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提前千百年探索星際(1 / 1)

半仙文明 試劍天涯 2157 字 2個月前

張敬元走進衛星研究部門會議大廳的時候,高手公司內比較重要的老人幾乎都已經到場。一個中年麵貌的科學家,正眉飛色舞的講解著自己的理念;甚至連張敬元竟來都沒有發現。張敬元進來的時候,看視頻的進度條已經過去三分之一了。而在張敬元身後,還有人陸續來到。上麵的人,張敬元有印象,好像是地球統一之前,前往德國的那一批專家中的麵孔。隻不過,這麼多年了,見過了太多的人也經曆了太多的事情,就算是張敬元也因為沒有特意的強記,也已經模糊了太多。漸漸地,張敬元也算是聽到了一點眉目。這是一種嶄新的探測器發射概念、是概念,而不是新技術。但是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說,技術僅僅是基礎而已,如何應用技術,就是概念在引導!當然,不能偏離技術的本質啦。不過僅僅兩分鐘,王楠楠進來了,身邊跟著李炳,李國義的孫子,李歆瑜的弟弟。“啪啪……”王楠楠優雅的拍了拍手掌,當所有人看過來的時候,才朱唇輕啟:“陳工,大家都到齊了,你的理念我也看到了;但是這些大人物們都不清楚。隻能麻煩你再講一遍咯。”“王部長,這是我的榮幸。”中年男子微微點頭。而這個時候,張敬元想起來了,眼前的這個人應該叫陳興平,不對,看年齡應該是陳興平的兒子。陳興平是當初德國歸來的優秀焊工,當時有20歲左右的樣子。經曆了四十多年了,普通的工人就算是想要接觸修行也要做出一定的貢獻後才可以,所以容貌不可能這麼年輕;因此眼前的人,應該就是陳興平的兒子了;不過與當初張敬元記憶中的臉龐真心相似。“各位領導好。我叫陳鋒,是帝國頂級焊工陳興平的兒子。今天我講解的是,我們現在就應該提前探索太陽係以外的地方、而且是提前三十年、三百年乃至上千年。請聽我一一道來。首先,太陽係雖然很大,但實際上,這些年來我們已經基本上探索的差不多了。除了幾個行星之外,其實已經沒有什麼了。空蕩蕩的。至於說占據宇宙質量97%的暗物質。我們現在也是無能為力。而另外,太陽係在宇宙中,實在是太小。既然我們已經進入太空時代,那麼下一個星際時代也就必然提上了日程。隻是。我的想法與一般人想法不同的是。而且。我認為,我的才是正確的。很多人說,金星的建設。建設到具有強大的科技技術,至少要30年;也因此有人說,我們三十年後,才會集中力量發展太空技術。但是我認為,我們現在就需要著手探索太陽係以外的世界了。30年也許很長,但是我們已經走過八年的時間了。而另一方麵,我們也無法回避的是,超大尺度的太空環境。連光的速度,都需要按照年來計算,假設我們現在有一個飛行器速度達到十分之一的光速,到達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係也需要42年,就是半人馬星座。不過這是一個雙星係統,因為雙星係統的不穩定導致了這樣的雙星乃至多星係統,很難有適宜生命存在的基礎;甚至是改造都基本上沒有可能。因此,對我們來說,這樣的星係意義不大。至於礦產資源麼,太陽係周圍有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有的是資源星體。因此,既然這個半人馬恒星係即不適宜居住,也無法改造,更沒有什麼我們需要的資源,因此去探索這樣的地方毫無意義。至少,暫時來說,毫無意義。那麼,下一個巴納德星距離我們有6光年、伍爾夫359星7.7光年,勃蘭德2147星8.2光年、鯨魚座uv星8.4光年、天狼座8.7光年、羅斯154星9.5光年、羅斯248星10.4光年,波江座e星10.8光年,羅斯128星10.9光年……算了,範圍越大,周圍的星體越多。