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穀令中隱玄機(1 / 1)

白首太玄經 小盜非 1534 字 2個月前

營帳之中,趙玄認真的聽著,趙萊的話語還在繼續:“……孔聖收徒三千眾,有感當時人族內亂,妖、蠻二族騷擾邊境,甚至一度攻破神州結界。孔聖連同孫神二人,直入妖、蠻二屆百萬裡,殺伐無數,終於迫得妖蠻二族收兵。而後兩人亦就此消失。隻是在消失之前,兩人傳回信息,由孔聖弟子創建‘文聖閣’,孫神弟子創建‘武神殿’,一起來守護人族。”“自那以後,文道修士愈來愈多,文道修煉之法亦越來越廣為流傳。到了秦始皇之時,始皇帝嬴政雄才大略,統一六國,命世間武者,在神州結界之外,造百萬裡長城,形成人族的第二道防禦。而在神州結界之內,他命世間文士,以和氏璧為主,煉化萬千官印,形成異寶。從此世間官位皆有和氏璧分封。但凡為官之人,皆可控製官印,或通訊、或威壓,有種種神鬼莫測之能。同時又命世間文士廣傳修煉之法,期望世人都能修煉文道。”“隻可惜,先有項羽,以武道輔修文道兵家,揭竿而起,反叛秦朝政治;後有劉邦文武兼修,不願忍受修長城之苦,反抗秦皇‘暴政’,又有韓信、蕭何等主修文道的才絕之士輔佐。因為那些人多是秦始皇廣傳文道後方興起的,秦始皇一怒之下,焚書坑儒,禁令文道修煉再在人間流傳。可惜是時劉邦、項羽已成氣候,最終秦始皇敗在了項羽手下。而項羽又敗於劉邦之手。”“之後文道修煉再次被世家大族把持。數千年後在略在民間流傳。直到了前朝太祖皇帝,有感世家把持朝政,才再次開放文道修煉。並創出‘科舉’製度。這才有了現在的‘寒門士子’。”“隻是凡讀書之人,或者入朝當官,或者加入文聖閣,很少在世間掀風起浪。而武道修煉者,因為孫子並非第一個武神,之前還有大禹等等,而且當時已有門派之彆。故有些人並不願加入武神殿。久而久之,世間門派愈來愈多,武神殿也隱隱以‘門派’的形式發展。”“隻是武神殿並不被列為江湖門派。現如今武林之中,有一山、二莊、三穀,共六大門派,存世萬年之久。一山是‘羅浮山’。其門下弟子善於禦劍。曆代掌門被稱為‘劍神’,故此派又被稱為‘羅浮劍派’;二莊分彆為‘落日山莊’與‘琴劍山莊’,‘落日山莊’主修功法為‘大日琉璃寶焰訣’,據說法相是一**日,修成之後,法相一出,可融世間萬物,自稱任憑太陽不出。自身亦堪比一**日,代替太陽。故稱‘落日’;‘琴劍山莊’門下弟子允文允武,善於音功,可使琴音殺人於無形之中。三穀分彆為‘逍遙穀’、‘萬花穀’、‘生死陰陽穀’,其中‘萬花穀’隻收女弟子;‘生死陰陽穀’融合文道陰陽家學說,以陰陽五行禦敵;‘逍遙穀’最為神秘,無人知其門派駐地,亦無人知其門派內有幾人,更無人知其修煉功法。隻是每隔千百年,便有一人自稱逍遙派弟子,在武林中掀起一番風浪。”“除此六大門派,江湖上又有大大小小萬千派彆,數之不儘,我就不一一細說。而在這些門派之外,又有一‘魔宮’,似乎與妖族有些勾結。隻是那‘魔宮’隱匿太深,行藏不露,即使朝廷也難以找到。”“公主殿下、萍兒姑娘久居皇宮,接觸的都是達官顯貴,而京城中不許江湖人進出,凡有江湖人入京,若被官兵察覺,大多數一舉轟殺。六大門派雖然存在日久,但也不敢與朝廷相抗,更何況其餘小門派之人。久而久之,京城之中再無武林之人,公主與萍兒姑娘沒聽過也屬正常。”趙萊說到此處方才略作停頓。這邊,趙玄腦子裡仿佛狂風暴雨刮過。若非是元神已成、記憶良好,恐怕要被剛剛趙萊那一連串的話砸暈了。而現在饒是沒暈,也覺得十分不可思議:這個世界也有武林?也有江湖?看著一旁萍兒吃驚的張著小嘴,他心中一陣慶幸:若是萍兒也知道這些,他還真懷疑這十幾年都活到狗身上了。隻是……這些與鬼穀令有什麼關係?與他有同樣疑問的還有蘇重。本來蘇重獻出鬼穀令就夠心煩的了,熟料趙萊竟否定他說的鬼穀令的作用,之後嘰嘰歪歪說了半天武林的形成與轉變,始終不說他說的哪裡錯了,等趙萊終於停下,便即冷哼一聲,道:“趙大人見多識廣,博聞強記,料想應該知道鬼穀令的真正作用。