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欽差駕到(1 / 1)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1086 字 1個月前

翌日,用過午膳後,朱平安與張臬台還要白副使、胡副使一同前往兵部。兵部衙門內已經是官員滿座了,張經、何公公、魏國公、臨淮侯等人皆在。

很快,人就全到齊了。

張經看人到齊後,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諸位,天使已在路上,再有一兩個時辰就到了。還請諸位隨我移步朝天宮,我等在朝天宮恭候天使。”

“敢不從命。”眾人齊聲道。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朝天宮。

欽差馬上就要到了,賞罰也馬上揭曉了,眾人神情不一,有的激動期待,有的則是如喪考妣。雖然結果還沒最終出來,但是大家都有自知之明,自己在應對上虞之倭寇的表現如何,他們自己再清楚不過了。

城池被倭寇攻破了的,麵對倭寇不戰而逃了的,跟倭寇交戰一敗塗地了的,雖然他們花了大力氣、大代價、大價錢打點疏通,但是仍然惶恐不安。

跟倭寇交戰雖然但保全了城池了的,有一兩個倭寇首級了的,則是相對淡定的多。

而立了戰功的,比如魏國公和臨淮侯則是一臉期待,喜氣洋洋。他們倆托朱平安的福,揪出了提前混進應天城內的倭寇及被他們策反的漢奸內應,斬首四十餘,其中真倭就有二十四呢,除了朱平安外,就屬他們立下的戰功最大了。

“嘿嘿,多謝賢侄了。若非賢侄一力堅持,我們哪能有此戰功在身呢。”

在前往朝天宮的途中,魏國公和臨淮侯兩人尋到朱平安,拉著朱平安一陣感謝。

“伯父言重了,我隻是動動嘴提了建議而已,這些功勞都是兩位伯父實實在在取得的。兩位伯父冒著全城官員的質疑堅持甄彆,揪出了混進城的倭寇及內應,及後也是兩位伯父指揮兵馬全殲了倭寇及內應。”

朱平安謙虛道。

“賢侄你就不用謙虛了,若沒有賢侄,就沒有我們此次的功勞。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稍後我們必有厚報。”魏國公和臨淮侯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不容分說的許諾道。

“這次賢侄居功至偉,聖上必有嘉獎,我們在此提前恭喜賢侄了。”

魏國公和臨淮侯笑著恭喜道。

“同喜同喜,兩位伯父這次也是立了大功,聖上定然也有嘉獎,小侄也提前恭喜兩位伯父了。”

朱平安也拱手恭喜兩人。

“哈哈哈哈......都是托了賢侄的福。”魏國公和臨淮侯兩人頓時喜不自勝,掩飾都掩飾不住。

正如兩人所說,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三人簡單說了幾句後,便分開各回各位置了。

封建時代,對於等級和陣營講究的很。

朝天宮位於秦淮河畔,距離並不算太遠,走了沒多久後,朱平安就遠遠的看到一個巍峨殿閣建築群,氣勢磅礴。聽周圍人說話,朱平安知道那就是朝天宮了。

說來,這是朱平安第一次來到朝天宮。雖然,朱平安也到了應天多次了,但是之前在應天科舉考試時,一直專心科考備考,未在應天遊覽,不曾到過朝天宮,之後再到應天,也都是忙於公務,未有時間遊覽。

今日,總算是見識了。

未進朝天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外一塊刻有“諸司官員下馬”的下馬坊,頓顯威嚴。

“朝天宮與神樂觀同為皇家道場,朝天宮乃是太祖皇帝下詔禦賜,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這裡以前是皇親國戚焚香祈福的道場,大節前文武百官演習朝拜天子禮儀也在這裡。”有官員輕聲說道。

原來是太祖朱元璋命的名,又是皇家道場,在此恭候迎接天使,聆聽聖旨,再合適不過。另外,朝天宮前就是臨淮河,天使坐船而來的話,在臨淮河畔靠岸,走幾步就到了,交通也便利。

如此安排,不愧是張經。

朱平安在心裡讚了一句,隨著眾人步入朝天宮,朝天宮內部很大,占地三百多畝,有神君殿、三清正殿、大通明寶殿、萬歲正殿等殿堂,房舍足有數百間。

朝天宮很新,像是剛修沒幾十年的感覺。

進門沒多遠就看到丹墀前一個碑亭,碑亭上體著“奉敕重建朝天宮碑”。

朱平安湊近掃了一眼,碑文1000餘字,乃成化年間大學士商輅撰寫,上麵記載了明初朝天宮的定位,規模以及成化年間重修的始末。朱平安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感覺很新,原來成化年間重修的,距今也就幾十年而已。

張經將恭候天使,聆聽聖旨的地點,定在了朝天宮的萬歲正殿。大殿足有十二間,足夠寬闊,足夠施展了。應天禮部的官員還引領者眾人在萬歲正殿演練了一遍迎接事宜。

“報,欽差大人的船駕已入臨淮河。”眾人在朝天宮等了多半個時辰後,將官進殿稟告欽差動向。

“眾人隨我去恭迎天使。”張經點了點頭,對眾人說道。

“諾。”眾人應聲。

應天禮部的官員早就安排張羅好了迎接欽差的儀仗,紅綾彩棚等儀仗足足布置了五裡多地......眾人在張經、何公公等人的帶領下,由差役簇擁下浩浩蕩蕩的沿臨淮河畔前行恭迎欽差,足足走了三裡地,才終於看到臨淮河駛來數艘高大樓船,船上遍插黃旗、黃傘、黃扇、黃牌,彰顯著皇家威嚴,數排衣甲鮮明的廠衛在船頭拱衛著五位內侍太監。

其中,最正中占據C位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太監,瘦瘦高高,長相顯老,鷹鉤鼻薄唇,眼睛狹長,一臉的陰狠狼顧之相,給人一種不好相與的感覺。

“怎麼是這廝!”

應天鎮守太監何公公,遠遠的看到樓船上的C位太監,禁不住皺眉蚊聲低罵了一聲。

朱平安比一般人耳朵尖,何公公的聲音雖然如蚊子一般小,但距離不遠,朱平安還是聽到了。

哦,難道宣旨的太監中有何公公的對頭?!

朱平安如是想到。

其實,如果劉大刀在此的話,肯定能認出這位太監來,朱平安曾令他前往蘇州給這個太監送過一封“秋氣漸涼,望養神智”的信呢,當時這個太監的身手給劉大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的,這個太監正是陳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