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教司坊
皇帝為什麼想要戰爭?為了開疆擴土之功?一方麵,隻有占領更多更大的領土才能擁有足夠的耕地、河流和草原資源,才能保證糧食的供應,才能供養龐大的政府機關和軍隊,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才能保證帝國的長治久安。而隨著領土越大,糧草、人口資源才越豐富,經濟基礎才能更雄厚,國家實力才能進一步增強,在遭遇外敵入侵時候才能有更多回旋餘地。
南征北戰,攻城拔寨不僅能開疆拓土,也是一位國君體現自我威望的重要渠道,每一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都是通過四處攻伐為自己的子民打下遼闊的疆土樹立了威望。
同時將士也需要在領土擴張上獲取功名,打仗無疑就是一條全新的上升渠道。
另一方麵,隻有開疆擴土,才能名垂青史,成為曆史有名的君王。
一個君王如果開疆擴土,那麼關於他的功績就會在曆史之中大筆墨的記載,關於他的傳奇也就會越來越多。
否則的話,就算是做的再好,也不過一個‘中興之君’的稱呼,如一句‘某某王朝在他的帶領之下更加興盛’,但是若是開疆擴土之君那就有很多事情了,甚至都是帶著敬稱。
如,秦皇漢武……
當然,也還有是為了好大喜功的。
這兩者說成是同一追求也可,區彆就是成沒成功。
成功了,就是開疆擴土之功,不成功就是好大喜功之君。
古代君王追求武功,以求青史留名,便不恤國力,窮兵黷武,征討四方,有的雖然於疆域擴展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國家財力民力也被掏空了,如果繼續攻伐下去最終結果必然是民心離散而變亂四起!漢武帝武功堪比昔日秦王掃六合,征服西南夷,南平南越,東甌,征服衛氏朝鮮,任用衛、霍收複河套,打通河西走廊,封狼居胥,使匈奴遠遁漠北而不敢正視中原,是其大功也!然而到晚年,大宛國因未進獻好馬而使貳師將軍李廣利兩次遠征大宛,耗費無數國力隻為幾匹汗血馬,為攻匈奴偏師不惜親率大軍親征漠北,匈奴人聞風而遁,武帝竟率師轉道泰山封禪,十餘萬大軍徒耗錢糧而無寸功卻要封禪記功,不可謂不諷刺啊,綜上實可謂窮兵黷武啊!然幸而漢武帝晚年經太子據巫蠱之禍後幡然醒悟,下輪台罪己詔,轉而重視農耕,發展經濟,國力得到回緩,臨終托孤太子弗陵於霍光,終成昭宣時代的到來,實現了漢朝中興!而另一個人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一生多征伐。
攻滅吐穀渾
大業四年隋臣裴矩指使高車襲擊吐穀渾,吐穀渾向隋朝請求援軍。楊廣乘機出兵,於隔年滅吐穀渾,步薩缽可汗逃亡。隨後,吐穀渾返回故地,並進攻隋朝河右,隋朝無力防禦。隨著這次征伐,隋朝長安諸縣及西北諸郡,都要轉輸塞外,每歲钜億萬計;經途險遠並且遭遇寇盜抄掠,凡是人畜死亡沒有到達的人,郡縣都會征破其家。因此百姓失業。
討占城,楊廣於大業元年(605年),令劉方攻占城,隨著軍隊班師後,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陰、林邑三郡故地複國。此戰隋軍死者十之四、五,主帥劉方也病死於班師途中。.三征高句麗,楊廣即位後,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句麗。煬帝命征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陸軍集中於涿郡,水軍集中於東萊。另調民夫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隋軍雖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大業九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大業十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
進攻高句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征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最終楊廣被部將宇文化及殺死於江都,至此隋朝實已滅亡。
但凡用兵,必耗國力,如果窮兵黷武,國力必然耗儘,國家也必衰弱。
也是因此,開疆擴土,對外征戰,雖然看上去是好事,但是卻也有很多人並不願意這麼做。
如現在在大乾帝國占據尖子塔上層的那些家族,他們身處在金字塔的頂尖,隻要天下太平下去,那麼他們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安享繁榮。
自然,他們是不希望打仗的。
除此之外,百姓也不希望打仗,因為他們每天生活已經夠辛苦的了,一旦打仗很可能就會讓他們活不下去。
並且,打仗的兵源從哪裡來?
當然是從百姓之中啊,難不成是王公貴族啊。
打仗既要他們多交糧食,還要抽他們的子嗣去上戰場,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快,百姓自然不願意打仗。
除此之外,就是大頭兵不想打仗。
對於將軍和世家出身的人來說,打仗是升遷的機遇。
但是對於大頭兵來說……那就是要命的事情,他們當然都不願意打仗。
平時在軍營裡好好混著不好嗎,去丟什麼命啊。
隻有那些渴望升遷,立下大功的武人,和領兵將領才會渴望著戰爭的到來。
也因此,當皇帝意思這麼明顯的表現了,卻還是有人揣著明白裝糊塗,不願意動武力。
大乾現在的皇帝能不能開疆擴土成功,是不是好大喜功,這誰都不知道。
但是,李明一定知道的是,隨著戰爭的到來,各地局勢畢竟變的更加混亂,更加講究武力思維。
同樣的,財米油鹽價錢必然更高。
所以,趁著現在局麵還沒徹底爆發,讓老家的人趕緊屯點糧食,吃的,食物,再多訓練一些鄉勇護衛,形成有攻擊力的私兵,任誰來了臨山鎮想要動他們李家,都要掂量掂量。
同時,對於青鬆觀來說,如果在亂世之中弟子都散落在外麵,那麼這些弟子很容易就會被戰爭之勢裹挾,參與戰爭,甚至在這種裹挾之中丟失了性命,這無疑是很不好的。
另一點,這些弟子離開了山門,山門裡麵的力量就薄弱了,萬一發生了什麼事,很可能就要出現意外,所以現在最好的應對手段就是讓散出去派在各地的弟子趕緊回來。
同時積攢糧食,維修兵刃,儲備力量,應對可能的危機。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情報網顯得尤為重要,那些在家的弟子自然就要更好的維護住,才能傳遞關鍵的信息。
打仗的事情畢竟沒有發生,而且這種事情也不好明說,否則的話往大了說這是妄測君意,編排君心,泄露情報,往小了說也是失言之罪,所以他隻能隱晦的在信中提醒。
好在的是,他辦事一向穩當,無論是青鬆派還是他老爹,應該都不會把他這麼特殊突然寄過來的信當成耳旁風。
“要打仗了。”
房間裡,飯菜不知不覺的吃完,聽完了李明的分析之後,劉青石擦了擦嘴巴,眼神微眯:“今天開始,要武道訓練加倍嗎?”
