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瓦解(1 / 1)

唐朝小閒人 南希北慶 1859 字 2個月前

其實一場工業革命,已經在孕育之中。

有一個現象,能夠非常有力的證明這一點,就是資金的流入。

這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可是萬萬不能的。

還是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金錢的流向,決計是可以代表大方向的。

小農經濟的話,資金都是流入農業,而當資金流向工業化的時候,那麼工業革命自然就不在話下。

因為人才是往高處走的,如果資金都流入工業領域,那麼人才自然也往工業方麵流動,技術工匠開始變得非常稀缺,商人都在吸納這方麵的人才。

不但是張家的代工作坊,還有元家的煉鋼廠,宇文修彌的車行,長遠、萬裡兩大造船集團,都在開始技術儲備,一切都是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利用蒸汽機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

其實賢者六院最終定位,還是搞學問,搞理論,這是那些商人都不願投資的領域,因為學問不一定能夠產生財富,或者說不能馬上變成財富,這是一個非常漫長,且永無止境的過程,商人會願意捐錢,但不會投資,但是沒有關係,這是唐朝,可不是一千多年後,人人都有鑽研學問的精神,儒家經文才多少字,人家都可以研究幾十年,更何況是深奧的理科,隻要他們認同,他們絕對願意花時間鑽研,其實這比鑽研儒家經文有趣多了,九品院士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真的是以學習、探索為樂,而不是為了錢,話說回來,這其實也算是儒家精神。

至於生產技術麼,最終還是要靠商人,等到兩者相結合時,這威力是不可估量的呀。

......

作為唐帝國軍方最高統帥的李績,表示與契丹的戰爭,不會超過三個月,果然如此,兩個多月,基本上就結束了這一場戰爭。

在最開始的時候,契丹聯盟還是來勢洶洶,一波就將萬全晟的軍隊給打趴下,眼看就要打到營州去了。

其實萬全晟的勢力範圍就在營州邊上,陳碩真肯定不會選擇與契丹腹地的商人合作,她肯定是選擇跟交界處的部落合作。

之後契何力、薛仁貴所部抵達,才抗住了契丹聯盟的猛攻,但是當時唐軍還是處於被動。

直到太原軍的參戰,高侃統帥一萬太原軍,兵分兩路,自己的副將率領七千人馬進攻契丹在西南邊的防線,而他自己則是親率三千精兵,走小路,穿過三個部落,直接衝著大賀氏的大本營而去。

這其實是唐軍一貫以來的戰術,將對方的主力牽製到前線,然後以少量的部隊,偷襲對方的大本營。

這就是因為除突厥王朝和吐蕃之外,所有敵人的縱深都遠不如唐王朝,就是那麼點點大,不需要跟漢朝一樣,那穿越千裡,騎兵一下子就能夠突襲到敵人的腹地。

故此,這一招是屢試不爽,這敵人雖驍勇善戰,但是人口少,縱深不夠,你拿主力對我主力,你後方肯定是空虛的。

其實路上有兩個部落已經發現唐軍蹤影,但是他們看唐軍好像也不是奔著他們來的,就尋思著就彆去惹唐軍,雖然唐軍隻有三千人馬,但全部都是精銳,而且又都是騎兵,殲滅他們是非常困難的,最要的是,他們就得派出部落中所有的男人,才能夠阻止唐軍。

這生命誠可貴呀,如今兩邊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而且他們本也算是唐朝的子民,這些部落的想法是,我兩邊都不去得罪,誰贏我就依附誰,兩邊押注。

高侃是非常順利來到大賀氏的腹地。

李儘忠可不是一個蠢貨,雖然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也算是身經百戰,他已經想到唐軍可能會從太原來,因為他以前就是契何力部下,非常清楚唐軍技戰術,就是喜歡去偷襲敵人的大本營,於是他才在西南是布置了防線,但還是沒有想到,唐軍還是這麼輕鬆得攻入他們大賀氏的腹地。

這大本營是不能丟的,李儘忠隻能減緩前線的攻勢,調派人馬回援。

唐軍立刻喘了口氣,契何力、薛仁貴這兩個老司機,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馬上整頓兵馬,大舉反攻,又派那些軍事學院的學員們,開始輿論攻勢,他們可都是韓藝的學生,個個都會忽悠,我們唐軍都已經攻入大賀氏的大本營,你們是輸定了,要投降的話,允許你們輸一半。

成功策反日連部和匹部兩大部落。

契丹聯盟當即雪崩,勝利隻是時間的問題。

捷報如雪片般的傳到長安。

不過也沒有可欣喜的,現在對於唐王朝而言,打贏契丹,不是什麼難事,關鍵在於打下之後,如何去管理。

但是李治突然風疾複發,頭暈目眩,看東西是完全看不清,於是他就將這事交予政事堂去處理。

政事堂。

“老臣以為,契丹的情況與西北非常像似,可采取西北製度來管理契丹地區。”張文灌率先說道。

韓藝道:“張侍中,當初朝廷想出西北製度,那是因為中原的稅收無法應用到西北地區,而且西北地區也比較窮,那裡的百姓也無法承受繁重的稅務,但是契丹地區不一樣,地域不大,人口不多,土地也遠比西北要好得多,有著豐富的水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如今我大唐已經改為印花稅,印花稅是可以自動調解的,你產量多,你交的稅就多,反之,稅務就少,隻需要稍稍改動,便可以用於契丹地區。”

崔戢刃點點頭,道:“臣讚成尚書令之言,那西北離中原比較遠,而契丹就在河北、山東邊上,東邊還有樂浪州,這地區的穩定與否,對於中原影響的可不小,應該采取跟中原一樣的政策,且在那邊推行普世法,唯有如此,他們才不會輕易作亂。”

武媚娘稍稍點頭,又向李弘問道:“太子有何看法?”

