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的重點在於什麼, 不是前後是不是同一個詩人,而是李白!
在A和D前後都是同一個詩人的情況下,D因為是李白, 和題目中是同一個詩人,所以優選。
問題就是,我不知道《對酒》和《上李邕》是李白寫的啊!
這種題型,對於不怎麼記詩名的我來說, 真的太不友好了!特彆是當我覺得出題老師的意圖就是考前後屬於同一個詩人, 且我知道A都是杜甫所寫的情況下, 幾乎就是瞬間選A了吧。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掉坑裡了?】
唐朝。
李隆基一想到被天幕反反複複被提起的李白,心裡就樂開了花。
若說史書易被後來者篡改,那文人詩作,除非是銷毀,否則甚少會有被篡改的可能。
以李白流傳後世的詩作數量及受追捧程度來看,他隻需要讓李白多做上幾首與他、與開元有關的詩作,他定是能在後世留下個美名的。
至於什麼宦官監軍、安史之亂、啟城而逃?
都是些尚未發生,亦絕無可能再發生的事情罷了。
和他李隆基又有什麼關係呢?
“算了算時日, 李白也該在前來長安的路上了。”李隆基龍顏大悅地叫過宮人,準備好好看一場樂舞。
【咱們分彆來看下這幾首詩。
題目這兩首都很出名,應該不用細說。
A項的《望嶽》上次就講到過了, 寫的是山東的泰山!這回我是記得牢牢的了。
誒?泰山!
主播突然很想知道這首詩是寫在李隆基泰山封禪前還是後的了, 容主播來查一查。】
唐朝。
正要看樂舞的李隆基眼前一亮。
他恨不能這就同天幕聯係上,讓她多說說封禪的事, 也好讓前人好好聽聽他的功績, 免得一提到他這後世子孫,就以為他隻乾了些破事。
他李隆基現如今也算是一手開創了盛世的,得讓前人們知道才行!
另一邊。
還未寫下《望嶽》的杜甫, 此時已經有了漫遊泰山的想法。
總不能哪一日這首詩被儘數念了出來,而他本人,竟連泰山都未去過吧。
/>那多滑稽呀!
還有就是——
“上李邕?”杜甫有些好奇,李邕曾來過家中拜訪,父親稱他的碑頌一絕,行書也極好。不知李太白會寫些什麼?
【查到了,是封禪之後了。
主播還順手查了下,李隆基是倒數第二個去封禪的,在他之後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宋真宗趙恒了。
說真的,宋真宗不覺得這個封禪有點子晦氣嗎?
李隆基去之前,還是開元盛世,去後就安史之亂了。
而且宋真宗本人去封禪的理由也很離譜。
他去打仗,大宋明明是戰勝方,他卻要和對方議和、給對方賠錢,之後發現風評不對了,他就想要作假“祥瑞”去封禪。
講真的,宋真宗他肯定是知道,自己這是在鬨笑話吧?】
北宋。
趙恒被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的。
“早不講,晚不講,偏偏這個時候講!”趙恒惱怒的不行,他再過幾日就要去封禪了,眼下他是去?還是不去?
趙恒連忙命人去傳王欽若入宮。
【不查不知道,趙恒和李隆基的緣分還挺深。
李隆基給他兒子改了五次名字,而趙恒被他爹改了四次,最開始他和趙匡胤的兒子一樣,是德字輩,叫趙德昌。後來趙匡胤的兒子死完了,趙光義就開始給改名了。
嘿~你們聽聽,這裡頭的彎彎繞繞~】
趙匡胤在聽到趙恒的時候,還以為是趙光義的哪個子孫,卻不曾料到,竟是被自己養在身邊的趙德昌?
這小子明明挺聰慧的啊……
趙光義則皺皺眉,怎麼會是老三繼位?老大呢?
【跑偏完,繼續來看《春夜喜雨》,這首詩我記得超深刻的,因為有一年教招的古詩默寫,就是給了這個詩名,讓寫有“雨”字的那一句。
結果我死活想不起來,最後蒙了一句“天街小雨潤如酥”。
對不起,杜甫。對不起,韓愈。
後來我就記住了,《春夜喜雨》的開頭就是“好雨知時節。”
B項《長恨歌》出自白居易,真的好會寫,開頭就用“漢皇重色思傾國”來影射李隆基。】
西漢。
劉徹第一時間抬起頭來:漢皇?什麼漢皇?哪個漢皇?
“天幕雖然總將朕掛在嘴邊,但這個漢皇,絕非是朕。”劉徹清了清嗓,對著大臣們鄭重強調。
“陛下勵精圖治。”大臣們趕緊地誇讚起來。
平陽侯:……
【長恨歌是很好的文學作品,但是曆史方麵就不太寫實了,可能也是怕觸犯龍威吧。
真實的楊玉環,是好好的壽王妃當著呢,被公公李隆基給看上了,進宮成了楊貴妃,變成了壽王的小媽。
到了後來安史之亂,李隆基逃命的時候,他因為“受到”士兵的逼迫,所以“無奈”給“禍國紅顏”楊玉環賜了白綾。】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