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釜底抽薪(1 / 1)

唐朝好地主 木子藍色 1582 字 2個月前

早朝匆匆結束。

李在無數雙探尋的目光中,平靜的走出了大殿。剛出大殿,王太監就在那侯著他,“李相,陛下在禦書房召見。”

李應了一聲,不顧其它人的目光,跟著王太監一起過去。

皇帝隻單獨見李。

今天早上這個詔書,事先李世民沒有跟任何宰相談起,隻有昨天當值的中書舍人草詔時,才知道這個決定,但皇帝也告訴他,不得泄露半字。

王太監把李領到禦書房門外,對他笑笑,自己並沒有進去。

李一進來,李世民就從禦案之後站了起來,他剛才拿著一個奏折,其實也沒心看下去。繞到桌前,李世民拉著李的手,走到一邊的沙上坐下。

“三郎,讓你外出之事有些突然。”

皇帝用三郎稱呼李,這是無比親昵的稱呼。李聽了,笑著點頭。

“陛下打算停止新政嗎?”李問。

外人稱他的改革為變法,但李自己更願意稱為新政。皇帝在這個時候,突然調他離京,並不簡單。

突厥人和高句麗人聯手進犯,但十萬人而已,河北尉遲恭,河東李績,哪個都能獨擋一麵,並不需要他這個尚書令親自北上,隻能說,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

李世民搖了搖頭。

“朕銳意改革,一意進取,對變法革新全力支持,怎麼可能中途退縮?”他拍著李的手,“隻是近來,朕現各方對新政反對之聲很高,朕不是畏懼,朕隻是不想在這個不利形勢下,打一場仗。”

李不說話,隻是看著皇帝。

李世民道,“你不用擔心,也不用懷疑,朕變法革新的想法不會變。隻不過,有時也需要策略,也需要變通。如今形勢,各種輿論對於我們變法不利,那我們就先等待一下,找出問題,把那些在後麵煽風點火的人給揪出來。”

李覺得皇帝的話是真誠的,他不是那種一遇困難就慫的人。

“陛下,臣也確實太急了些,導致現在輿論沸騰,我被天下人罵。”

李世民搖頭。

“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而惡之,可謂非常之奸雄,舉天下人而譽之,可謂非常之豪傑。雖然,天下人雲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願,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都說蓋棺論定,但許多蓋棺後數十年數百年,依然有論猶未定者。”

李在做尚書令前,舉天下皆譽。

而如今,做尚書令,主持新政,卻引天下人皆謗。

皇帝卻並沒有如天下人那樣看,當天下人都譽李時,他沒有驚慌猜忌。當天下人都謗李時,他也沒有誤信。

他有自己的看法,並相信自己的看法。

“如今輿論,其實是有人在暗中煽動,許多百姓不明真相,跟風而已。”

麵對眼下的局勢,李世民不是楊廣,不會硬來。打仗有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敵軍勢大,或者士氣正銳,這個時候不能硬上,得暫避鋒芒。

暫避鋒芒,不是懼敵,隻是一種策略。

眼下的新政,也需要一個策略。

“臣為大臣,欲為朝廷儘力,可滿廷意見,與我不合,群掣手肘,奈何。”

“新政變法,在君王。你有朕的支持,何事不可為?”

李世民還是那句話,變法革新之決心不變,但眼下輿論,還是說明他們準備不足,李世民不想硬碰硬,而是要先行緩兵之計,先避鋒芒,仔細觀察。

“你先去河北,雖然朝廷本來想休兵幾年,可統葉護既然來犯,還邀了高句麗,那麼我們就得迎戰。你親自去一趟河北,將他們擊退。”

李隻是點頭。

“朕授你節度使之銜,是讓你可以全權統領北方戰局,同時還可以管理地方民政財稅等,你知道朕此舉之用意吧?”李世民問。

節度使,此前曾授過一次,也是授予李,當時是授李朔方節度使。隻是那時候,朔方還在梁師都的手裡,這個節度使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其實隻是方便作戰而已。

但這次不一樣,燕雲節度使,皇帝給李劃的轄區卻是包括整個河東和河北兩個道。

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旌以專賞,節以專殺。

這是相當於以前大行台的權柄,朝廷罷行台,撤總管府,罷都督府,宣撫使也是事了即撤,可現在卻授李一個權柄更大的節度使。

“這次讓你去幽州,負責擊退突厥高句麗隻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讓你到地方上,開始新政的試行。”

