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談商(1 / 1)

將血 河邊草 1586 字 2個月前

其實崔晉很快就明白,之前的驚懼,多數是自己嚇唬自己了,道理很簡單,他是東宮長史,官職雖低,卻沒必要在知道點晉國公不喜的風聲之後,便太過驚惶,就事論事,即便是在皇帝陛下麵前,也不用太過害怕。

換句話說,他是在儘臣子本份,不必在意其他什麼。

要不怎麼有那麼一句老話呢,英雄見慣亦常人,還是他太年輕,見的少了,為大將軍威名所攝罷了。

明白了這些,崔晉也回了魂兒,言談舉止,也從容了起來,“成武二年,下官隨在大軍之後,得見我大秦軍威,實乃下官生平幸事。”

趙石點了點頭,沒說什麼,官職相差太遠,又是個讀書人,在東宮任職,沒必要弄的惺惺相惜,或者做出一副淳淳善誘的樣子來。

隨後,趙石的注意力便轉回到太子身上,緩緩道:“漢胡往來,除了進獻,賜予,聯姻等事,最多的怕就是商事了。”

太子李珀凝神靜聽,崔晉也豎起了耳朵,因為他們都明白,像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而關於大同邊市的處置,很可能就會出現在晉國公的這番話語當中。

實際上,晉國公一旦表明了態度,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此行便多半便要順著晉國公的意思來了。

至於晉國公為何沒向皇帝陛下進言,在出京之前做出應有的準備,那就不好說了,也許是朝堂上正紛紛擾擾,鬨個不休。皇帝陛下沒問晉國公的意思。也許是晉國公不欲在商事上多做糾纏。為旁人留下話柄,也許。。。。。。真正的原因,也隻有天知道了。

由彼及此,半路上能得晉國公隻言片語的原因,怕也不好猜,不過隻要晉國公願意多說些東西出來,對大同一行,則會多出許多的便利。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他們到是猜對了一點,趙石對大秦商事,一直不曾多做評論,隻是在參知政事張光晉上書之後,才旁敲側擊的提議太子出巡,順便將張光晉弄到了隨行名單之中。

而在皇帝陛下那裡,趙石的姿態其實已經一覽無餘,為了彼此考量,也沒多問什麼。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實非旁人可以想象。

趙石的話還在繼續。“之前崔大人說的一點很對,胡人重商,為什麼?其實崔大人也已經提到過,因為胡人所缺之物太多,所以,商人行走於草原之上,溝通有無,是胡人喜聞樂見之事。。。。。。。。。”

“而在我大秦,商旅之卑微也就不用多說了,這就是漢胡之間,風俗的差異,明白了這個,也就可以有的放矢,不明白這些,隻談重商抑商。。。。。。”

說到這裡,趙石笑了笑,不管是太子李珀,還是崔晉,都輕易察覺出了他這笑容中的輕蔑。

太子李珀適時道:“國公所言鑿鑿,實讓人耳目一新。”

這就是恭維了,趙石還沒說到點子上呢,斷也不會讓人有太多出奇的感覺。

而重商抑商,也非是單單漢胡往來可以概括,而提出這種觀點的曆代人物,看到的重點,卻是在農業上麵,和胡人其實關礙不大。

趙石順手拿起酒杯,喝了一大口,出了長安之後,他身上確實覺得輕鬆了許多,好像除去了一層枷鎖般。

“其實,商旅往來,平常事也。。。。。之後西邊商道通暢,自然也會有漢胡商人行走其上。。。。。依微臣之見,阻不如疏,加重稅賦,嚴管行商,最後的結果很可能便是商路斷絕。。。。。。。。”

“這般一來,誰會高興呢?商旅肯定不會高興,但在我大秦,商人也就那個樣子,不高興也就不高興了,而胡人也不會高興,他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了,嗯,有些人應該是這麼想的,自己人不高興也許不要緊,千萬不能讓胡人不高興了,連年寇邊,誰受得了?”

趙石嘿嘿笑了起來,太子殿下搖頭失笑,雖然他這位大秦太子並不覺得胡人不高興有什麼大不了的,但他知道,朝臣們自然不會如此想法,胡人若是連年寇邊劫掠,肯定會讓許多朝臣愁白了頭發。

晉國公的話有些不中聽,但確實是實情,而這麼來解釋大秦商事,讓他終於起了新鮮之感,並在心裡開始琢磨,還會有誰不高興呢?

