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來自地麵的壓力(3k)
防工委在高振東做前期工作的時候,也出了不少力,把現有相關裝備的材料都給了他一份。
好在步兵戰車這東西是個大路貨,與其相關的比如現有火炮技術資源這些,不涉及太深太敏感的東西。
有對海空火炮比較了解的同誌,對高振東這個說法表示讚同。
「的確,高主任這個想法不錯,海軍的北邊25毫米炮的確要合適一些。」
「嗯,而且空軍的37炮已經在隨配裝戰鬥機準備停產了。」
隻有使用方的想法不太一樣:「那啥,我們能不能整個100炮上去?」
你這是想要BMP-3是吧,高振東差點笑出聲來。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這麽搞,搞來搞去就搞成突擊炮了,暫時技術和資金上,都不太適合。」
使用方有幾分遺憾:「也是,以後再說,以後再說。」
有的同誌在深思熟慮以後,還是提出了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上麵頂個大炮塔,這樣會不會造成整車投影過大,增加被彈麵積?」
其他同誌想了想,紛紛回答。
「應該問題不大,增加不了太多。」
「可以通過設計手段解決的吧,把車體做矮一點。」
「都打到炮塔上了,高點矮點區彆也不大了。」
高振東還是解釋了一下,其實他也認為炮塔高點,甚至車體高一點在未來作戰環境下不是什麽大問題,不過這個現在可不能說。
「增加一點還是值得的,而且我們可以把凸出的炮塔,儘量設計為容納機械部分,人還是在車體內操控,就算光電係統暫時不成熟,我們也可以用潛望式瞄準係統來解決嘛。」
這和真正意義上的無人炮塔有點區彆,但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炮塔被擊中時人員的傷亡。
對於這個建議,使用方大為高興:「對對對,這樣即保證了火力,又能提升人員的生存性。」
最終,大家商定了步兵戰車的初步指標。
機動性:最高速度60~70km每小時,履帶式行走機構,連續最大行程500~600km,可以無準備直接浮渡,浮渡速度6km每小時。
火力:主武器為25mm機關炮,副武器為7.62mm機槍,搭載步兵通過車身射孔提供補充火力。
防禦:正麵能抵禦其自身25mm機關炮穿甲彈射擊,側麵和後方要求能抵禦12.7mm機槍穿甲彈射擊。
最終會議通過了關於研製第一代步兵戰車的決議,由防工委隨後組織廠所進行研製。
散會後,使用方代表一臉的滿意,一副得了新玩具的表情。
看見高振東,使用方代表先敬了個禮,然後對著高振東道:「高主任,有個事情我向您打聽打聽。」
高振東笑道:「客氣了,什麽事兒,你說。」
「你剛才說的那個反坦克飛彈.」
高振東哈哈大笑:「原來你們盯上了這個東西?這個我隻是知道有,但是具體的情況,國內的發展,我就不太清楚了。」
「您能不能像步兵戰車一樣,也推動推動?」
對於反坦克飛彈的發展,高振東還是比較清楚的,自己不用推動,2年後也上馬了,反而最大的問題是性能,第一代反坦克飛彈基本沒有形成真正的戰鬥力。
一直到了73年開始仿製,79年才定型的赤劍-73型反坦克飛彈,才算是有了正兒八經能用的反坦克飛彈。
彆看赤劍-73的型號裡年份是73年,其實真正定型,是在79年。
那段時間的很多裝備,都有這個情況,型號裡的年份要比實際定型年份早得多。
想到這裡,高振東笑道:「同誌,我是搞材料和自動的,推動步兵戰車,算是機緣巧合,恰逢其會,可是飛彈離我的本職有點距離啊。」
看見使用方代表有些失望,高振東又補充道:「不過我估計可能很快就會推動這個事情了。這個事情,主要還是要由你們來推動,你們的要求是最受重視的,當然,如果碰到合適的機會,我也可以提一下。」
使用方代表連連稱是,腦袋裡在想怎麽去推這個事情。
高振東離開防工委,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心情非常好。
坦克丶步兵戰車丶裝甲輸送車,還有電渣重熔和身管自緊會帶來的火炮射程和威力的提升,算是為未來幾十年常規軍事安全方麵最大的問題提供了解決的途徑。
——北方的老毛子。
在未來30年內,國內受到壓力最大的,一直都不是空中和海上,而是地麵上,在北邊屯兵百萬的老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