李笑了。

李世民夠狡猾的,中央阻力大,就先讓李去地方上試點。

畢竟到了地方上,李這個節度使可就沒有人管的了。

“你放手去乾,朝廷這邊,朕替你兜著。”

“不過也用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借防禦外敵以軍事之名,推行新政,阻力應當會小點。”

從宮中出來,李看著陰雲密布的天空,暗暗歎了聲氣。

他原本還以為,皇帝會迫於輿論壓力,免去他尚書令之職,讓他下野呢,哪怕是暫時的,也好啊。

回到府上,李叫來柯慶。

“把外麵的人都叫回來,不用再去煽風點火了。”

柯慶道,“我已經聽說了早朝上的事情了,陛下讓你出鎮河北,授你燕雲節度使了。這個結果不是很好嗎,起碼可以離開襄陽了。”

李搖頭。

當初做上尚書令的時候,李就不太願意。

可一執掌尚書省,李世民就追著李,給了他許多任務,極大壓力。李豈不知道李世民過於心急了,可他最後卻答應了下來,甚至一下子拿出了許多改革之法。

本來這些新政,應當是慢慢的推出,一次一點,穩字為上。

但李卻搞的如此激烈,其實他是想要借這個搞事,新政觸及許多人的利益,最後肯定會有很強的反彈,那個時候,他借機辭職,歸隱封地,多好的事情。

反正大唐朝廷中,有房玄齡杜如晦等一群名臣,有他們在,貞觀依然還會成為貞觀治世。

李不斷的拿出新政,馬不停蹄的推行,一麵又暗中讓柯慶帶人四處傳播謠言,弄的京城謠言四起,輿論矛頭都指向李。

可誰又料到,這個時候突厥和高句麗會打來,更料不到的是,李世民並沒有迫於輿論就放棄。

他的反應很高明,讓李去河北,名義上主持戰局,實際上讓李先去地方推行新政,這樣阻力會小些。

這個結果,也是李沒有料到的。

燕雲節度使,李念誦了幾聲,一聲苦笑。

“相國什麼時候出?”

“明天。”

不久前,朝廷才派了程咬金侯君集去征討吐蕃,現在突厥和高句麗又聯手打了過來,這還真是個多事之秋。

府裡。

府中上下的人,都在忙碌著。

崔鶯鶯她們則都坐在大廳裡,新年才過沒多久,夫君在家還沒呆上一個月。年前是才回到的家,這現在又要外出了。

“該死的高句麗人居然打到河北來了。”一名管事歎道,這位管事跟老爹一樣,曾經參加過征遼之戰。“想當年,前朝之時,數征高句麗,甚至曾動員百萬大軍,都沒能打下高句麗,那真是個該死的地方。”

高句麗,本偏居遼東一隅。

但經曆了隋朝時的數次東征,天下沒有誰不知道高句麗之名。

許多人對於高句麗,甚至是心懷畏懼的。

在許多民間的傳說裡,高句麗人都是吃人的半人半獸,他們茹毛飲血,無比凶殘,而遼東,更是一片蠻荒之地,到處都是窮山惡水,凶獸橫行。

李從書房出來,崔鶯鶯等站起來。

“不去不行嗎?你是尚書令,要主持尚書省,還是宰相,得在京輔佐陛下。北方有戰事,可是北方有那些大將軍們,何必要你這個宰相親自出馬?”

“沒事,用不了多久我就回來了。”李握著妻子的手道。

杜十娘也過來,“聽說高句麗人都非常野蠻凶狠,夫君小心。”

李世民讓李早點出,李決定明天一早就走。

要出了,家裡要交待的事情也不少。

其它的事情他倒不操心,就是領地的事情要多叮囑幾句。

李家總共有六百裡封地,除了一塊在狼山北是三百裡的,其餘的都是百裡甚至幾十裡的,有八塊。

九個封地,李、老爹,還有他七個兒子,一人一塊。九塊封地不在一起,東南西北,甚至遠在西蠻海上的島上。

這給建設領地帶來不少麻煩,但領地已經拿到了手了,除非願意主動放棄,不如就得去經營,否則這領地就有失去的可能。

李的兒子們還年幼,不可能去領地主持,也許二十年後,這些小家夥們就能去守衛自己的城堡了,但現在還不行。

李也不能讓自己的女人們去那裡,現在那些封地還一無所有。他隻能讓府中的管事們代替他和他的兒子們前往主持。

被選中的管事,全都激動不已。

在李和他的兒子前往領地主持之前,都將由他們負責主持領地事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