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二節 乘車旅行記(1 / 1)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41 字 2個月前

二等車廂之所以是高出三等一頭,主要是它的確是個車廂。三等車根本就是個有欄杆的敞車而已――連座位都沒有,但是價格低廉到人人都承受得起,因而成了農民外出的首選,三等車上總是擠滿了本地農戶和他們帶去市鎮銷售的水果蔬菜雞鴨魚蝦和從市鎮帶回了的各種日用品。

林銘身手敏捷,上車眼明手快就搶到了一個座位。然後他就發覺這二等車裡幾乎全是剃發易服的“假髡”,他一個大明裝束的人擠在中間顯得很是突兀,林銘不覺暗暗叫苦:太失策了!早知道就買三等車廂的票了。

車廂裡人很多,座位不怎麼寬敞,林銘被兩個歸化民緊緊的擠在中間。連胳膊都沒法伸展。他隻好就這麼忍著。

林銘左麵是個年輕的大姑娘,倒是沒剪短發,隻梳了二條辮子,辮梢係著兩根紅色的布條子,她穿著藍布的髡賊的衣裙,恬不知恥的露著裹著白棉襪的小腿。

按照林銘的概念:穿白鞋白襪是服喪的衣飾,然而這大姑娘穿得是黑鞋,還係著紅頭繩,顯然不是。

“係紅頭繩,卻穿白襪,還露小腿,真真是不可思議!”林銘腹誹道,卻感到對方的大腿緊緊的擠著他的腿,肌膚的溫熱和彈性讓外出數月,久未嘗過肉味的試百戶大人不免有了些生理變化――幸好大明的衣冠寬鬆,隻要不是天賦異稟還不至於出乖露醜。

女孩子挎著個黃布小包,一坐下就從包裡掏出個本子來默讀,林銘心中好奇,斜過眼睛偷窺,卻見是一本小書,上麵印著都是宋體的方塊字,每個方塊字上還有些彎彎曲曲的符,林銘也算見多識廣,知道這是紅毛的文字。隻是不知道為何放在方塊字上。

看這女孩子的樣子似乎是在學認字,林銘自己無事的時候也教家裡的丫鬟小妾讀書,不過這是種消遣時間的“雅趣”。女人有沒有學問在他看來並不要緊――他的老婆嫁過來的時候便不識字,也不影響二人恩愛。

右麵卻是個瘦小的漢子,穿著油脂麻花的藍布短裝,一上車就把頭靠在椅背上打起了鼾,頭歪著歪著就往林銘的肩上靠了過來,弄得他叫苦不迭。

正在腹誹間,隻聽到窗外哨聲連連,接著就是一聲汽笛長鳴,身下的座位忽然一動,火車緩緩的啟動起來了。

林銘多年之後還是很難形容第一次坐“火車”時候的感受,震撼這個詞或許不大妥當,倒有些和他第一次騎馬的感受差不多:即新奇又害怕。火車頭發出隆隆聲,車頭噴著黑色的濃煙,拖著車廂在臨高的田野中奔馳。冬天微微有些寒意的風吹在麵上,反而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博鋪往東門市的軌道是沿著文瀾河鋪設的,在曆時差不多五年才完工的文瀾河綜合改造工程結束之後,這條原本豐枯水季水位差距極大的河流已經被運河化,依靠沿途的水閘、水壩、引水渠、蓄水池和風力和蒸汽的抽水機,文瀾河大致能夠常年保持在一定的水位,除了保證水電站穩定發電,還用來供應沿河的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用水,也可以滿足一定程度上的河運。河水波光粼粼,堤岸的護坡是用石塊拚砌而成的,上麵已經長起了草皮――種樹容易破壞河堤,所以樹木都種在護坡下麵。

因為臨高建築總公司的規劃人員有意將沿河設置為“景觀帶”,作為休憩娛樂的場所。除了工業區和碼頭區之外的河道兩岸都進行了景觀設計,不但有花草樹木,也有少量的亭台樓閣類的建築,淺吃水的內河拖船拖著鞋盒一樣的運河駁船慢慢的行駛著,看上去猶如盆景一般。

林銘沒來過臨高,自然不知道文瀾河過去是什麼樣。但是這條河是經過整治過得他還是看得出來的。

“想不到髡賊還有幾分雅骨。”林銘看著沿河的風景,心中暗暗讚歎――自然,廣州形勝之處不勝枚舉,風景更是好過此地百倍,然而沿途建築之規整,道路之平坦,村落街道之整潔,同樣是雲泥之彆。隻可惜水麵渾濁,上麵還漂浮著不少垃圾,完全不是一脈清流。

等火車駛過工業區的時候,河岸上閒情雅致就完全消失了,巨大的紅磚房屋上沾滿了黑色的煤煙,鋼鐵和陶瓷的管道總很交錯,不時傳來巨大的撞擊聲和隆隆的轟鳴。這裡煙囪極多,黑色和白色的濃煙幾乎將天空遮蔽。河邊的堆場上是小山一般的煤堆、煤灰堆,無數大小不一的麻袋、木桶、陶罐和木箱堆成巨大的堆垛,上麵覆蓋著蘆席。高達的鐵吊機喘著白汽,將這些貨物裝到河麵上的駁船上――水麵上漂浮著煤渣和各種垃圾。

林銘還來不及產生感想,一股濃烈的煙味混合著酸味、臭味的怪味衝入他的鼻腔,嗆得他連連咳嗽,忙不迭的掩鼻。心中暗暗咒罵這幫髡賊好煞風景!

