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江南成澤國,半數百姓儘災民。在洪災中幸存的老百姓不僅要承受喪失親人的痛楚,還要麵臨嚴峻的生存危機,流離失所,饑寒交迫,號哭連天。
靖南老百姓比絕大多數的災民都要幸運一點,至少他們不用承受喪失親人的痛楚。
“我們當前的第一要務是安置百姓、災民,在避洪區多建臨時房舍,茅草屋也可以。有一個擋風避雨的安置之所,老百姓心裡也多一些安全感。百姓若是得不到救助,在一些有心之人的鼓動下,將會形成潛在的不安勢力。曆史上災民暴亂的例子數不勝數,歸根結底,就是救助不及時。”
朱平安召集了縣衙所有胥吏,將他們編為幾個小組,安排他們負責安置、救助不同避洪區的百姓災民,臨行前給他們強調救助百姓的目的和意義。
“縣尊放心,現在是關鍵時期,我們必會竭儘全力,完成縣尊交代的任務。”
張童生、劉夫子等胥吏紛紛拱手領命,他們也深知災後救助百姓的重要性。另外,他們也都是靖南本土人,對於安置鄉民,自然非常上心。
“還有一點務必要特彆注意,俗話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洪水過後,房舍、陰溝、畜圈等皆被淹沒,各種穢物、贓物等四處擴散,鼠類、蚊蟲泛濫,容易滋生多種疫情,在人群中傳播。諸位安置百姓的同時,一定要做好防疫。第一,在避洪區規劃茅廁,嚴禁百姓、災民隨地大小便,一定要在規劃好的茅廁如廁;第二,水源以從深處地脈打出的井水為上,江河滲入的井水次之,溝渠最次,嚴禁飲用生水,一定要燒沸之後方可飲用;第三,務必令百姓、災民保持清潔衛生,常換洗衣服,兩天洗一次澡,可在洗澡水中摻入佩蘭等預防瘟疫的草藥;第四,如果發現百姓、災民中有發熱、痢疾等病症者,一定要隔離開來。第五,災民中若是有無事生非、鬨事者,一律嚴懲不貸......嗯,暫時就想到這些,你們在實踐中有好的措施和建議,及時稟告與我。”
朱平安作為現代人深知災後防疫的重要性,將現代防疫經驗灌輸給了他們。
“遵命。”
張童生等人紛紛領命,他們都沒有想這麼多,不由對朱平安更為折服。
“縣尊,安置救助百姓,糧草必不可少。老百姓家裡的秋收存糧基本都被洪水浸泡了,緊急撤離時隨身攜帶的口糧有限,目前基本上也都告罄了。若是糧草供應不及的話,老百姓饑腸轆轆,為了填飽肚子,恐會生變啊。
劉夫子拱手說道,他比較擔心糧食問題。曆史上老百姓造反,多是吃不飽肚子,活不下去,走投無路了才造反的。比如,三國時期的黃巾起義。
“是啊縣尊,這就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一樣的道理。”
劉夫子一提到糧食問題,其他人也都深有同感,同樣擔心糧食問題。
他們之所以都這麼擔心糧食問題,是因為他們都知道縣尊朱平安前段時間為了給守城青壯兌現賞金,不僅將自己個人腰包掏儘了,還將縣衙倉房的一萬兩千石存糧全都折合銀兩,給大家兌現了賞金。這一事情,整個靖南人儘皆知,人人稱讚皆言縣尊言而有信,對縣尊讚不絕口。
縣尊這麼做,確實值得稱讚!可是熟料想,現在遭水災了呢?!災荒之年,糧食可就太重要了。縣尊將倉房存糧折合銀兩給大家兌現賞銀,那倉房的糧食豈不是......沒有了?!現在正是用糧的時候,大家如何能不擔心啊。
“大家不必擔心,錢先生,你給大家說下現在倉房還有多少存糧。”
朱平安知道大家擔心什麼,淡定的微微笑了笑,對一旁的錢典吏說道。
“諸位,我們縣衙倉房目前共有存糧兩萬石。”錢典吏是眾人之中唯一不擔心糧食的人了,在朱平安話音落後,錢典吏上前一步,對眾人說道。
“什麼,兩萬石?縣尊不是把倉房的存糧都折合銀兩給守城青壯兌現賞銀了嗎?”眾人聞言,一個個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之前靖南倉房經過多年積蓄,也才積攢了一萬兩千石糧食。他們本以為倉房已經沒有存糧了,沒想到竟然有兩萬石存糧。一石糧食約合150斤左右,兩萬石稻穀也就是300萬斤。對於一個郡縣來說,兩萬石存糧是一筆很大的數字了。一般來說,縣衙倉儲存糧一萬石便已經達標了。倉儲存糧兩萬石,能做到這一點的郡縣,都是哪些成名已久的大縣,整個大明都超不過五十個。
“錢先生,真的假的?”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驚喜過後,眾人又不免有些懷疑,不太敢相信。
“這豈有假。秋收後,縣尊言積穀備荒,趁著稻穀充足而便宜,令我倉房采買了兩萬石稻穀,儲存進倉房,作為縣衙的儲備糧,以備不時之需,防患於未然。半個月前,連陰雨剛開始,縣尊便吩咐我倉房做好防洪防澇準備,我等按縣尊吩咐,做了充足的準備,毫不誇張的說,我倉房在這次洪災中未損失一粒稻穀。”錢典吏信誓旦旦的對眾人說道。
得到確認後,眾胥吏這才放寬了心。古人雲: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等一眾胥吏都離開後,朱平安歎了一口氣。糧食......糧食是一個大問題啊。
雖然秋收後,自己借鑒曆朝曆代積穀備荒的經驗,趁著稻穀充足便宜,用沒收的謙公公等人的賞銀采購了兩萬石糧食,儲存進倉房,以備災荒。
雖然兩萬石糧食,足有300萬斤,看似很多了。
但是,對於這場洪災,對於靖南縣全縣人民來說,這些糧食也就不多了。
靖南是個大縣,加上山民,共有百姓六萬多人。
由於靖南防洪措施較鄰縣太平縣等縣得力一些,還設置了避洪區,這些時日太平縣等鄰縣流離失所的災民聽到消息後,有不少災民逃到靖南臨近的避洪區。初步統計下來,目前有五六千人之多,而且這個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隨著消息的擴散,每日來靖南逃難的人,可能會成倍增加。
按照一個百姓一天六兩糧食計算,這兩萬石糧食大約也僅能支撐一個月左右。
這還是樂觀估計。
一個月看著很長了,但對於古代來說,朝廷賑災的反應時間可比不上現代。
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朱平安最擔心的是朝廷無力賑濟江南水災。最近這幾年,大明災害發生頻繁,陝西一帶連年大旱,朝廷賑濟了多年,府庫消耗頗多,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直隸水災、江西旱災、宣府大同饑荒,朝廷賑濟時就已經露出窘態了。朱平安可是稽查過太倉銀庫,深知大明國庫是有多空虛的,雖然自己揭開太倉虧空案,嘉靖帝罰了一大筆銀子,但是手還沒暖熱呢,北虜南倭軍餉軍需就招手了。現在,恐怕以朝廷想賑災,一時間都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