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喲,超了?!

如果說老毛子和高盧雞在沮喪的話,那外商部的同誌就在歡慶。

不愧是「出口創彙第一人」的手筆,這東西不但好賣,而且價格還不低,利潤率又高。

買了DJS-59的國家,並沒有將所有的DJS-59都配套作業係統,但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還是有的。

結合價格粗略計算,這意味著外商部的同誌一舉額外售出了相當於此前DJS-59銷售總額大約5%~6%的小錢錢,可彆小看這個數字。

用後世的網際網路黑話來說,這叫挖掘存量,凡是已經有DJS-59計算機的,都是潛在客戶,而且還不耽誤開發增量客戶。

同時軟體還沒有成本,除了那一小盤一小盤的磁帶之外。

總的來說,外商部的同誌將無本生意進行得如火如荼,而且還比較順利。

信息技術是比較容易形成路徑依賴的,尤其是在為某一架構投入大量資源,獲得大量成果之後,再想變化,就很難了。

這種情形,用日後網際網路黑話來說,叫做「生態」。

從早期PC的發展來看,從性能上來說,X86的CPU性能從來都不是最好的那個,但它和巨硬的結合,使得這個聯盟幾乎通吃,靠的就是這個。噢,對了,那時候巨硬的作業係統也特麽不是最好的。

但是說到生態,現在高振東並沒有在任何生產力軟體上下功夫,一是因為他自己沒那麽多精力,也不可能做得到,隻能引導彆人去做,二來,是時機還不到,他還在等,等一個機會,等一個裡程碑。

他現在在軟體方麵,在做的隻有兩件事。

一個是作業係統的網絡協議的組織編製,一個是他在拉清單,拉一張絕大部分內容他自己都不會去做的清單。

這時候的時間,已經進入十二月了,離6011大會戰的啟動,已經半個來月過去了,彆人的進度怎麽樣高振東不知道,但是高振東自己的那十多個鋼種,有三個的流程已經完成了一半左右。

其中一個是師父親自掛帥在盯著三分廠的人在搞,一個是京城鋼鐵廠AOD分廠那邊在搞,剩下一個,則是廠裡的人在搞。

三軋廠除了以廠裡名義接的那一個之外,還組織人手,在高振東這裡也搞了個分包項目,好在這個不是建築行業,不存在什麽違法分包。

廠裡技術人員和生產人員的數量來看,廠裡接的那個明顯不夠吃,能在高振東這裡解決一下問題,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高振東到廠裡的兩個組分彆走了走,看了看情況,但是京鋼廠的那個他就沒過去了,沒時間,有問題等他們主動問就行了。

就在這個節奏裡,有人來找他了。

是易中海,他負責帶著人搞光刻機的工件台。

「高總工,你要的那個工件台,我們總算是搓了一個出來,你要不要來看看?」

「太好了,易師傅,走走走!」高振東一聽就來勁了,光刻機的核心之一,總算是有點消息了。

跟著易中海往他們車間走,易中海一邊走,一邊介紹大概情況。

總體來說,這個工件台是純手搓的,特彆是微動部分,如果說宏動(粗調)部分的多數零件是他們的徒弟批量做的話,那微動(微調)部分就是他們自己一點一點,量一次修一點丶修一點量一次這麽搞的了。

不過對於光刻機這種產量的設備來說,其實隻要設計和機構確定了,手搓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這東西粗糙,實際上能用挺久。

有個很冷門的事實是,1~10μm的光刻機其實現在依然在被大量使用,隻是有的還在IC製造業,有的可能乾彆的去了,比如PCB製造。

高振東搞光刻機,可不止為了集成電路一個目標,做光刻PCB,雙麵板就行,結合自己以前給運算所的波峰焊,多的不要求,把電子產品的自動化製造往上也順手弄弄。

易中海他們的車間也在三分廠裡麵,幾步路就到了。三分廠的工作就是這樣,不論你原來是哪個分廠哪個車間,一旦接了三分廠的工作,原則上都是要到三分廠來完成的,除非設備實在搬不動。

見高振東進來,一群老師傅小徒弟都看向他,也包括易中海的徒弟,秦懷茹。

這個工件台,沒有采用高振東前世看到的那些工件台的技術,像什麽氣浮電機丶雷射乾涉等等技術,一律沒有。

一是沒那技術,二是沒必要用那技術。

那些東西是為了nm級彆的精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