火車開開停停,期間聽了幾處,每到一處,就有穿著藍製服挎著黃布包的瘦小女髡沿著通道一路呼喊站名提醒到站的人下車,有人下有人上,車廂裡始終滿登登的。

正在腹誹,火車漸漸緩了下來,林銘見路旁房屋人煙漸稠,商鋪也多了起來,知道大約是到了市鎮,果然隨車的女假髡來喊:“東門市到了!”

這卻是個大去處,車廂裡頓時下了一多半人,林銘也擠在人群中下了車。

林銘隨著人流出了東門市火車站。出站就是一片鋪設平整的空場,停著許多馬車、手推車、黃包車,周圍還有許多攤販、夥計和力工聚集著,很是熱鬨。一見大批客流湧出車站,原本蹲著閒聊的,靠著打瞌睡的一乾人都來了精神,紛紛上來招攬生意。

林銘背好自己的小包裹,正式踏上了這個心目中期待已久的“賊窩”。他早就打聽得明白,東門市是臨高最大最繁華的市鎮,最要緊的是,這裡距離髡賊的老窩“百仞城”近在咫尺,許多“真髡”都會在東門市出沒,因而是有關髡賊消息最靈通的地方。

自己的小姨子十有八九就陷在這百仞城中,自己隻要在東門市潛伏下來,無論是打聽消息還是營救都會方便許多。

他正在盤算,廣場的商販夥計已經過來招攬生意:“先生,要水果不?新鮮的澳洲種的雪梨,五分錢一斤了!”、“澳洲冰淇淋唻,新品種水果味的!”、“住店啦,商務部評定三星旅社,客房臥具一客一換,沒跳蚤沒才蟲子!身子乏了還有小姑娘按摩――有黃票的!”、“去縣城嗎?縣城一位!上車就走――”、“廉價客棧優惠啦,預交一個月房費住一個半月!”

一片喧鬨中林銘下意識的護住自己的包裹:車船碼頭,照例是各種歹人出沒的地方:強盜、扒手和騙子,都喜歡在這種熱鬨地方做買賣,自己雖然沒帶什麼錢財,真要遭了賊在這裡也不容易混。

然而這裡雖然人多,卻不見種種亂象,夥計商販隻管吆喝,卻無人亂來。林銘擠開一條通道,從人堆裡出來才發覺緣故。廣場的中央搭著木台,上麵是個門框形的架子,上麵掛著三四具乾癟程度不一的屍體,正在慢慢的晃悠。四角的木樁上用鐵鏈栓著幾個被鞭打的鮮血淋漓的犯人。不論死人活人,脖子上都掛著墨書的牌子,大約是寫著罪名。七八個髡賊“做公得”,一個個挺胸疊肚的站在周圍,注視著廣場上景象。

“早聞髡賊行得是法家手段,果不其然。”林銘心中暗暗生警,知道這裡是一步也錯不得的地方,不由得將打聽到的種種“髡賊規矩”在心中暗暗默念,以免遺忘了犯了“髡律”。

林銘加快腳步,很快出了站前廣場。他對東門市並不了解,隻是信步沿著街道走去。預備著想先找個住的地方安頓下來,再去看看哪裡有招人做工的。

和想象中的不同,林百戶並沒有看到印象中那種擁擠的攤位和雜亂無章的貨物。整齊的石板路麵兩側是林立的店麵,店裡店外人流湧動,甚是繁華。街道也較之於廣州來得寬闊。中間是車道,隻許馬車、手推車、黃包車和牲口通行,兩邊高起來得路麵才是行人走的地方。

林銘走在人行道上,雖然他有心低調,不願引人注意,但是東門市這裡的新鮮東西實在太多,忍不住的東張西望。不管是路燈、斑馬線、垃圾筐還是大幅的玻璃櫥窗都引得他駐足觀看。不知不覺便走到了合作社總店附近。

合作社總店不但體量在周圍的建築中是最大的,裝飾主義的建築風格也和周圍的建築完全不同,即使林銘這樣經常出入番地,看過歐洲建築的人也瞬間感受到極大的衝擊。看到建築物中間隆起的玻璃穹頂,他不由得怔住了。(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