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煥璋一陣冷笑,“這裡沒有外人,隻有你我,咱們不妨打開窗戶說亮話,你知道我的底細,我也知道你的底細,何苦再跟我說這些鬼話?曲氏不是你設的局,還能有誰?我沒想到夫妻幾十年,原來你的心腸如此歹毒!”
李桐懶得再和他多說,“薑世子要是沒什麼事,請回吧,臘月裡我們商戶人家要查一年的帳,忙的抬不起頭,我還有一堆的帳要看呢。”
“我問你,你從哪兒找來的曲氏?”薑煥璋仿佛沒聽到李桐的話,緊追問道。
“曲氏的來曆,你應該回去,親自問曲氏,曲氏倒是到我這兒來過一趟,許我百年後可以掛進你們薑家祠堂,以此來換我阿娘給你們薑家添置的那些莊子鋪子,我沒答應,薑家清高蓋世,最看不進眼裡的,就是這些阿堵物。薑世子還是彆想那麼多,曲氏的來曆,曲家和薑家的婚約,你還是回去好好問問令尊吧。”
李桐對薑煥璋,連厭煩都懶得厭煩了。他對她永遠是這樣一幅咄咄逼人的態度,哪怕現在已經天翻地覆,不再是從前了,他竟然還是這麼執拗的以為,他還可以對她咄咄逼之,象從前幾十年那樣。
“你不敢和我直麵實說,你隻敢這樣跟我繞圈子嗎?”薑煥璋兩隻手下意識的攥成拳頭,直直盯著李桐,憤慨無比,幾十年裡,他早已養成了根深蒂固,他自己已經意識不到的可怕錯覺:她心虛,她理虧,她怕他,他可以對她為所欲為,他就是她頭上的天,唯一的一塊天!
“薑世子,你我已經沒有了夫妻名份,現在見你一麵,不過是因為你我夫妻一場,這一麵算是了了最後的情麵。男女授受不親,薑世子請回吧。”李桐抬腳往外走,薑煥璋一腳踏出,攔在李桐麵前。
李桐和他隻有一步,仰起頭,直視著他,目光森寒,“薑世子,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今日之你也非昨日之你,我清清醒醒活在當下,薑世子卻混沌無知不辨今日昨日,隻這一樣,你差我何止千裡萬裡!”
李桐說完,伸手推開薑煥璋,出了暖閣,徑直走了。
薑煥璋被李桐推的踉蹌幾步,心裡好象有什麼東西,也被這一推,推的無聲無息的碎成粉末。薑煥璋靠在南窗上,從裡到外空成一片,渾身麻木,象隻木偶。
李桐回到藤花院,叫了萬嬤嬤進來,將福安長公主進宮的事說了,吩咐她立刻進城,到擷繡坊看看,問問那裡有什麼信兒沒有。
福安長公主的事,萬嬤嬤並不知道,聽說福安長公主一大早被召進了宮,想不出有什麼不妥,可看到李桐的神情和平時大不一樣,也擔心起來,急急忙忙要了車就往城裡趕。
李桐披了鬥蓬出來,在廊下一圈一圈的轉,越轉心越亂,越想越擔心,乾脆吩咐站在旁邊一臉擔憂看著她的水蓮,立刻收拾東西,叫人備車,她要進城,也許要住幾天。
水蓮急忙把清菊等人都叫進來收拾東西,李桐出來,往正院去和張太太說進城的事。
張太太聽李桐說了福安長公主昨天被逼挑人,今天一大早就被召進宮的事,連聲歎氣,“你趕緊去吧,多帶些人,說不定用得上。唉,今天這進宮跟昨天的挑人,這是一件事。真是各家有各家的難處,她這難處,比你從前的難處還難。”
李桐辭了張太太出來,簾子還沒放下,張太太在李桐背後又問道:“要不我跟你一起進城?說不定幫得上。”
“不用了,大哥在城裡呢。”李桐回頭,“咱們一起進城,就怕動靜太大,反倒不好,反正離得近,要是用得著阿娘,我再打人回來。”
“也好,那你去吧,對了,讓二爺跟你一起去。”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李桐應了,從正院出來,直奔過去尋文二爺,文二爺聽她說完,先問了句,“薑煥璋來找你說什麼了?”
“問我曲氏是不是我布的局,還有就是問他哪兒對不起我。”李桐答的極其簡短。
“嗯,頭一句還算明白,第二句糊塗的厲害。”文二爺看樣子並不怎麼著急,還有心情點評兩句。“彆急,長公主沒事,至少現在沒事。”
李桐下意識的舒了口氣,她對文二爺的信任,深入在骨子裡了。
文二爺聽到她舒氣,眼時閃過絲絲溫暖,撚著幾根胡子笑起來,“姑娘這是關心則亂,長公主可不是一般人,彆的不敢說,至少太醫院、僧錄司這兩個地方,都握在她手心裡,一握幾十年,這可不容易,我覺得,宮裡她必定也了如指掌,你不用擔心她現在,就算有事,那也是以後。”
“我太心急了。”李桐一聽就明白,不禁有幾分赧然。
“關心則亂,人之常情。你先安安心,你彆急,我先走,你在我後麵,薑煥璋剛走,你要是趕得急了,趕上了他,那可不大好。”文二爺一臉笑。
“我聽二爺的。”李桐心裡確實安定了不少,稍稍曲膝應了。
文二爺看著她出了院門,吩咐呂福和兩個小廝收拾幾樣東西,備馬,他要進城住幾天。
李桐拖了點時辰,路上不急不慢,進了城,已經是午時前後,水蓮問是回家吃飯,還是去彆的什麼地方,李桐透過紗窗看著熙熙攘攘,已經有了濃濃年味兒的街道兩邊,心裡微微一動,“咱們去大相國寺吃素齋,你和綠梅跟我去就行,讓清菊她們直接回家。”
水蓮傳了話,大喬趕著車,轉個彎,順著人流慢慢往大相國寺去,其餘幾輛車,則直接往李宅回去。
今天初二,大相國寺裡的人並不多,跟出門的嬤嬤往專供香客吃齋飯的齋堂訂素齋,水蓮和綠梅跟著李桐,進了山門,一路往裡隨喜。
剛進大雄寶殿,無智從佛像後出來,一眼看到李桐,急忙上前見禮,“李姑娘,可有一陣子沒見到您了。小僧就說,今天早上起來,怎麼燈花結了又結,原來是李姑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