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五年計劃(三)(1 / 1)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605 字 2個月前

“隻要讓把體係建立起來,理論上什麼設備都可以。”王洛賓說。

“太理想了,”文德嗣說,“先說我們的目前要有什麼企業,再看看機械廠能支援些什麼。”

“現在輕工業沒有怎麼展開,但是我認為輕工業是以後對外貿易的大頭,也是改善我們本身和屬民們的生活條件所必須的。”輕工業部的新任部長莫笑安說。

莫笑安出任輕工業部部長是件比較出人意料的事情,此人在D日之後屬於一直默默無聞的基本勞動力,因為體力好,又有長期的長期軍事發燒經曆,一直是穿越眾的基乾民兵。對他的任命發布以後,群眾普遍推測是其行政管理本科和法律碩士的頭銜迷惑了執委會。

不管怎麼樣,他和一大批機構調整之後提拔的乾部一樣,對新的職務是非常的積極。為了準備這次會議,提出了以一個龐大的輕工業五年計劃。

首先是縫衣針。這種產品在古代當然也有。穿越者的優勢在於能夠使用機器進行批量製造,而且原料和加工精度上的優勢是本時空的工匠無法比擬的。縫衣針雖然單價極微薄,但是本小利大,而且使用廣泛,出貨批量大,大量傾銷到大陸、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形成規模效應之後利潤也非常可觀。到一定時間還能返銷歐洲。

“製造縫衣針有難度嗎?”

“嗬嗬,縫衣針簡單到可以用手工製造”王洛賓說,“但是我知道企業裡都是用自動機床製造的。”

現代的縫衣針是軋鋼廠出的的盤條作為原料的,首先經過拉撥成所需的直徑,然後按兩支針的長度落料,再兩端磨尖,接下去的製鼻工序將一根條衝製成二根針。采用將鋼絲拉直、衝壓――將針鼻子處,衝成大約有直徑4mm的一個一個圓餅狀,然後再衝出針鼻孔,然後衝字和線槽-衝裁去掉多餘的部分-磨尖(分幾次)-去毛刺-磨光-拋光,最後再拋光,包裝出廠。

“沒錯,是一條機電式控製的自動機床生產線。這個設備還有專利呢。”

“能仿製嗎?我想設計圖應該是有的。這兒專利法也管不著。”

展無涯搖搖頭:“自動機床完全仿製肯定搞不定,但是製造專用設備是可以的。”

“也可以了,無非是生產效率低一些。再低也不見得能低過手工敲打磨製的工匠。”

“然後是紡織工業,仿製19世紀水平的珍妮機之類的紡織機械沒有難度吧?收購當地的原棉加工,產出有了高質量的棉紗,除了出品普通的棉布,咱們還是看花色和質地上有什麼突破沒,所以,製布和染部廠咱們都要成立――”

“打斷一下,”文德嗣插話道,“我提下不同的意見。照我的看法,紡織工業不宜搞得規模太大。”

“布可是基本的民生物資啊。”馬上有人提出異議,“出口也很受歡迎。”

“聽我說完。”

文德嗣首先提請他們注意,自從他們登陸以來,起碼從臨高一縣來看,還沒有發現大規模的棉花種植的情況,本地的棉布,多半都是木本化的多年野生棉花植株上采集的花加工而成的,雖然質量還不錯,但是這樣的原料供應方式隻能適應一家一戶的小手工生產方式。

海南島本身也並不適合大規模的種植草棉。這裡是中國棉紡織業的發源地,但是長期以來,棉紡織業基本上就是黎族的小規模副業而已,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棉紡織產業,明代的鬆江布的生產技術最早就是從海南島傳入的,但是棉紡織業在鬆江形成了產業――“衣被天下”,海南的瓊布長期以來卻隻是一種“地方土產”而已。

一旦穿越眾建立了大規模的紡織工業,為了保證原料的供給,穿越者就得在這個並不太適宜大規模植棉的地方進行棉花種植。

“而且棉紡織本身麵臨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文德嗣補充道。

從大明本身來說,有鬆江布這個巨無霸,鬆江布的滲透有多強大,穿越眾從不止一次的在當地收到的禮物中就看到了:高級布匹幾乎都是鬆江產的。

放眼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則有東印度公司販運來的印度棉布這個強勁的競爭者,印度棉布不僅質量好,而且染色印花工藝也有其獨到的地方,當時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是東印度公司的主要貿易品之一。