但是最近根據觀察,並且明確有證據的,是距離我們12光年遠的的鯨星座t星,在這裡我們觀察到了一顆適宜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基本上確定上麵會有生命存在;最近的觀察表明,這個星球上可能有雲氣存在,經過一年多來人工和探測器共兩千多此觀察,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個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當然,我們無法確定生命存在的形式、是否有高級生命。我們所說的高級生命是指擁有腦組織的生命形式。而我們要想近距離探索鯨星座t星,如果現在開始發射探測器,按照十分之一光所發射,那麼探測器到達需要120年。哦,這個是地球的紀年法;換成金星的話,那麼我們需要等待156年。而後,探索的信號還需要返回,就又是12地球年的時間。星空探索,作者為了偷懶,咳咳……為了單位統一,我們依然采用了地球的時間單位。畢竟,地球上百年來的星際觀察數據太多太多,要是改單位不方便。而且,可以預見,隨著發展,未來的星空時間必然shiite五花八門,我們現在就需要一個標準。另外通信上,我們還有一個弱點,在太空中的超弦通信裝置,最大隻有15億公裡的範圍有效,而這在動輒以光年計算的宇宙中,顯然沒有多大的作用。我們要想進入太空,必須要有更加先進的通信技術才行。或者說,架設太空中的超弦通信裝置的基站。不過,我計算了一下,成本足以讓我們崩潰。一光年內需要架設大約8千萬個基站才能勉強排成一條線傳遞信息。按照近地基站造價1000萬計算,每遠一點成本價格上升1%估計。那麼最後的數字,抱歉我沒有計算,因為它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反正就是,將地球和金星綁在一起都不夠承擔這個費用。嗯,大約應該是500億億元。當然,今天我不是說通信技術,而是說,我們現在就應該探索了。太空的尺度太大,我們必須提前百年為未來的百年、千年做計劃!太空,不是星球內部。飛機啟動。幾個小時就到了。太空中,任何臨時計劃都來不及!要知道,哪怕是我們前往一趟半人馬星座,按照十分之一光年的速度計算。單程就需要42年啊!臨時做計劃。信息的傳遞時間就要4.22地球年時間。我們再收到反饋,就要8.5年左右!這個時候,什麼計劃都沒有用了!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就應該為未來布局了。因此,我設計了一種探測器發射裝置。利用的技術都是我們現有的技術,甚至有些我是借鑒了彆人的勞動成果。但是我隻能說,這是目前成本價最低、最具可行性的星際探測方式了。首先根據質能公式m=m÷(1-v^2÷c^2)^2可以得知,當物體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速度越大,質量也越大。其原因暫時依然不明,應該是高級的宇宙法則在作用。根據我的大致計算,一顆星際探索探測器,要具備強大的能力——而現代使用的依舊是電力。因此我推薦使用微小型的技術成熟的核裂變技術,據我所知現在我們應該掌握了那些掌上核裂變技術了吧。”“這個我知道。”這個時候一直負責能量研究的黎玉章站了出來。作為高手公司的核心人員,已經七十多歲了,但看上去依然朝氣蓬勃,“你所說的掌上核電站我們也是最近不就才完善的。是核裂變技術。至於核聚變,抱歉,現在他們有一百米直徑,需要大量的海水冷卻。另外,掌上核電站最合理的是一個直徑30厘米,可以連續工作50年,每小時輸出10度電力;而且非常穩定、安全,是一個成熟的產品。已經即將量產,將作為未來太空通信、各種小型探測器、衛星的能量源。現在,在滿足太空需求的情況下,最小可以做到直徑十厘米,每小時輸出一度電,10年工作時間;最大一米,可以調節,每小時最大可達到500度電,工作60年;最低可調整到10度點,工作200年。兩百年後續硬件老化,無法延續。額,還有重量。30厘米的重量大約有90公斤,核燃料比較重。一米的重量有17噸。