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資本的遊戲(上)
萊昂內爾坐在沙發上笑著詢問道:「不知道您對於股票和債券市場是否有一些基礎的了解呢?」
亞瑟回憶了一下,他剛從約克郡的鄉下來到倫敦時,第一站就是直奔19世紀的世界金融中心——倫敦證券交易所。【記住本站域名】
隻不過他的運氣不太好,又或者說他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他親眼見證了自倫敦證券交易市場形成以來的第二次大崩潰,而它的上一次崩潰還得追溯到發生在上個世紀的1720年南海公司泡沫案。
1720年那次,壟斷了英國對西班牙南美殖民地貿易的南海公司依靠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投資貿易計劃以及各種半真半假的所謂內幕消息,將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熱情不斷推高。
而當南海公司的董事們發現原來從股票市場掙錢遠比公司費勁巴拉的賣黑奴容易時,他們感覺自己好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從1720年4月開始,南海公司開始不斷對外發布各種計劃書,並在報紙上大肆鼓吹公司的偉大藍圖。
據事後統計,南海公司董事會在那段時間相繼宣布了11項漁業計劃丶10個保險計劃,以及未來將會成立2個國際彙兌公司丶12個美洲殖民或貿易公司丶20個地產和建築公司丶8個專門供應倫敦煤炭丶牲畜丶飼料和路橋運河建設公司丶12個絲綿麻桑等紡織業公司丶15個礦業公司,還有60多個莫名其妙企業,並且還膽子相當肥的宣布南海公司將在聖誕節支付60%的股利。
然而,恰恰是這些正常人看上去就知道不太靠譜的願景卻把整個大不列顛最精明的腦袋全都忽悠的團團轉。
在那些投資者看來,南海公司組建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組建以發展南大西洋的貿易為目的巨型壟斷企業,為此,南海公司還承接了英國政府大約1000萬磅的流動公債。
這可是有不列顛政府背書的巨型公司,他們的承諾又怎麽會欺騙投資者呢?
於是,被巨大利益迷了眼的投資者們完全喪失了理性和判斷能力,他們瘋狂搶購該公司股票,並最終使得南海公司股價在三個月內從120鎊迅速抬升至1020鎊。
然而,沒過多久,南海公司的財富神話便遭到了終結。
7月底,開始陸續有公司將南海公司告上法庭,控訴他們涉嫌嚴重債務違約。
而其他與南海公司有債務關係的公司也逐漸發現了不對勁,當大家互相之間通過氣以後,他們終於覺察到了,他媽的,原來這幫孫子在玩空手套白狼。
為了及時止損,他們最終決定聯名上書議會,並要求英國財政部和最高法院介入對南海公司的帳目審計調查。
而南海公司涉嫌帳目造假的消息一傳出來,從1720年8月25日倫敦證券交易所開盤開始,南海公司的股價便一路暴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他們的股票價格便從1020鎊的最高位下挫至190鎊。
無數投資者因此破產,幾乎一夜之間,倫敦的樓頂站滿了南海公司的股東們。
南海公司的舞弊案還直接造成了倫敦的政局動蕩。
國王喬治一世連發數道樞密院令,要求徹查南海公司案。
議會幾乎是在第一時間逮捕了南海公司董事會的所有成員並沒收了他們名下的全部財產,並將負有直接責任的南海公司董事喬治·卡斯維爾關進了倫敦塔裡,隨後又緊急通過了《泡沫公司取締法》,並成立了一個13人組成的特彆委員會調查南海公司破產事件。
但不論如何,南海公司破產案依舊造成了數百萬英鎊的巨額損失,並使得倫敦證券交易所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陷入長期萎靡。
它為數不多的積極影響之一,可能就是促使了英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實質意義上的首相誕生,時任第一財政大臣羅伯特·沃波爾憑藉對於南海公司案的妥善處理,一舉坐穩了內閣的頭把交椅,並自此確立了第一財政大臣領導內閣的英國傳統。
而亞瑟碰上的這次,則是1825-1826年的銀行破產危機。
而造成這次危機的原因說起來也非常簡單,甚至於和南海公司案從實質上來說也沒什麽區彆。
說白了,就是在1826年《銀行法案》頒布之前,所有在英格蘭地區成立的銀行都可以隨意發行銀行券。
所謂銀行券,其實就是英鎊,任何儲戶都可以憑藉銀行券麵值前往銀行要求兌換等價黃金。
但是,在19世紀,黃金的開采量遠遠比不上英國財富的增加量,所以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大小銀行為了搶占銀行占有率,在沒有足夠儲備黃金的情況下,亂印鈔票的情況屢屢發生。
而亂印空頭鈔票的後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當客戶拿著成捆的銀行券前去要求取回黃金時,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