隻是不知蘇某剛剛說的錯在哪裡,竟需要趙大人拐彎抹角解釋這麼多!”趙萊嗬嗬一笑,沒有半分生氣,悠然道:“倒是讓蘇將軍等急了。在下之所以解釋如此之多,隻是想說明,鬼穀令真正的作用,隻有鬼穀子親傳弟子的‘文聖閣’與‘武神殿’知曉,而江湖門派間的傳言,都是瞎傳,半點也做不得準。”蘇重心頭冷笑,直視著趙萊,道:“既然隻有‘文聖閣’與‘武神殿’知曉,那趙大人又從何得知江湖傳言做不得準?”是啊,你既不是文聖閣的,又不是武神殿的,怎麼知道江湖傳言是假的?一時間,趙玄、李淑、萍兒、吳媽的視線都彙聚在趙萊身上。趙萊麵不改色,悠然而笑,撣撣衣冠,正待開口。李淑心中忽動,道:“父皇還在世時,曾聽父皇說,趙大人之師乃是當世大儒孔元晦,據說在‘文聖閣’擔任要職,現在已不履世塵……”趙萊詫異的看著她,道:“沒想到公主殿下還聽說過家師,家師本就是‘文聖閣’一脈,隻是後來需要,方才入世治國。在晉升大儒之後,便辭去官位,再返‘文聖閣’,至今已經十年有餘。因不好虛名,遁世之前,沒著一書一典,回到‘文聖閣’後方才動筆。沒想到公主殿下依然記得……”“史傳‘文聖閣’之人都是入世悟道,遁世著書,書成之後方傳世。孔先生現在雖沒有一書一典在外流傳,但我相信,不出幾年,孔先生之名必然廣傳世間。”李淑淡淡恭維道。趙萊笑著搖頭道:“談何容易,大儒之上便是半聖,隻有半聖之尊,所著之書,方能傳世,否則便永鎖文聖閣。家師雖已成大儒,但若想突破半聖,也不知適合時日。”李淑不置可否,文聖閣這個規矩她也聽過一點,對於世人來說,隨便哪個人都可以撰寫詩集,以詩詞傳世,隻要看有沒有人讀。而對於文聖閣的人來說,詩詞乃是小道,他們所注重的是著書立說。所謂著書立說,便是創立自己的學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著書立說,便是三不朽中的“立言”。孔元晦之所以入世修行,便是來“立德”、“立行”,回去著書立說,便是要“立言”。說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學問。而想要做“大學問”,非得以大儒為基,乃至半聖不可。書成之日,一般便是突破半聖之時。李淑想到這裡,抬頭問道:“難道令師曾跟你提過鬼穀令?”趙萊含笑點頭,道:“學《論語》之時,我便纏著家師講一些孔聖人之事,當時家師講道鬼穀先生,便略有提及。”李淑聞言若有所思,繼而問道:“那鬼穀令……”趙萊不等她問完,便笑道:“鬼穀令自然是鬼穀先生所傳,隻是與蘇將軍所言不同,這鬼穀令並非得到便可成神成聖,而是關係到一個隱秘……”原來鬼穀子究竟是成神成聖成就神聖之軀,還是最終沒有踏出最後的那區彆凡人的那一步,就連孔子、孫子他這兩個徒弟都不知道。在孔子、孫子還沒成神證聖的時候,鬼穀子就將兩人叫道膝前,說什麼自己要去一個地方,探尋這個世界真正的隱秘,並將鬼穀令牌拿出,給兩人一人一個,言明若自己回不來,後人可憑這七枚令牌去鬼穀,之後就能到達他此行要去的地方。但切記一切都是機緣,不可強求。再然後,鬼穀子便將剩下五枚拋向神州各地,孔子、孫子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們化作數道虹光消失不見。鬼穀令牌一共七枚,其中三文三武,代表文的令牌呈白色,武的令牌呈黑色,而剩餘一枚則黑白相兼,陰陽相濟,乃是七枚令牌中的“主令”。孔子與孫子所得令牌便是一文一武,當時鬼穀子做完這一切,便即身化虹光離開,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等孫子與鬼穀子成神證聖後,是時妖蠻二族大舉進攻,他們兩人來不及尋找失落的那五枚令牌,便深入妖蠻腹地,隻是在離去前,把各自的鬼穀令及鬼穀子的留言傳給各自的弟子。之後一神一聖亦消失不見,隻留下各自弟子創建‘文聖閣’、‘武神殿’,繼續尋找這個秘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