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這個彈,就這麽定了

使用方代表一聽,有道理。

「高主任,你不愧是戰場上下來的,對於我們作戰的考慮,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打巷戰的時候,會大量碰到這種情況。」

長劍廠的人聞言,學會了。

駱工則搖搖頭:「哈哈,高主任,這個我們是真和你比不了,我還真想不到這個事情上。」

高振東笑道:「過獎了過獎了。這個軟發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先用一個小推力把飛彈推出去,然後到達安全距離了啟動大推力發動機提速,這樣就基本上不會有這個顧慮了。」

使用方的人聞言,擊節叫好。

而長劍廠的人隻有一個顧慮:「高主任,雙推力發動機我怕對我們廠的人員來說,生產有一定難度啊。」

這個話其實是兩層意思,對我們生產有難度,對高主任你搞設計,可能也不輕鬆啊,畢竟你也是第一次搞火箭發動機,再是天才,也不一定能一蹴而就。

高振東笑道:「沒關係,考慮用雙推力,主要是想彈體結構簡單一點,實際上我是有備份方案的。」

他邊說邊畫圖:「如果有技術或者成本上的困難,那外掛一個小推力的起飛發動機,發射後拋棄即可,或者采用不影響空氣動力學外形的外掛方式,不拋棄也是可以的。這些方式的難度,比雙推力可就低多了。」

駱工聞言,不由得佩服高振東考慮真是非常周全,在一邊儘量向最優的結構丶更好的技術攀登的時候,一邊不忘留一手兜底,有了高振東這個解釋,大家再無疑慮。

軟發射,一定要搞,至於用什麽方式,那根據技術發展情況來,總之,技戰術收益很高,技術風險很低,值!

高振東繼續畫圖,今天這個碰頭會雖然規模不大,可是目的就是技術交底,把能定的東西都定下來。

因為這個彈的資金來自長劍機械廠自籌,所以在很多流程和手續丶技戰術指標的製定上就自由很多。

某種程度上來說,使用方代表的話,都是建議,決定權在長劍廠這邊,根子上在高振東這邊,因為技術能實現到什麽程度,其實是他這裡決定的。

高振東這個時候畫的,是紅外測角製導的原理框圖。

紅外測角儀簡單來說,就是飛彈尾部裝一個特殊的紅外光源,然後紅外測角儀捕獲這個紅外光源,根據這個紅外光源與瞄準線的偏差,自動輸出修正指令,使飛彈自動靠近並儘量與瞄準線重合。

這裡要注意的是,修正指令的輸出,並不需要數字計算,而是靠類似比較器的模擬電路,直接根據光源與瞄準線的偏差程度輸出控製指令,因此並不需要彈載計算機這種高級貨。

至於要用特殊的紅外光源,主要是為了與戰場上其他光源區彆開來。

高振東邊畫邊解釋,當駱工看到他在原理圖上畫出來兩套紅外測角儀器的時候,有些不解,這不是浪費了嘛。

「高主任,你這個紅外測角儀的原理,我聽懂了,還真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能實現的,很巧妙。不過這個為什麽要兩套紅外測角設備?不能整合成一套麽?」

高振東點點頭:「可以整合,但是代價太大。」

他指著兩套紅外測角儀,並且在底下各加了一個備注「廣角」丶「長焦」。

實際上就是大視場低倍率和小視場高倍率的區彆。

他解釋道:「由於我們需要射控分離,所以很多時候飛彈剛一發射,距離瞄準線軸線的距離是比較大的,而用於精確測角製導的高倍率測角儀,由於視場小,往往無法捕獲飛彈的蹤跡,沒法製導。」

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玩兒過高倍望遠鏡的都知道,高倍率和大視場往往是不可兼得的,能兼得的那種,體積重量和成本都難以接受。

高振東指了指大視場的那套測角儀:「所以我的考慮,是用一個大視場低倍率的測角儀,在發射初期先捕獲飛彈,將飛彈先引導到小視場測角儀的視場範圍內,然後再由小視場高倍率的這個測角儀接手,進行精確製導。」

所有人都明白了,嗯,接力賽嘛,還彆說,高主任這個辦法簡單粗暴,還真能解決問題。

不過有一位長劍廠的技術人員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反正他們的自我定位,來這裡就是來學習的,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高主任,那為什麽不用一套可調的紅外測角設備,把剛才兩種工況都覆蓋掉呢?這樣不是更加輕便嗎。」

高振東搖搖頭:「代價太大了,首先,一套可大範圍調焦的光學器件對於我們現在的加工能力來說,有點兒超標了,成品率低,價格高。第二,如果這樣,人工調整的話,實際上是不可用的,那我們就必須加上自動變焦控製係統。」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