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沈括奮筆疾書。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冬至日影最長,夏至日影最短。”

“若要表示季節,當是四立,為四季的伊始。”

“作物成熟,當屬小滿和芒種。”

天幕所說的這幾個問題,沈括唯獨不知道什麼是南回歸線,什麼是北回歸線。

以及,太陽直射又是什麼意思。

難道太陽並非直直地照耀著,而是有所偏轉?就如同磁針雖指向南方,但並非正南的方向,而是會微微往東偏轉些一般?

沈括懸著筆,等著天幕來做講解。

元朝。

剛長途跋涉,於各地觀測完日月星宿而歸的郭守敬目光熱切,天幕終於要講晝夜長短和節氣了嗎?

舊時的曆法於如今已經不大適用了,當編製新的曆法才行。

接下去他便要和同仁們編製新曆法了,郭守敬特彆想知道,天幕是否會提到一二?且新曆法在後世的眼中,準確性如何?

若是能聽到些許的意見,可真就是想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來啊!

郭守敬連家都不回了,直接轉頭就往許衡的宅邸而去。

【寶子們不愧都是考編人啊。

晝夜等長的節氣一共有兩個,分彆是春分和秋分,這個時候太陽直射在赤道上。

冬至日的時候太陽是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因為我們是在北半球上,所以太陽高度角最小,影子就最長,白晝時間最短。

同理,夏至日的時候,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白晝時間最長。

有句俗語叫做“夏至三庚數頭伏,秋後一庚數末伏”。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得看。

怎麼看呢?

首先,庚日是十個天乾中的第七個,但我不會用這個乾支紀日法,所以隻能用查的。

查了下,今年的夏至日是在6月21日,當天正好是庚子日,如果把這天算作一個庚日,入伏是在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那麼今年的入伏就會是在夏至後的第20天,7月11日。

中伏的天數取決於夏至和立秋之間有多少個庚日。

如果是四個庚日,中伏就是10天;如果是五個庚日,那麼中伏就長達20天。

而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8日,和夏至間隔48天,淺算一下,是5個庚日。

哦豁!

恭喜直播間的寶子們!今年喜提中伏20天!合計40天的豪華plus加長版三伏天!】

彈幕:!!!

彈幕:考編博主直播算三伏天是吧!還算出來這麼一個噩耗?

彈幕:心態崩了,取關了!

秦朝。

就快要到鹹陽的李斯跟著天幕算了一通。

後世所用的曆法與現在的顓頊曆有所出入,但大體上,似乎並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

北宋。

沈括聽著有關南北回歸線的內容,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日影長短他是了解的,就是何為直射,何為線,天幕就是不講個明白。

還好這道題的交流機會還在。

他一定要爭取搶到。

“存中,你聽得太過投入,怕是沒有發現,這與天幕交流,除了每道題後的第一人外,還另有訣竅。”一旁的友人提醒道,“上一題,天幕與人交流了五次。”

友人將雷擊那一題中,天幕所提及的問題進行了羅列。

前兩個問題顯然是同一個“秦某人”所問,如何才能得到氮肥,以及可當做氮肥的豆腐渣要如何得到。

原本,交流到這裡就應該停止了。

可接著居然又有位“漢某人”,十分明確地問起了西漢那個時間點下,能不能做出豆腐,要怎麼做,以及豆腐渣做肥料要如何使用,三個問題。

“並且那時,天幕還特地進行了感謝,謂之,打賞的黃金禮包。”

“你的意思是……”沈括茅塞頓開,可緊接著他又歎起氣來,“可惜,某囊中羞澀。”

友人也是一臉的苦相,他倆是真的負擔不起黃金大禮包。

能有此財力和魄力的,怕是隻有上頭那位了。

元朝。

沈萬山也發現了這個可與天幕交流的方法。

他倒是不缺這點金子,就是不知道要問點什麼,什麼已知、未知,對於他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就連天幕本身,他也一直興致缺缺。

也隻有在彈幕上看起各種秘辛之時,才覺得確實令有一番滋味。

【好啦,不講三伏了。

最後再講下,表示四個季節開始的節氣分彆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表示農作物成熟情況的節氣是小滿和芒種。

表示氣溫變化的是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其中處暑是在秋天哦~

講完這一題,我們來看下一題。

哦對,除開那些容易引起爭論的話題外,還有沒有人要向主播提問的?】

隨著何夏夏的提問,同一時間,無數人開始爭相提問。

何夏夏看著冒出來的紅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