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2章 癸字卷 無眠(2)(1 / 1)

數風流人物 瑞根 1582 字 2個月前

第2722章癸字卷無眠(2)

就在官應震和官撫邦父子倆對話的時候,柴恪也踏入了官應震府上會客廳。

他不得不來。

他也清楚今晚隻怕這些閣臣和重臣們家中都一樣不得安寧。

官應震的落敗意味著湖廣士人在朝中的勢力也需要有一個大的重振和變動,他需要搞明白官應震的想法。

官應震不太可能留任,返鄉著書立說,或者辦學授業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但這並不意味著官應震就沒有影響力了,無論是誰來接棒,都一樣需要征求官應震的意見。

湖廣士人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而且隨著馮紫英的上位,未來朝中局麵還要迎來大變,如果湖廣士人不能抓住這個契機,那麼也許可能會繼續沉淪,甚至連現在的情形都不如。

在會客廳裡安之若素地品著茶,官應震一時間還沒有出來,連官撫邦也沒有出來,這讓柴恪略感詫異。

官家不是那種不講禮數的人家,哪怕他和官應震關係不是太密切,但是畢竟都是湖廣士人中頂尖角色,起碼的禮儀肯定要講究。

這個時候官氏父子都沒有出來,多半是有什麼話要交待之後,才來和自己說吧,或許就是要準備為官撫邦兄弟幾個日後的安排做準備了。

這樣更好,柴恪心裡反而踏實了一些。

官撫邦三兄弟都還算不錯,柴恪有過接觸,官撫邦踏實沉穩,但性子軟了點兒,官撫極卻是一個桀驁人物,考中舉人之後,有考了兩次才勉強考中三家同進士的末位,但柴恪覺得官撫極比起兄日後更有前程。

如果官應震真的在考慮其子的問題了,那說明官應震是真打算退隱了,這不是壞事。

隨著官氏父子出來,柴恪也起身寒暄。

沒有太多的客套話,徑直步入正題,官應震表示自己會退隱歸家,教書育人著書立說。

對這種事情,柴恪也沒法勸,怎麼說都可能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那東鮮你對下一步咱們這幫人的考慮呢?”柴恪和官應震關係不算親近,但是為了整個湖廣士人群體的利益,卻必須要緊密合作起來,達成一致意見。

“子舒,我也不瞞你了,我也打算去和紫英談談,你入閣,那空出來的戶部尚書怎麼安排,也要有個說法,但我估計有些難度。”官應震沉吟著道:“修齡(楊鶴)、飛白(熊廷弼)不擅財計,而且資曆也不夠,美命(郭正域)倒是和紫英交好,也精於財賦事務,但是他資曆太淺了,文孺(楊漣)資曆夠了,但是紫英並不喜歡他,而且戶部這種部門,紫英肯定會選一個自己貼心的,……”

柴恪微微頷首,他也有這種估計,“東鮮你的意思是我們拿不到戶部這種大部的尚書了?那紫英總要給我們一個交代吧?”

官應震搖頭:“子舒,我知道你和紫英關係親近,要說我還是他的座師呢,但是當他坐上首輔位置之後,很多事情就不能以常理計了,何況紫英得了二十七票,就算是除去我和六吉這兩票,也有二十五票,看看西南嶺南士人的擁戴,看看江南士人的‘變節’,嗬嗬,沒有我們湖廣士人的支持,他一樣能過關,下一步我估計北地士人也會轉變風向,大力支持他,所以我們不能再用原來固有的心態去考量對方了,……”

柴恪同樣搖頭:“東鮮,這我都知道,但是我們也知道北地士人中其實不少內心並不太讚同紫英的許多為政理念,您說江南士人支持,更多的是得益於其在開海和工商這方麵的開明,其對田賦和土地的一些觀念一樣觸及到了江南士紳的底線,所以我以為這些人對他的支持未必穩固,他需要我們的支持,……”

官應震有些意動,遲疑著道:“那你覺得我們當如何爭取?稚繩(孫承宗)或許要入閣,兵部讓飛白……”

柴恪搖頭,“兵部紫英尤為看重,稚繩太純粹了,兵部更適合他,入閣反而未必合適,隻怕紫英也有他自己打算,我倒是覺得都察院這邊,若是可以,看看能不能爭取讓文孺再上一步?”

