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大笑了一聲,忍著身上已經承受了諸多的刀劍創傷,咬著牙,提起彎刀,朝著前方的大漢將士衝了過去。
“我大遼,不敗。”
“殺!”
耶律洪基怒吼著,將他屬於一代帝王的威嚴儘數展現。
縱然是敗。
他也要敗得堂堂正正,死在來自敵軍的戰刀下,而不是如同宋皇那般的自儘。
“殺!”
麵對耶律洪基如此,大漢上將可不會對他這所謂的敵國帝王有任何留情。
頂多就是對他這敵國帝王有些敬重罷了。
畢竟不是貪生怕死的人,都值得敬重,哪怕是對手。
“諾。”
聽到諸上將命令,數千弓箭手毫不留情,朝著耶律洪基釋放弓箭。
一陣破空的箭雨劃過,再看向了耶律洪基,此刻已經被射成了一個刺蝟,完全死去。
“不要殺了。”
“我們投降了。”
“饒命啊……”
看到耶律洪基身死,被包圍的遼國士兵紛紛投降。
此刻,他們都已經筋疲力儘,再無任何戰意了。
能夠保命就是他們唯一的想法。
而包圍他們的大漢將士麵對這些投降了遼國士兵都是冷漠凝視著他們,沒有動手,也沒有打算放過他們。
他們在等虛空之上的君王旨意。
隻要他一令下,所有大漢將士都將再展殺機,屠戮這些遼國士兵。
虛空在這一刻沉寂,所有遼國士兵都在惶恐,將要被審判他們的命令。
隻需虛空上存在一句話,上十萬條性命就將葬送。
“收攏降卒,厚葬耶律洪基。”
這時,自虛空上傳來了劉協的聲音。
聞聲。
對於那些遼國殘軍而言,卻是如同大赦,一個個徹底無力的癱跪在地,不再抵抗,至少命是保住了。
“臣等遵旨。”
眾上將齊聲應道。
之後,打掃戰場,收攏降卒,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伴隨著這幾日的大戰,北宋世界已經算是初步定下了。
降臨此界時間大概兩年多,但取得的戰果便是將中原之地儘數納入了掌控,除此外,也就隻有極西之地的國度了,對於那極西的國度,如今大漢軍團全出之下,足可在一年內覆滅,到時大漢便可一統此界,掌控這一方北宋世界。
“兩年多時間了,終於將這中原諸國全滅了。”
劉協緩步走出了鑾駕,看著下方的慘烈戰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但,戰果是一定的。
兩年多的時間,大漢成功覆滅了大理,吐蕃,西夏,宋國,遼國。
這些國度都是在這一方世界存在了上百年的老國,皆有屬於他們的底蘊,如今大漢全滅之,可見大漢的滔天國力。
十日後。
眾多上將已經帶著部曲將此間混亂的戰場打掃了,雖說這北宋世界是一方中武世界,但疫病仍然是存在的,如此之多的殺戮下,屍橫遍野,如若不處理,必然會造成疫病橫行,到時會有無數的百姓死在疫病之下。
所以在大戰之後,自會處理戰場,不然,後患無窮。
嵩山郡,府邸大殿內。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彙聚一堂,朝著劉協一拜。
“平身。”劉協點點頭,雙眼微張,看著眾臣道。
“謝皇上。”眾臣齊聲謝道,以文武之勢分列兩旁。
“此次大戰,我大漢傷亡如何?殺敵如何?俘虜如何?”劉協凝視著大殿內的眾臣問道。
此次大戰,比之攻伐西夏和宋國時都要慘烈數倍,大軍已經達到了百萬以上,可見軍勢浩蕩,而麵對的更是此界諸國中最強的遼國,他們的兵卒都是訓練有素,戰力驚人,可見大漢也是有不少的傷亡。
“回稟皇上,我軍總計亡十五萬,傷二十萬,而成功斬敵四十餘萬,俘獲三十餘萬。”趙雲的麵容有些哀歎之色的說道。
縱為上將,但對於軍團之中將士們也是極為感懷。
此次大戰乃是大漢傷亡最嚴重的一次了,畢竟麵對的是遼國。
當然。
就算有如此傷亡,遼國那一方吃虧的最大,最終還是覆滅在了大漢的鐵騎之下,而且大漢這一方的傷亡也包含了原本臣服的宋國士卒,畢竟相對於遼國士卒,原本的宋國降卒雖有戰意,但還是有幾分差距。
“戰爭,必有傷亡,這是難以避免的。”
“朕能夠做的,我大漢朝廷能做的就是為國戰死的英魂瞑目。”
“這一次大戰所有陣亡的將士,撫恤以三倍發放,如以往一樣,諸上將,乃至於荀彧,賈詡,荀攸親自監督,朕不允許任何人吞沒我大漢英魂的撫恤。”劉協掃過大殿內的臣子,威聲告誡道。
這。
便是劉協唯一的恪守。
在現階段層次的大漢而言,畢竟人死不能複活,但假以時日之下,或許等大漢成就到了帝朝之上,人死不能複活之說或許就能夠改變了,至少,到了帝朝的層次,劉協或許能夠保全所有陣亡將士的靈魂,讓他們可以再世為人。
在現階段的世界,無論是主界還是此刻征戰的北宋世界,世界層次不高,沒有地獄輪回的存在,生靈一旦死去後,靈魂就會回歸於天地,被天道意識吞噬,自此,諸天不存,不會再有他的存在。
“臣等領旨。”
聽到劉協的旨意,每一個臣子都是無比嚴肅的領旨。
在大漢朝廷內,每一個臣子都知道,雖然他們掌握著無上的權勢,但為大漢開疆擴土的真正功臣是無窮無儘的大漢將士。
達到了他們這個層次,曾經的錢財金銀對於他們已經是無用了,唯有武道與文道的追求才是他們的根本。
如若有人敢貪墨陣亡將士的撫恤,根本無需劉協動手,麾下的臣子們就會將那貪墨之徒千刀萬剮。
“遼國大軍已定,耶律洪基已死,但遼國國境尚為掌控吾大漢之手,朕需要你們以儘快的速度拿下遼國疆土,納入我大漢掌控。”劉協目光一定,大聲道。
“請皇上吩咐,臣等必全力以赴。”眾多臣子齊聲道。
“公孫瓚,麴義聽旨。”
“臣在。”
“朕命你二人率本部大軍進攻遼國。”
“臣領旨。”
“趙雲,呂布聽旨。”
“臣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