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節 京師(三)(1 / 1)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53 字 2個月前

他忽然對鄭森感興趣,並非一時興起,實在是最近朝廷稍稍有了喘息,可以騰出手來對付髡賊了。

前年髡賊攻占廣州,席卷兩廣的時候朝廷便商議上南征之事,隻是朝廷在兩廣一潰千裡,原本部署在兩廣的營兵衛所幾乎全軍覆滅,連兩廣總督熊文燦也隻是率領著少數殘兵敗將逃入湖南境內,苟延殘喘至今。

喪師失地,丟棄兩省,要要是以前,熊文燦早被問責下了詔獄,此刻大概連人頭都爛光了。崇禎所以留他到現在,一是封疆事重,不肯輕易易人。更重要的是朝廷無可援兩廣之兵,能控製局麵之人。

他多次想過要把熊文燦捕拿入京,下天牢審問。但是溫體仁勸他目前可以對付流寇的文武大臣不下十幾個wag,能和東虜一較高下的也有那麼幾個,唯獨知曉髡賊情況,和髡賊打過仗的官員極少,王尊德已經去世幾年了,隻有熊文燦這麼一顆獨苗了。所以,他隻能捏著鼻子讓他“戴罪立功”。

崇禎對髡賊倒不是一無所知,這些年來零零星星的奏章、塘報和廠衛的秘奏中多少窺到了一些這個棘手敵人的麵目。特彆是進呈禦覽的《平髡手記》,他讀過多次。知道麵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對手,既不同於東虜、流寇,也和倭寇、紅毛不同。朝野上下,對髡賊的所有了解就來自於這本小冊子。這也是他不得不容忍熊文燦至今的原因。

去年他向閣僚們透露出討髡之意,除了溫體仁之外,閣僚們對此都態度含糊,頗有不讚同之色。說來朝廷當時內憂外患,也根本顧不上遙遠的南方戰事。

不論髡賊有多棘手,“討髡”都必行之事。否則他無法麵對朝野的洶洶物議,後世子孫又會如何看待他這個皇帝?雖說當初宣宗皇帝棄守過安南,但安南隻是化外之域,算不上失地。兩廣卻是位列兩京十三使司從太祖皇帝手上下來的江山,豈能在他手中丟棄?!朝廷丟失兩個布政使司,若不興兵討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豈不成了笑話,接下來那些日漸跋扈的武人們還會把朝廷放在眼中嗎?

身為帝王,有些苦衷他不能與臣工們相談,隻能暗暗歎了口氣。

這些日子,除了內閣已經議定從崇禎九年起加派“粵餉”之外,擇何人為督師,調動哪些兵馬,尚未有定論,他一向倚重的溫體仁的態度也頗為曖昧。言辭之中,透出希望“撫”的意思來。

以朝廷目前的局麵,“撫”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隻是直覺告訴他,髡賊的胃口恐怕非常大,等閒的條件他們是不會答應的。就算如閣僚們所言,許一個瓊州府他們也未必會滿意。何況割地之事,群議洶洶,此等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光是想一想皇帝就不寒而栗。

唯有讓髡賊知道了朝廷的力量,他們才有就撫的可能。

說來也是可笑,東虜所據是東北苦寒之地,老奴當初隻是李成梁帳下一個小小的親衛,部眾數百,披甲者不過數十。自打祖父晚年起兵,不過二三十年,打得朝廷節節敗退儘失遼東;而這髡賊,聽聞初來時亦不過幾條大船,幾百人眾,漂泊至瓊州這個南陲僻壤,以工商勉強存身,如今卻練出了精兵強將,一舉席卷兩廣。朕的大明徒有萬裡江山,億兆百姓,萬千的文武官員,卻奈何不得一北一南這兩大蠻夷,不得不動起了“撫”的念頭……

想到這裡,皇帝的內心一陣淒苦。他始終不明白,大明明明十分強大,卻落到如今這樣的局麵!

田妃見他用完晚膳之後也不說話,麵目怔忪。知道他又在擔憂國事,怕他用餐之後憂憤積了食,忙拿話來轉移他的注意力,說起了最近京城傳得沸沸揚揚的“神醫”“仙藥”。

京師雖然規模宏麗,但是因為人口眾多,加之地處北地的終年受到風沙襲擾的困擾。城市環境卻不敢恭維。早年國力強盛,有司稱職,對環境衛生還有所管理,王朝末年人心不定,社會秩序紊亂,原本的管理製度徒具虛名。最近幾年因為東虜入境劫掠,城裡又湧入了大量人口,傳染病四處流行,腹瀉、咳嗽、發燒……雖然傳染病主要是在缺少乾淨飲用水和環境惡劣的下層百姓中流行,但是達官貴人們並不能獨善其身,患病的人很多,官員們為此告假的也不少。隻不過按照17世紀的標準,這還夠不上“瘟疫”。