最後還有形形色色的地產棉布,就是農家自己手工製造的粗布。這種東西一直是抵禦外來商品的最強大堡壘。即使是價廉物美的印度棉布在中國始終也沒打開市場,從17世紀開始,東印度公司運銷中國的各種紡織品都從來沒有打開過銷路的,有的貨物甚至要賒銷二三年才能賣完。

“如果我們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棉紡織業,準備把布去賣給誰?”文德嗣鏗鏘有力的反問道。

“本地的百姓將來也會有很大的需求――”

蕭子山說:“得到相當後期了,擴大內需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眼下的輕工業生產隻能注意二點:自用和出口。”

“沒錯,所以我們的棉紡織業,規模隻能限定在滿足自用這個基礎上。”

“供應穿越眾、軍隊、勞工……這些人嗎?”

“不如外發加工吧!”王洛賓說,“我們賒銷一些新式的手工棉紡機械給紡織的農家,幫助他們提供產品的質量,增加品種,然後再從他們那裡收購土布使用。”

“這樣還可以把流通券使用出去!”剛剛升任“德隆糧行”行長嚴茗持讚成態度。此人對擴展流通券使用範圍的所有事情都持讚成態度。

“也可以進口印度棉布、鬆江棉布,這樣的能做到貿易收支平衡。不然出口品都換成了金銀有什麼用?”

“讚成!”

李海平卻反對:“這不行,不行。”他提醒大家:“海軍的帆布沒解決呢,你們工業部門能在一年內解決船用原動機不?如果能解決這個就無所謂了,不然文總要造的那些西式帆船拿什麼做船帆?”

“可以進口。”

“帆布可是戰略物資啊。大明不出這玩意。萬一我們和歐洲人打仗,他們來個帆布禁運怎麼辦?”李海平繼續說。

文德嗣點點頭:“倒也是,我疏忽了。看來紡織廠還是需要的。”

的確,帆布的用途太多了。不僅是用作船帆這麼簡單。它的質地堅牢、耐磨、緊密厚實,還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古羅馬人大量用來製作行軍帳篷。第一個現代降落傘也是由帆布製作的。因帆布堅牢耐磨的特性,它還被廣泛的用來製做勞保服裝、替代皮革製做軍用裝具、舒適耐用的帆布鞋……

莫笑安整理下思路:“這樣:紡紗采用包買製,把機器賒給加工戶,我們回收棉紗。再設立一個小型的特殊品紡織廠,製造帆布、毛巾和針織品。”後兩者是穿越眾急需的東西,毛巾對穿越集團的屬民們的衛生條件改善也大有用處。

“還要有印染廠。”王洛賓補充道。

“嗬嗬,不光要印染廠。”文德嗣說,“其實我們自己最好掌握原棉加工,倒不是為了壟斷。要老百姓自己去加工原棉,做出來的棉紗質量很難保證。有必要設立一個梳棉廠,把原棉清理分級,再發包給加工戶。”

“織毛巾機和針織品用的機器很簡單,我幫人搞過。”展無涯說,“不過梳棉機我可不懂。用什麼機器紡織帆布就更不懂了。”

“梳棉機容易,結構很簡單,回頭我就畫出來。”王洛賓胸有成竹,“製帆布理論上和其他棉織品應該是一樣的,不過就是經緯紗均用多股線而已。”

“從歐洲招聘一些工匠吧,除了帆布匠,還要有縫製帆布的專業工人,這在中國都是找不到的。”文德嗣說。

“就是不知道本地的原棉產量夠不夠。”

“小規模運用的話應該是夠的,實在不行可以從鬆江進口棉紗。”文德嗣說,“或者讓英國人提供。”

印染業的技術相對簡單,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機器設備。穿越者並沒打算把棉布作為一種商品,對這方麵也不需要投入太多。

有了棉紡織業,建立統一的被服廠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被服廠的主要目的是自用,本地的老百姓除非價格便宜到位或者是自己做出不來的綢緞衣服,否則是不會購買現成的服裝鞋帽的。本縣的縣城裡隻有一名裁縫這個現實正說明了這點。

眼下在百仞公社就有一個服裝廠,是鄔德招募公社裡的婦女組成的,幾名會使用縫紉機的女穿越眾作為技術指導,能夠製造布鞋、草鞋、製服、帽子、勞動服、內衣、被子和棉布襪子,但是規模很小。除此之外還有個皮匠,專門為軍隊製造各種皮革裝具。

莫笑安的計劃裡,被服廠的規模要擴大。未來隨著軍隊、勞工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大量外地移民的湧入――這些人的服裝都要更新。穿越集團對服裝的需求將是幾何級的增長。(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