實也就是幾百萬兩銀子而已,而這個數字對於一支大量裝備槍炮的軍隊而言,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實際上不管是江北總兵、鳳陽總兵等前線的將領們,都已經是開始自行就地征集軍費了。

他們的學習對象自然是張嶽,人家張嶽這麼乾好幾年了,也沒見造成什麼太大的後果,而且是擁兵自重,敗仗打了不少,但是卻依舊是升官發財。

這樣的成功例子,所以會引來他人的學習,俞大猷就是其中之一。

而他們的學習對象,張嶽湖廣那邊的張嶽,也是和往常一一樣埋頭搜刮錢財,編練他的督標。

而在督師四川之後,獲得了四川財力支持的他,其麾下督標的規模是快速膨脹,自從衡陽、長沙慘敗後,如今已經是過去了一年半了,張嶽的督標不僅僅是恢複了原有的兵力,更是把規模擴充到了十萬人。

再加上他麾下的練軍四萬人,兵力也有十四萬人。

江北、湖廣兩地加起來的明軍,總數是達到了三十五萬的,而其中裝備槍炮的新式軍隊,就超過了三十萬,人家明王朝的官方口徑是,在長江北岸官軍有雄獅百萬!

但是戰鬥力嘛,反正是沒人認為他們在同等數量下打得過對麵的偽唐賊軍,如今明王朝君臣所希望的也隻是他們能夠守住長江北岸而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