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太子(1 / 1)

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1616 字 2個月前

耽羅。

十幾年前,這還僅是一個受百濟約束的藩屬小島。島上一群野蠻人,過著很原始的生活。

後來張家從大唐皇帝手裡得到這個島做為封地。

島上蠻夷們的宗主屁話也不敢說一個,老實的把島的宗主權交給張家。張家向來喜歡以德服人。

張家一麵接收了島的宗主權,一麵跟當時的百濟談了幾個大單子。這些外貿單子讓百濟的王室和貴族們大賺了一筆,於得乎,連被迫讓出耽羅島的那點不快,也完全拋諸腦後了。

百濟王甚至此後派人主動的詢問張家。

說他們沒海的島很多,雖不如耽羅島大,但離百濟近啊。

張家推辭了幾次,推辭不過,便花了點錢,再加了幾張貿易單子,勉為其難的收下了百濟拱手送出的幾個島。

從始至終,不論是大唐還是百濟又或是灞上張家,都沒人有問過耽羅島上那些土著們的意見。

他們的那個王,誰也沒有當做一根蔥。

張家其後派出了艦隊登島,宣布耽羅島從此為灞上張家所有。島上的蠻夷,也從此成為張家的領民。

張家給島上蠻夷在內陸圈了一塊地給他們繼續過日子。

然後就開始了對耽羅島的開發。

他們先了建設了港口碼頭,修了城堡,然後在這裡建成倉庫商鋪等,使之這裡成為了張家商船隊對東海三國的一個貿易轉口港。

運往三國的商貨,很多在這裡入港停岸,然後分批轉往三國。從三國收回來的商品,往往也會在這裡先中轉一下,然後再運回中原。

與東海三國的奴隸貿易很興盛。

耽羅島上也就成了一個極大的奴隸中轉站,修建了許多奴隸營地。

而同時,張家往三國出售的商品中,牛馬牲畜也是一項大宗商品。不管是新羅還是百濟又或是倭國,對優良戰馬的需求都很大,對耕牛挽馬的需求也是極大。

張家從旅順或登州滿載著牛馬渡海,將耽羅當成一個很大的轉運港。

耽羅因為轉運牲畜,這裡甚至成了一個巨大的牧場,島上到處都是牛馬。

因這轉運貿易之利,耽羅島也成為一個很繁華的島,商港繁華,島上滿是奴隸和牛馬,甚至開辟了許多耕地,種植了許多糧食。

沿島海麵上,也更是漁船點點,捕鯨船、捕漁船遍布,也把耽羅島當成了一個極好的母港。

到後來,張家甚至把許多手工商品的加工作坊,直接在耽羅島開設分廠,利用那些奴隸就近加工,然後再銷往三國,降低成本,賺的更多的利潤。

正是在這種模式下,耽羅島從原先一個很荒涼的海外大島,日漸變成了一個十分繁榮的商業轉口貿易港,甚至還成了一處挺繁華的手工商加工基地,還是一個漁糧產地。

簡直成了漁米之鄉,商業大港。

連百濟新羅倭國等商人,近些年都不斷的過來貿易。

島上的奴隸市場,甚至壟斷了與三國的奴隸貿易。奴隸換牛馬,換絲綢,銀銅換鐵鍋鐵農具等,更是興盛。

去年底。

朝廷開始對三國華人撤離,撤離的華商多數都沒馬上回國,而是撤到了耽羅島上。

而耽羅港也並沒因此停歇,甚至越發的繁華。

因為原先三國的貿易港,現在因為華商的撤離,而變的格外的蕭條,華船也不過過去依靠貿易。

華船不去貿易,但還沒有禁止他們來耽羅貿易,因此原先三國各個港的貿易,一下子幾乎都轉移到了耽羅。

耽羅港一下子繁華了數倍。

張璟是在年後抵達的耽羅港,他從平壤過來。

此前他一直在平壤,做著征討三國的全麵部署,會見東征十萬兵馬的將校們,與他們溝通進攻的計劃,甚至是各種後勤補給等等。

當一切都準備妥當,張璟就離開了平壤,乘船直抵耽羅島。

耽羅靠近百濟,距離新羅和倭國也近,張璟把自己的東征大本營設立在這裡,也更有利於指揮。

尤其是這裡就算到了冬季,也並不會有港口結冰封凍等問題。

“耽羅港確實很美麗,這裡的海跟琉求一樣純淨,天和呂宋一樣的藍。”

薛仁貴笑著道,“耽羅還出乎意料的繁華熱鬨呢,誰能想到,這麼一個小島,如今居然有不下二十萬人口,簡直不敢相信啊。”