而旁邊的崔晉已經紅了臉,怯於外敵,威於內裡,他終於明白,自己文章中是哪點引得晉國公不喜了。

“百姓其實也不高興,家用之物也就罷了,想要為自家添點光彩,卻非商人不可,商途有礙,東西自然就貴,百姓之家,多是承受不起了。”

“富戶們也不會高興,坐擁田產不假,物易卻受阻礙,不便之處,一言難儘。”

“讀書人們高興嗎?我看未必,筆墨紙硯,從哪裡來的?”

“朝廷也不會太過高興,商旅漸少,於稅賦上怕是也有礙吧?”

“既然誰都不高興,還談什麼重農抑商?在微臣看來,老生常談的東西,並不一定多有道理,而多是無奈之舉罷了。。。。。。。。”

趙石看了一眼聽的認真的李珀,接著道:“廣就大同那邊的事情而言,其實牽扯沒那麼多,不過是朝中的老大人眼光長遠。。。。。。。。嗯,還有點過於激動罷了。。。。。。。”

“欺行霸市,貨易不均此類紛爭引起的混亂,極易平息,要的不過是公平二字而已,懲治些想要坐大的漢商,讓蠻野的胡人也收斂些,不行就殺上幾個鬨事的,讓胡人知道,在我大秦境內,沒有他們憑刀子說話的份兒,這麼著也就成了。”

“朝廷之策,有結果的時候還早,微臣也說不上什麼話,但微臣知道,朝廷所決,影響到的是千家萬戶,應該慎之又慎,多做考量,而大同這邊兒,扯不到那一篇大文章上來。”

李珀眨了眨眼睛,終於明白了趙石的意思,不用管太多,關於大同邊市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朝廷所在意的,其實是長遠的未來,那是需要朝堂重臣們以及皇帝陛下仔細琢磨的事情,不用他們為此操心。

崔晉顯然也明白了這層意思,臉有些白了,這時他才發覺,自己這次進言,真的是很冒失,他這小小的七品官,完全承擔不起攙和朝廷重務所帶來的風險。

太子李珀則有些遺憾,左右朝堂政事的時刻,離他好像還遠著呢。

不過令他高興的是,這一趟過去,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了,處置起來,也能少些顧忌。。。。。。。

而經過這一番相談,他也確實覺得,所謂重農抑商,或是農商並舉什麼的,說的太過輕易,大秦的疆域越來越大,各地差異已然極多,更彆提漢胡之間的差彆了。

輕輕鬆鬆一句話,就定下朝廷國策,實是讓人感覺不太靠譜,而且,後麵那位張老大人,是跟同僚吵了一架之後,立馬上書言事,以意氣而定國家大政,可笑而又可歎,也不知其人這個參知政事是怎麼來的。。。。。。。。。

相比之下,晉國公之言,就聽著實在多了,是啊,沒誰高興的事情,為什麼要急著去乾呢?

那許多人都是左右權衡,不敢輕易決斷,隻你張光晉一人了得?

在太子李珀這裡,還沒跟後麵那位張老大人談上一次,在其心目中,一位為官數十載的參知政事,國朝重臣的形象已是大壞。

於是,李珀笑著舉杯,“老師所言,果然句句皆為真知灼見,勝其他人遠矣。”

這個其他人指的是誰,自然沒有人去深究。

恭維話趙石已經聽的太多了,根本不會往心裡去,而他對商事的見解,其實也分外片麵,這畢竟不是幾百年之後,在這樣一個時代,很難講商業發展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商人們的品質,不用估計過高,像大同那裡的亂象,可不就是商人逐利鬨出來的?

商人和軍人是兩碼事兒,商人為了獲得暴利,什麼國家民族都可以拋之腦後,不過相比較滿嘴大義微言,私下裡卻不定怎麼回事的讀書人,趙石覺著,商人還是比較能得他喜歡的。。。。。。。。。

這個話題告一段落,太子李珀一杯酒下肚,接著酒勁兒,問了一句,“老師,學生聽聞,父皇曾有意讓學生代替他於大同會盟諸部首領,卻為老師所阻,學生有些不明所以,還請老師指點。”

說完了,他這裡可能有些後悔,這事傳到他耳朵裡,也就罷了,如今還說出來,就是他的不對了。

無論是父皇,還是晉國公,聽了之後都不會歡喜,他這裡確實有些孟浪了。

不過這事憋在他心裡已經許久了,父皇什麼都沒說,就更讓他難受,大有不吐不快之感,這也隻能說明,他的年齡太小,還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城府也不夠深沉了。

(三更了,阿草努力吧?那還等什麼,月票呢,訂閱呢,推薦呢,嗬嗬,開個玩笑,阿草最近還不夠努力,阿草自己知道,這兩天正在調整狀態。)(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