再給我們一年時間,30厘米大小的也將能夠自動調整電力輸出壽命將有可能繼續延長。時間單位的計量上,為了統一,采用的是地球紀年。科研上資料太多,我們隻能繼續延續地球的時間。不過我擔心在太空的探索當中,十年百年的,根本就不夠用啊。”“謝謝。”陳鋒微微躬身,“那這樣的話,我們將采用30厘米的核聚變。每小時輸出10度電力,應該可以基本滿足太空探測器的需要了。那這樣,一個具有不錯功能的星際探測器,設計重量大約在200公斤左右。我們按照200公斤計算。我的計劃是這樣的。利用超級組合電磁導軌,將探測器發射出去。這個導軌不是我們平常所見到的長度,幾千米。而是,幾千公裡、甚至上萬公裡。利用導軌,我們儘可能的加快探測器的速度,然後發射出太陽係。而在探測器前進的時候,我們利用太陽帆給探測器加速。太空沒有阻力,這讓我們可以將太陽帆在合理的範圍內設計的足夠大,利用納米薄膜技術,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麵積上萬平方米的太陽帆,而重量可以控製在30千克以內。而後,我們用太空之鏡聚集足夠的陽光,轉化為平行的陽光光束,來照射太陽帆,憑此繼續推動探測器加速。耐高溫的高強度薄膜我們已經有好幾種。不過這裡麵有一個需要注意,這個薄膜需要儘可能的反光。這樣,光照和反光,將會提供兩重推力。否則大量的光照被吸收,而在高速運動下,這些被吸收的能量,會在不明的機製下轉化為質量。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利用光速恒定現象,理論上,我們可以一直將探測器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當然,這對我們沒有意義。科學上,從來不會大力探索那些沒有太大意義的事物的。但是理論上,隻要陽光源源不絕,就可以一直讓探測器加速。不過考慮複雜的太空環境,太陽帆將有失去作用的時候。因此,我們將會在這個時候啟用核電站,提供前進的動力、提供儀器工作的能源。但是具體多大的速度等等,還需要計算。我個人計算過後,偏向於最終加速到0.7倍光速,並將0.7倍光速作為我們宇宙探索的一個標準。因為0.7倍左右的時候,物質的質量會增加一倍。一千克質量的物體會變成兩千克。但是在小探測器上,這個變化可以接受。0.7倍光速的話,探測器到達鯨星座t星,將需要大約17年時間;信號返回需要12年。考慮到宇宙的各種複雜問題,我們大約需要30個地球年、39個金星年以後,才能收到現在發射的探測器的反饋信號。這個時間,還沒有計算加速過程消耗的時間。還有,我想說,這樣的探測器發射技術隻能算是基礎,以後如果需要擴大,可以將技術擴展後,作為宇宙飛船的加速方式。”很多人聽得直皺眉頭,以至於忘了拍掌恭賀。現實是如此的糟糕,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確切的說,大家都不敢去想!因為,這太打擊人了。原本呢,覺得自己很厲害了,你看技術這樣先進、遠遠地超過了地球的同行。但是現在,將具體的數字拿出來一看,才發現——考了啊,按照現在的技術,前往最近的半人馬星座都要40多年——還是單程的那種。要是加上信號傳遞的時間,就需要45年!人生有幾個45年!普通人能活兩個45年,那就是真正的長壽了啊!一時間現場竟然有些平靜、或者說壓抑。隻有陳鋒在默默的演示和講解自己的預想動畫。長達上萬公裡的導軌,每隔百米就有一對翅膀——那是光伏電池;共有十萬對翅膀的電磁導軌,如同一條太空的神龍;整個導軌任何一點誤差幾乎接近零,口徑大約一米。再大了,磁場就會分散,導致導軌技術效率降低、發熱嚴重。還有,受到空間和宇宙中各種力的影響,上萬公裡長度的導軌,幾乎相當於星球的直徑長度,如此細長的導軌技術,以現在的技術想要實現還有很多的難關需要攻克;而不是簡單地拚接就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