“聯通東海三國的商貿,這港豈能不富不繁華?”張璟在琉求呆了兩年,對於工商的認識還是很深入的。

無商不活。

說到底,耽羅能有如今這繁華,與張家的投入是離不開的,更與這裡緊鄰東海三國,占據在重要航線上離不開。

轉口貿易,讓這裡脫胎換骨。

“這地方漂亮的過份,等征服三國,到時我一定要在這裡買一塊地皮,然後建一莊舒適的莊園,得空的時候就來這裡曬太陽釣魚和遊泳,一定會非常的舒服。”

“你現在就可以啊。”張璟笑著說道,他在這島上也是有不少產業的,送個莊園給薛仁貴這位師兄毫無問題。

薛仁貴卻擺手。

“無功不受祿,臣可不敢收受。”

李璟是儲君,他是臣。

但他不是東宮臣子,因此身為張超的門生,雖然與張璟關係較熟,可此時卻也不敢公然收受太子的贈禮。

一套彆墅莊園值不了多少錢,他薛仁貴現在好歹也是堂堂實封國公,沒有必要貪婪這點。

若是讓人彈劾一道,說他結交太子什麼的,那他真是有嘴也說不清楚。

張璟對薛仁貴哈哈大笑,聰明的他明白薛仁貴在拒絕什麼,也不強求。

誠如父皇對他所說的,不必心急,不必擔心,好好去曆練,等他做好準備,以後,自然會傳位給他。

張璟現在也沒想著要怎麼結交重臣,網羅勢力。他還年輕,沒到那個時候。他現在手下也有自己的一群夥伴騎士,有自己的東宮臣屬,他經營好自己的那個小班子就好。

“殿下,各路兵馬都已經準備就緒。如今天氣轉暖,春回大地,我們是否該開始發動進攻了?”

“華商撤的如何了?”

“基本上都撤回來了,還有極少數沒走的,也是些與夷人通婚,在那邊有家有口的。”

“三國現在什麼態度,依然還要負隅頑抗到底嗎?”

“這些人,有如夜郎自大,一直以來都是井底之蛙,他們看到的天,以為還就是隻有井口那麼大的一片呢。雖然他們也清楚我大華的強大,可卻還心存著一些僥幸,以為三家聯合一起,就能抵抗的了我大華,甚至還幻想著要奪取高句麗故地呢。”

“確實是井底之蛙。”張璟冷笑。

“如果一切已經準備妥當,那麼就按照我們的預定計劃進攻吧。”

海風還很冷,張璟穿著皮袍站在那,冷冷的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大華帝國複興二年,春。

朝鮮戰爭開始。

半島西南,百濟國都百濟城。

王宮。

百濟第三十代王,百濟武王扶餘璋躺在病榻上聽著將軍們的稟報。

“大華太子、東征元帥已經移師耽羅島。”

“大王,大華這次是認真的,十萬兵馬,水陸並進,我們是第一個目標。”

“大王,我們打不過大華的。”

百濟王臉色蒼白,雙眼渾濁。

“我們能堅持多久?”

“大王,華軍一旦展開進攻,會直接從海上進攻我們百濟城,我們根本抵抗不了。”

“能堅持多久?”扶餘璋依然問。

“三個月。”一個將軍道。

旁邊立即有人道,“一個月都堅持不了。”

“你們想辦法堅持三個月,新羅和倭國都會來援,我們一定能擊退華軍。”百濟王道。

百濟王雖然看著就隻剩下了一口氣還在吊著,可隻要還有一口氣,就沒有人能夠改變他的決定。

眾將退出宮殿。

一將在宮門前長歎。

“三個月?三天隻怕都堅持不住。”

一群百濟將軍都沉默不語。

不少將軍是曾經在唐滅高句麗之戰中,加入過戰爭,與唐軍一起並肩戰鬥過的。他們可是親眼見識過唐海軍的強大,更知道他們的攻城火器之猛烈。

高句麗那些堅固的城池,在唐軍麵前也是毫無抵抗之力。

百濟城雖是百濟國的都城,可這城也有一個大弱點,就是靠海太近。

這讓全麵繼承了大唐的華國軍隊,能夠直接乘風破浪而來,在華國與百濟城之間,那是毫無障礙。

扶餘璋還在幻想著新羅和倭國的軍隊來援,可將軍們卻清楚,他們根本趕不及。

“嗚!”

號角聲吹響。

警鐘長鳴。

將軍們站在王宮的石階上震驚的抬頭遠眺。

臨高遠眺,遠處的港外,白帆點點。

“華軍!”

“華國海軍來了!”

一艘又一艘的戰艦,就從那藍天白雲之下突然出現,跳躍在那碧海之上。

數以百計的戰艦,許多都是四桅五桅的巨大風帆戰艦。

有些將軍,連忙掏出千裡鏡觀望。

“炮艦!”有人驚呼。

“起碼二十條炮艦!”

隨著這幾聲驚呼,諸將如墜冰窟。

數百艘戰船,而且起碼二十艘的炮艦,這麼強大的軍力,百濟城估計連一天都守不住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