官應震訝然,“文孺再上一步,擔任左都禦史?那虞臣(韓爌)呢?紫英不會真的要和北地士人翻臉吧?就算虞臣他們沒有支持他,但他畢竟是北地出身啊。”

“東鮮,你看看紫英所獲的支持,又有幾張票是真正來自北地?練國事和耿如杞是因為北地出身而投他的麼?景會(畢自嚴)是因為和他是鄉黨投他的麼?稚繩和禮卿(袁可立)是因為這層因素投他一票麼?自強(崔景榮)和有孚(王永光)或許是,但是我覺得裡邊這層因素都不那麼濃了,……”

官應震被柴恪的話給辯得啞口無言,但是柴恪說的在理啊。

這裡邊可能除了崔景榮和王永光是因為北地士人團結因素投馮紫英一票,其他人都不是北地籍地這個因素,也就是說換了馮紫英是江南籍或者湖廣籍,這些人一樣可能要投馮紫英,這裡邊更多的還是工作中結下的情誼和誌同道合的理念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馮紫英本來這一次當選也就不是代表北地士人,真正代表北地士人的是喬應甲,但喬應甲已經落敗,勝出的是馮紫英了。

“但紫英恐怕也不可能將虞臣、伯輔(孫居相)他們一並冷落吧?”官應震不相信馮紫英敢這麼做。

柴恪也拿不準。

他隻感覺馮紫英這一次強勢上位,隻怕不會是像顧秉謙那般修修補補,肯定要按照他自己設計規劃的路徑來推動,但韓爌、孫居相、孫鼎相這些人雖然是北地宿臣,卻未必符合馮紫英的心意,崔景榮和王永光這些人比起韓孫等人更開明,但如何安排,也說不好。

“現在沒見過紫英之前,很多都不確定。”柴恪歎了一口氣,“但我知道紫英恐怕會有一係列的大動作,……”

官應震沉聲道:“不管紫英怎麼動,我們必須要獲得一個合理的尚書職位,吏部、戶部、禮部或者都察院,……”

八部中的後五部不在考慮之中,前三部或者都察院才是目標,禮部尚書都是最低目標了。

就在官應震和柴恪對話的時候,顧秉謙卻是一個人在家宅中長籲短歎,難以入眠。

“父親何以如此焦慮不安,縱然此番落敗,但想那馮鏗也非絕情寡義之輩,父親之前也曾提攜他甚多,難道還擔心他趕儘殺絕不成?”顧秉謙二子,長子顧台碩,次子顧台邸,讀書都不成,在家中閒居。

說話的是長子顧台碩。

“嗯,我倒是不擔心紫英,而是擔心江南士人這邊啊。”

顧秉謙也知道自己這一回恐怕有些不好交代。

之前也是齊永泰刻意扶持加上又有永隆帝的提攜,他才能入閣走到這一步,實際上江南士人中許多對自己並不滿意,甚至還有些厭惡的,自己這麼些年連昆山老家都不敢回,其實也就是這個原因,連原籍老家的士紳都對自己頗有怨氣,遑論其他士人?

之前自己好歹是首輔,還能維係局麵,但現在一朝落敗,隻怕就再也壓不住下邊的人了,對自己的不滿和憤怒都要爆發出來。

那也罷了,反正自己也歸隱,但問題是按照慣例歸隱都是要回鄉的,自己敢回去麼?這千夫所指,無疾而終,自己這一回去,還不得成日裡被鄉間士紳攻訐,睡不安枕,真的要成喪家犬了。

可不能回去,那又該如何?自己還有這兩個不成器的兒子,日後何去何從,怎麼生活下去?

留在這京師城裡,是最好的,但有理由麼?

到現在為止,李邦華、朱國禎這些人都沒有登門來和自己商計一番,很顯然他們是把自己拋棄了。

顧秉謙很清楚,這不全是自己的原因,而是馮紫英太厲害,徹底把江南士人這個群體給打散了,再也無法凝聚起來了。

看看死心塌地站在馮紫英一邊的傅試和潘汝楨,還有早就和馮紫英勾搭上的董其昌、陸彥章、張鼐這幫鬆江幫的人,李邦華和朱國禎哪裡有可能再把這群人重新凝聚起來了,有江南商人在背後作為馮紫英的後盾,江南士人隻會慢慢地被馮紫英納入囊中,這江南士人漸漸會變成徒有虛名了。

“父親擔心江南士人?”顧台碩不解地問道。

“嗯,李邦華和朱國禎現在覺得為父已經沒用了,所以連門都不肯登,他們也不想想,自己就能獲得紫英的認可?他們還以為他們能代表江南士人和紫英談條件呢,做夢去吧!”顧秉謙恨恨地道:“也罷,既然他們這般絕情絕義,那也休怪我不義,紫英會來找我,到時候我也不必為這幫人說話,看看他們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樣。”

“那既然如此,父親還擔心什麼呢?”顧台碩越發不解了。

“蠢材,為父是在替你們兄弟考慮日後的生計!”顧秉謙長歎一口氣,搖搖頭:“好了,不必多問了,為父知道怎麼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