李弘道:“兒臣以為,戰後首先要關心的是我軍將士,將犒賞準備妥善。”

武媚娘笑著點點頭,道:“太子言之有理啊!”說著,她又看向韓藝。

韓藝道:“皇後、太子請放心,隻要戰爭一結束,將士們立刻就能得到應有的獎賞。臣已經讓戶部撥出錢來,準備在營州興建一所學院,可以供契丹和營州的軍籍戶子弟上學,既獎賞了士兵,又促進的兩邊的融合,當他們的子孫後代,是中原子弟一塊讀書成長的,那他們當然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原百姓。”

劉祥道突然道:“可是那些酋長可能不會願意推行咱們中原製度,如果推行中原製度,他們也必須成為一州首官,那就還是羈縻製度,否則的話,那他們這酋長也沒法繼續當下去,雖然他們是戰敗的,但是我們主要擊敗的是大賀氏,其中有不少部落都是主動投降我們的,如果我們逼著他們接受,他們暫時可能會敢怒不敢言,但是這也是一個後患,我們何不將他們遷入長安,給予你們官職。”

韓藝道:“這我想他們也不見得會答應的,而且這隻是治標不治本。”

武媚娘問道:“那你有何建議?”

韓藝道:“契丹地區原本就比較落後,又經曆過這麼一場戰爭,無疑是雪上加霜,當務之急,乃是幫助他們擺脫戰火帶來的窮困,我們可以以此為由,幫助那些酋長轉向商業化,一旦他們願意這麼做,那麼他們就成為商人,他們部落的百姓,就成為了員工,同時,我們還得鼓勵商人去那邊建造作坊,全麵展開雙方貿易。那麼契丹的人力就從部落的限製中跳了出來,成為商人手中的員工,這樣就能夠無形中化解他們的權力,但同時給予了他們財富,穩住他們。等到這一步完成之後,我們再推行州縣製度,推行戶籍製度。”

武媚娘稍稍點頭,道:“尚書令言之有理,幫助百姓恢複生計,這總歸是沒有錯的,契丹百姓也肯定盼望著朝廷的救助,以此為契機,我認為是非常妥當的,他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說到這裡,她頓了頓,又道:“但是這種事說來容易,做起來可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必須要謹慎處理,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得不償失。”

張文灌、郝處俊他們紛紛點頭。

武媚娘見大家都讚成,於是道:“這事就交由尚書令全權處理。”

韓藝道:“臣遵命。”

出得政事堂,韓藝又與鄭善行來到戶部。

剛剛坐下來,韓藝便道:“鄭侍郎,皇後說得不錯,這種事必須要謹慎處理,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兩個必須要有一個前往那邊,消除那些酋長的恐懼和戒備心理,幫助我們的商人在那邊立足,以及幫助當地百姓恢複生計。”

鄭善行點點道:“由我去吧,那邊的皮革和毛料也是我自由之美需求的。”

韓藝點點頭,他當然就是這意思,他現在不想往外麵跑,又道:“不過我幫你選了幾位幫手,有他們的相助,必定會事半功倍的。”

鄭善行道:“誰?”

韓藝道:“萬全晟等一乾契丹商人。”

鄭善行詫異道:“他們?”

韓藝道:“據我了解,那萬全晟是一個大富商,並且非常推崇商業,而如今他又是悉萬丹的酋長,與他聯合的那些商人,也一定會相繼成為他們部落的酋長,畢竟他們是得勝的一方。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去幫我們宣傳,讓他們主動要求放棄酋長的職位。”

鄭善行疑惑道:“這能行嗎?”

讓人主動放棄權力,這聽著都有些不可思議呀!

韓藝笑道:“其實酋長跟商人是相互矛盾的,酋長的話,是要對部落的每個百姓負責,不管那個百姓跟自己有沒有關係,但是商人圖的金錢,是利益,商人若是承擔起這些責任,那他們就很難發展起來,我們可以將這個利害關係告訴他們,並且向他們承諾,會進一步幫助他們發展生產,開展與他們的貿易。

對於他們而言,他們是完全憑借商業當上酋長的,簡單來說,這商人的凝聚力和財富都是要高於酋長的,那他們當然會選擇繼續當一個商人。然後利用他們的嘴,去告訴其餘的酋長,發展商業會更加強大,生活更好,酋長是沒有前途的,並且還會受到朝廷的嚴密監督,商人要更加自由一些。”

鄭善行道:“當他們往商業發展,那麼他們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原地區,再加上商業競爭方麵,他們也不是我中原商人的對手,中原的商人能夠分散他們的力量,屆時他們是不可能再與我中原為敵。”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