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東看到村支書在台上侃侃而談,不禁暗地裡對他豎了個大拇指,村支書越說越自信,早已不見了開始時的緊張感。正好借著村支書的嘴,把飼料廠屬於個人的事實給圓了過去,省的被記者們挖出來,到時候想解釋還是個麻煩事,畢竟個人做這些事和集體做這些事的性質不一樣,有的事就好可以做,個人做就是犯忌,想想沈萬三吧。省報的記者對這個回答算是滿意,接下來繼續問道:“請問支書同誌,你們是怎麼想到辦這個飼料廠的?”這個問題也在預料之內,村支書哈哈一笑,說道:“說來都是巧合,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沒有過提前規劃什麼的。當時村裡就想種點菜養點家禽,改善一下村民的生活,沒想到縣裡的領導和企業對我們非常支持,不僅對我們農作物和家禽敞開收購,還幫我們請來了專家,指導我們進行生產。相信你們也已經和專家們打過交道了,他們可都是寶貝啊,對我們村的發展是出了大力的,我們全村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們。就這樣,我們村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結果就是飼料跟不上了,養殖成本增長太快,老百姓都有些負擔不起了。”“於是,我們一合計,乾脆辦個飼料廠吧,起先的目的僅僅是想為村民的養殖降低成本,就在縣領導的支持下,通過有關部門淘了條人家不要的生產線,請來的專家們又幫我們實驗搭配好了飼料配方,蒙著頭就開始生產了。結果沒想到,需要飼料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李經理的帶領下,廠子飼料的銷路一下就打開了,甚至還有點供不應求,每天來拉飼料的車都排出了好幾裡地去。我們一看這樣,乾脆擴大生產吧,就又買了幾條生產線,慢慢的廠子就有了現在的規模。這也是我們當初沒想到的!”花花轎子眾人抬,村支書不愧是一級領導乾部,言必稱感謝縣領導,什麼功勞都要捎帶上縣領導,要不怎麼說,鬼老精人老滑呢,要是縣領導得了好處,還能落得下他?而且還麵麵俱到的把專家們和李玉英感謝了一個遍,這都是他現場發揮的,唐偉東可沒跟他說過這些。也就是唐偉東堅決不讓他替自己,否則唐偉東估計村支書連自己都要捎帶著誇一遍。台下的記者聽完村支書敘述完辦廠的初衷,不禁哀歎起來,這特麼運氣也太好了吧。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其他企業費心扒拉的還半死不活,河東村這個小小的村辦廠子,竟然一步一步趕著被動的發展成這樣,還讓不讓人活了?還有沒有天理了?同時,他們也對做為廠子實力負責人的,李玉英的能力大加讚賞,一個女人,把一個村辦小廠帶到這個地步,真的是不容易,誰要說她能力不足,那就真是瞎了心了。省報的記者提問完之後,話題又回到了助學上。又有記者向李玉英問道:“前兩天在村裡走訪,看到村裡辦了育紅班,請問育紅班的費用,你們也承擔嗎?”李玉英微微一笑,頷首說道:“算。辦這個育紅班,是因為廠裡的工人都在工作,沒有時間照看孩子,我們本想著替他們解決家庭負擔,讓他們能把精力更好的投入到生產當中。結果,老支書找到我們說,既然要辦,村裡其他的孩子乾脆一起收了吧,我們一想,既然我們的工廠掛在村集體的名下,那村民們就該享受工廠發現帶來的紅利。於是,我們和村裡一拍即合,廠裡出錢,村裡出地方,這才有了現在的育紅班。”這時,村支書又插話道:“不僅如此,這次的麥收,廠裡還幫村裡聯係了機械設備,幫村民們搶收搶種,並且還按田畝數給村民們發了補貼。”“嘩……”台底下騷動起來了。這年頭還沒有作秀這一說,人們都是樸實的,辦育紅班,替學生承擔學費,補貼農業生產可都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看來飼料廠真的是真心實意帶領村民致富,切實替農民減輕負擔,這就了不得了,這就是改革開放的典型,新時代的楷模啊,這樣的事情和工廠,最適合宣傳了,這樣的工廠不上報紙不上電視,什麼樣的能上?發了,發了,記者們全都慶幸自己來著了,把這次的報道潤色一下,隻要一發表,自己肯定也會跟著出名了。彆把記者們想的多麼高尚,商人求利,文人圖名,他們本來來河東村的目的不就是尋找新聞熱點嗎?隻有坐在台下角落裡的國家社的那幾名記者,眼光閃動,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在縣領導不知道的情況下,這次的新聞發布會,正如唐偉東所預料的那樣,迅速發酵。不僅省內的報紙紛紛做了報道,就連省外一些報紙也做了報道,甚至南方幾家在這時影響力特彆大的報紙也做了轉載評論,來印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性。事情的最高潮出現在半月之後,先是國家社報道了這次新聞發布會的內容,而且還發表了長篇社論。這就了不得了,國家社可是黨國的喉舌,他的話就代表官方的意誌,他們報道了,就算是認可了飼料廠和河東村做出的成績,這是給蓋了章定了性啊。這就相當於對飼料廠的發展套上了一件刀槍不入的鎧甲,說明國家已經關注到這裡了,以後誰特麼還敢伸手?這還沒完,接下來做為官方的喉舌《新聞聯播》也對這裡發生的事進行了報道,主持人的原話是“東山省青山縣的河東村,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不等不靠,全體村民齊心協力搞養殖辦工廠,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開拓出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昔日靠天吃飯的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不管是電視還是報紙的新聞報道,都捎帶著把青山縣的領導誇了一頓。此時的縣長和書記還什麼都不知道呢,直到上級領導和背景靠山們紛紛打來電話誇獎祝賀他們之時,他們還一臉懵逼。等到報道出來以後,他們才知道了前因後果,當場興奮的差點沒心臟病發作。河東村一次次的給他們驚喜,上次帶領農民致富的事還沒完,這次助學的事竟然還上了《新聞聯播》和國家社,這可是國家領導人才有資格上的地方,就是省領導都不一定有機會,自己這個鳥不拉屎的小縣竟然也享受到了這個待遇。沒說的,河東村這個典型現在可算豎起來了,以後這就是自己晉升的資本了,可不能讓他倒下,必須要大力扶持。於是,縣長,書記時不時就來關心一下,一切隻有國營企業才享受的政策,竟然也對飼料廠開放了,看來縣裡為了保住這個典型,也是下了血本了。所有人都不知道,當從上到下都在慶祝的時候,唐偉東看到國家社和《新聞聯播》的報道後,直接嚇尿了,是真的嚇尿了,渾身打著擺子出冷汗,就跟大病了一場似的。彆人不知道,可唐偉東知道,就在幾年之後,國家的改革開放會減一次速,而後還要直接停一次車,政策搖擺不定,甚至有一種否定的論調出現,雖然隻是一段時間,之後總設計師一錘定音,改革開放還會繼續下去,並且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但那也夠嚇人的,幾十年後名噪一時的一些企業大佬,當時都嚇得把名下的企業捐給集體或者送給國家,自己紛紛嚇得跑路,其中就有beyond的王總,東山省ly市的王總,蘇省的遠東紡織廠等等,全國的個體企業一下減少了360萬家。到了那時,自己的飼料廠和河東村這個典型,弄不好就是顆炸彈,而且引信還不在自己手裡。即便自己已經留了一手,當著記者的麵說了飼料廠屬於村辦集體所有製企業,但人家想殺雞儆猴,豎起來的典型不是正合適下刀嗎?現在的誇讚,到時候就是送人頭啊,不嚇尿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