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表示,傳國玉璽這玩意兒,就是塊兒石頭,有沒有它,老子都是皇帝,“老子就是死,死外邊,從這裡跳下去,也不會再惦記傳國玉璽的事兒”。然後,唐朝的那些將軍們摁著匈奴哐哐一頓捶,又迎回了蕭皇後,嗯,還有傳國玉璽。唐太宗把玩著這塊兒失而複得的傳國玉璽,忍不住說出了那句,令人振聾發聵,聲震寰宇的名言“嗯,真香”!盛極而衰,這是輪回。大唐完犢子之後,傳國玉璽又到了後梁朱全忠的手裡,後梁滅,玉璽到了後唐的手中。後唐李從珂可是個“狠銀兒”,他在後唐要“嘎”的時候,直接帶著全家老小、金銀珠寶,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給燒死了。跟他全家一起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還有那枚傳國玉璽!這下完犢子了,李從珂不講武德,不按規矩來,以後大家都沒得玩兒搶傳國玉璽的遊戲了!從此以後的皇帝沒辦法了,隻能學習大唐太宗,誰當皇帝誰自己造“傳國玉璽”唄。於是,什麼後晉、後周、乃至大宋啥的,所用的傳國玉璽,都特麼的是自己刻的。宋哲宗時期,有一位熱心群眾,在農田裡發現了一枚玉璽,經廟堂內的十三位“專家”們集體鑒定,這就是消失的那塊兒,始皇帝版的傳國玉璽。——你看,豫省的群眾,從那時候就開始“創造曆史”了。傳國玉璽現世,這可是普天同慶的大事,為了迎接玉璽回朝,在當時鬨的動靜可是不小。結果打臉的是,最後這事被人給捅出來,是蔡京等人為了“逗”皇帝玩兒,而搞出來的一場鬨劇。這臉丟的,直接都丟到姥姥家了!到了宋徽宗時期,這哥們兒實在受不了朝野上下的輿論壓力了,乾脆就“破罐子破摔”,一口氣偽造出十枚,“正宗傳國玉璽”。隨著徽欽二帝被金國給擄走,連同著那十枚偽造出來的、高仿贗品傳國玉璽,也再一次消失不見。那些遊牧、漁獵民族,不認這玩意兒。在他們眼裡,什麼玉璽不玉璽的,就是一塊兒石頭罷了,估計還沒宮女頭上的簪子值錢呢。說不定早就被隨手丟在哪個犄角旮旯,或者路邊了!到了元朝建立,他們就更不在意這東西了,丞相伯顏將所有能收集到的、不管真假的傳國玉璽,統統的收集起來,直接砸碎了,估計是想斷了其他人的念想兒。然後就是朱重八開局一個碗,單排上王者,爺倆兒接力追著北元捶,有事沒事就去大漠溜達一圈,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傳國玉璽。大明沒把傳國玉璽追回來,由檢兄,一條繩子就把自己給嘎了。之後就換了大清接著捶他們,同樣也是要傳國玉璽。都快把黃金家族的屎打出來了,結果人家連傳國玉璽是啥都不知道,明清兩代算是白忙活了,那群放羊的算是白挨揍了。十全老人對此的興趣比較大,他又在全國範圍內搜集了一次,結果鑒定後還是全部都是贗品,就連從黃河裡挖出來的,都不是始皇帝原版的那一枚。至此,傳國玉璽的線索,也就徹底的斷了!沿著脈絡梳理下來之後,唐偉東突然驚呼了一聲“臥槽”。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可能,這枚傳國玉璽,有可能還真不是“假”的。當然,它肯定不是始皇帝那枚正版的,但極有可能是從五代十國傳下來的,那些“贗品”中的一枚。甚至,最大的可能,還是宋徽宗讓人高仿的那些傳國玉璽其中之一!唐偉東之所以突然又覺得這東西是“真”的,那是因為他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離這裡不遠處的阿城區,在以前就是金國的上京所在地,差不多就是金國國都的意思。而徽欽二帝被擄回來之後,就先是被押送至上京獻俘、關押。之後才被關押到韓州,最後被關押在五國城,——宋徽宗死於此,中京,燕京,——宋欽宗死於此。而此時他所在的雙城區,就在金上京的附近,徽欽二帝不管是被關押,還是路過押送途中路過,很可能都會出現在這裡。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駐軍還是聚民,必然都是在水源附近,直接點說,就是依河而居、傍河紮營。這樣一來,在河流附近丟落這麼一枚小小的“印璽”,實屬正常。再者說了,徽欽二帝一行人,在自身難保、惶惶不可終日之下,誰特麼還會在意這麼一個小東西是不是丟了啊。巧合之下,遇到了這次的大水,被洪水給衝了出來,又被眼前的這人給撿到,這一套邏輯下來,也就能說的通順了。想到這裡,唐偉東心裡忍不住翻起那麼一絲竊喜。這玩意兒雖說不是始皇帝的那枚,但也是上千年的東西。而且,即便是贗品,那也是代表一個王朝的國璽!普通人拿在手裡,頂多算是個價值幾百塊錢和一麵錦旗,或者是將牢底坐穿的一件文物。而到了唐偉東的手裡,那意義可就大不一樣了,他完全就可以直接將這東西,拿來當傳國玉璽用!在沒有“正版”的比對之下,誰敢說這枚玉璽是假的?好像你見過真的似的,有能耐你把真的拿出來給老子看看呀!哪個“專家”敢這麼說,唐偉東非當麵懟死他不可。此時,這位賣“印章”的這位老哥兒,在唐偉東眼裡,越看越像向楚君獻荊山玉的那位卞和。唐偉東要是拿到這枚“傳國玉璽”,隻要他喜歡,儘可以跑去安北或者南洋,大喊一聲“老子受命於天”那啥,反正在國內是不敢的。隻要這東西一冒頭,不管你是高仿的贗品,還是真東西,統統都得被收繳。它現在隻是個“文物”,但並不是個人所能擁有的“文物”,因為兩千多年以來,它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在國內,隻要不想當下一個袁術,還是老老實實、乖乖上交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