田妃的父親也染病了,一度病勢還頗為沉重,惹得田妃擔心不已,但是宮規是不允許妃嬪省親探望家人的,即使是親生父親也不行。隻能讓人從禦藥房配製一些藥物送到家裡。前不久,終於家人來稟告,父親的病已經好了,據說是服用了神醫的藥,原本止不住的腹瀉竟隻兩日便停了。

這位神醫開出的藥物服用之後療效顯著,特彆是咳嗽、發燒和腹瀉,可謂是立竿見影。故而在京師立刻引起了轟動。連身在深宮之中的皇帝也有耳聞――畢竟東廠和錦衣衛的日常業務之一便是報告市井消息。

崇禎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京師達官貴人雲集,既然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也有三災六難,所以向來是和尚道士相士神醫們最熱衷來得“上方寶地”。冒出一位“神仙”並不新鮮。隻要他們沒有“妖言惑眾”,一般也懶得過問。

田妃說起此事,他也就當作是飯後的消遣,隨意聽著,並不以為意。隻是當田妃說到:“……這位周神醫的醫術確實出神入化,尤其他自己配製的藥物,對應症狀幾乎是百試百靈,不比髨賊的藥遜色……”他才忽然打了一個激靈,厲聲道:“你說什麼?!”

田妃原本見皇帝麵目溫和,眉眼半閉,滿臉鬆弛享受的模樣,沒想到突然麵目猙獰起來,不由地心中害怕,慌亂道:“賤妾說那神醫的藥極靈驗……”

“不對,是不比誰的藥遜色?!”

“髨……髨賊……”田貴妃心中暗暗叫苦,沒來由說這個做什麼!她雖然身在後宮,但是透過身邊的太監和父親的每月派來送物的家人,對朝局時勢亦是略知一二。皇上在乾清宮屏風上所書的當今天下四大患便居其一。

“髨賊,髨賊,”崇禎反複的念誦著這個詞,半響問道,“這位周神醫是什麼來路?你父親是從哪裡延請來得?”

“是新任兵部尚書王大人舉薦得。”田妃不敢隱瞞。

那就是王業浩了。崇禎心想。兵部尚書張鳳翼死後,一直是他以兵部左侍郎的職銜署部事。不過皇帝覺得他不是兵部侍郎的合適人選,所以奪情起用了丁憂在家的楊嗣昌。同時為了讓王業浩安心辦差,又特賞了兵部尚書銜給他。

然而此人一直不為崇禎所喜,儘管他在浙江巡撫和兵部左侍郎的任上也還算稱職,但是此人是浙黨成員,雖然在天啟六年因為王恭廠事件上書而被閹黨削籍,然而浙黨在阿附閹黨的往事,令皇帝對這些浙黨舊人心存芥蒂。

京師裡名聲大噪的僧道相醫,背後多有縉紳高門的勢力――他們非此不能立足。王業浩是周大夫的後台不足為奇,田宏遇是田妃的父親,王推薦神醫治病以此來討好“國丈”,這都是尋常事。

然而崇禎十分忌憚後宮乾政,王業浩此舉讓他懷疑此人是不是有什麼事冀圖通過田妃來給自己吹枕邊風。麵色頓時有些陰沉。

田妃看他麵色忽然陰沉下來,愈發慌亂,剛想開口分解幾句,忽然想起父親說過,若是遇到難以對應的場麵,一動不如一靜,乾脆沉默不語,等著彆人先開口。

幸而今天皇帝的心情還算不錯,再回想這詢問神醫也是自己起得頭,似乎和請托無乾。所以他的表情很快又恢複到了輕鬆的狀態,但是王業浩和周神醫這件事他卻記下了。他暗暗提醒自己,明天就讓吳孟明去仔細查一查這件事。

“這位神醫叫什麼名字?”

“這個,臣妾亦不知,隻是家人入宮送信的時候提了一句……”田妃小心翼翼答道。她多少已經猜到了皇帝剛才的想法。

“不說這神醫了,”崇禎搖了搖頭,“你此時說比髡賊的藥還好用――京師有髡賊的藥嗎?”

“京師所流行的髡賊的藥物,臣妾所知的就有七八種。多是家常平安藥。最出名的便是諸葛行軍散和避瘟散。”

崇禎想了起來,甲戌科考(1634)時候,錦衣衛密報有人購買了大量的丹散免費散發給來京的士子,散發的主要藥品便是避瘟散,聽聞效果不壞。至於散發藥品的人也不過是本地的一些意圖積德行善的大戶。他聽了就撂開了。

“避瘟散,不是廣裡的一家藥鋪……”他隨口說道,忽然想起髡賊不就是從廣東起家的麼?原來這個時候髡賊的觸手便已經伸入京師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