武道訓練加倍……
“這是好事。”
李明點了點頭,理所當然。
“我知道,你心向往仙道,這皇城之中其實就有修仙者供奉,隻是他們不是在皇宮王府之中,便是在宰相三公之家,普通人,普通官員,是沒有機會和他們接觸的。”
劉青石看了看李明,忍不住開口:“我挺你之前說的,你恐怕有意順著皇帝的心意支持戰爭,未來會發生什麼,誰也不清楚,但是領兵征戰的可能是有的。”
“在這之前,把【混元功】【混元掌】全都修煉到大成,然後再修煉【青鬆真氣】可以讓伱麵對危機之時有更多轉圜的餘地。”
劉青石神色鄭重,李明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臉上也笑了笑:“師伯放心,這些我心裡麵都明白,而且,我自己也正有此意。”
“嗯,既然如此,那就開始吧。”
劉青石嘴角微勾:“今天,讓你橫梁師叔指教指教你實戰經驗。”
“額。”
李明愣了愣,有心想問有必要這麼快就開口嗎,但是考慮了一下終究沒開口,隨後來到院子裡開始和自己師叔進行實戰訓練。
“實戰訓練的目的是儘快讓你的【混元掌】大成,所以除了【混元掌】你不能用其它方式應對我的攻擊。”
來到庭院裡,王橫梁開門見山的對李明開口,顯然存的還是加快他【混元功】【混元掌】進度的心思。
隻不過【混元功】是內功,急不得,但是【混元掌】確實武功,自然可以加快訓練一下。
“好。”
李明輕笑的點了點頭,隨後擺開陣勢開始應對不斷攻過來的王橫梁。
這對他來說,還真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劉青石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自己去收拾了碗筷,洗刷了一遍。
一遍之後,劉青石背著手,出門了一趟。
一直到傍晚,領著三隻烤雞的劉青石才回來,晚飯下了一晚麵條,就著烤雞一人一碗麵條,一隻烤雞,愉悅的吃了起來。
除了被揍了一下午的李明不是很愉悅。
“…………”
殿試結束,很多舉人渾身輕鬆,走出考場的那一刹那,身上總有一股莫名的輕鬆和愉悅。陽光明媚,藍天白雲,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歡呼。
仿佛從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有一股從未有過的自由和解放,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再也不用擔心殿試的事情了,隻需要等待結果就好。
但是隨著這種解放自由的,還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和忐忑,殿試的結果會是怎麼樣,自己辛辛苦苦苦學能否換來一個滿意的結果?
種種壓力,就著輕鬆感,在這夏天裡,夾擊的人心中反而有一種火氣。
於是,京城的青樓,教司坊這兩天就成了他們樂意前往的地方。
舉人彙聚,自然也會帶動其他人去看個新鮮,偶有詩詞佳作流出也是一樁美事,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也是難得的樂子了。
“派去監視李明的家仆又被那個中年道士給解決了,這一次足足三十多個人全被打翻在地,其中還有兩個三流高手啊!”
教司坊之中,一群年輕男子彙聚,其中一個忍不住抓著腦袋,苦悶的說道。
“行了,沒必要再去置氣了,去監視他的行蹤本來就是我們不對,現在被打了也隻能忍著。”
為首的一個年輕人抿了抿嘴,聲音平靜的說道,若是李明在此,赫然就會發現對方就是在路上拐彎抹角質問他為什麼要支持戰爭的那個舉人。
“這也太讓人生氣了,不就是讓仆人盯著點他們的行蹤,好把他叫來這教司坊裡麵對對詩詞嗎,他怎麼能打人呢,要不是楊哥你這話,我非得找我爹把林強請來,看看他有多強。”
一個年輕男人哼了一聲,咬牙切齒的說道。
“行了,這是你們平時作威作福習慣了,習慣性用上了主子的思維,但實際上,人家又不是你家的仆人,憑什麼一切都依著你的規矩?”
趙楊搖了搖頭:“這件事是我給兄弟們添堵了,這樣,今天晚上的花銷記我賬上,都去玩吧。”
說完,趙楊站起身,主動的走到一邊的廂房裡,見到裡麵一個身材高挑樣貌漂亮的女人把門一關,渾身燥熱的就撲了上去。
“嗯~討厭,以前我沒被發配到教坊司的時候,你也沒這麼癡迷過奴家。”
“那時候你是王大人的愛妃,我哪敢動心思。”
“……”
一陣刺激的話語,事後,趙楊從床上起來,站在窗戶上看著窗外的京城內湖,心中感慨。
“明日就是放榜的日子……希望這天下,不要大亂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