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十分驚訝,道:“王爺要親自出征?”“不錯”翟哲玩弄手中的白瓷杯蓋。馬士英躊躇不定,道:“王爺麾下強將如雲,何必要親身冒險?”他心有隱憂,翟哲離開南京城,現在被掩蓋的矛盾很容易顯露出來。他是最依靠翟哲的人,無論東林黨還是北下者,他都靠不上邊。陳子龍雖然很和善,奈何他們是天敵。宗茂那盛氣淩人的模樣,除了他主動親近彆人,彆人很難與他攀上關係。“因為這是一場大仗,趕不上收複江南,但遠超過湖廣一戰”翟哲眉宇中有些憂愁,他不知道多爾袞能會下多大的決心。如果是清廷和大明傾國一戰,對大明來說,有些早了。但,清廷有清廷的難處。清廷內部矛盾重重,多爾袞坐在攝政王的位置上名不正言不順,各處泥潭般的戰場正在迫使八旗的矛盾暴露出來朝堂決定戰場,對清廷如此,對大明亦是如此。他對東林黨讓步,又給東林黨壓力,是為了保證明廷最大限度的穩定。範永鬥不明白他為何會對堵胤錫讓步,商人雖然精明,又怎麼會明白他的目光長遠。東林黨對大明之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又怎能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東林黨身上。江南的士子就像是被溺愛慣了的孩子,但,那終究是自家的孩子。如陳子龍修訂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如幾社諸生寧死不剃發,如堵胤錫在湖廣收納忠貞營,他豈能為一己之利,把那些人全都斬儘殺絕。他能饒恕朱大典,當然也能寬恕更多的人,除了張名振人死不能複生。馬士英拱手道:“王爺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我唯有祝王爺旗開得勝,早日收複中原”“此次戰事很可能會曠日持久”馬士英站起來,深鞠一躬,道:“請王爺放心,有我在南京,絕不會讓朝廷出了亂子”“好”翟哲微微點頭,道:“若有緊急事,可找金小鼎”他把南京內閣托付給一個曾經圖謀暗殺過他的人,而不是交給他的親家陳子龍。讓馬士英意外,令所有人意想不到。陳子龍是君子,馬士英才是善於變通的權臣。馬士英臉上表情複雜,歎息一聲,道:“王爺如此厚待,我實在慚愧”他不是庸吏,雖然有些不擇手段。翟哲問:“馬閣部知道我最擔心什麼嗎?”“閩粵的鄭氏”翟哲點頭,道:“不錯,鄭芝龍使我如芒在背”他首次向彆人表達他對鄭芝龍的看法,而且還是個外人。馬士英受**若驚,道:“鄭芝龍為人知進退,我會想辦法穩住他”翟哲告辭回到晉王府,連續下達數道軍令,李誌安、鄭遵謙、孫之敬等人各率大軍渡江,明軍正兵精銳齊發。三月底,煙雨朦朧,長江江麵上能見不過幾十步遠。翟哲率兩千親兵衛渡江北上,同行有他十四歲的兒子翟天健十四歲很年輕,上戰場有些早。晉王府前,範伊兩眼淚汪汪。翟哲專門命工匠給兒子打造了一套小盔甲,不過翟天健正在發育長身體,這幅盔甲他怕是穿不了多久。範伊撫摸翟天健冰冷的鐵甲,囑咐道:“你到軍中不要亂跑,要跟在你爹身邊,千萬不要上戰場逞強”女人嘮叨起來就沒完。翟天行也跟出來,滿臉羨慕的揪住翟天健的衣角。“哥,我也要上戰場”他個頭比翟天健矮不少,攥緊拳頭展示力量。“等你長到我這麼大再去找爹說。”翟天行重重點頭,看見翟哲正在不遠處,又不敢靠近。翟天健被編入方進的侍衛隊,隨其他侍衛一起值勤。名義上如此,實際上當然不可能那麼苛刻,翟哲隻是想讓他感受戰場。書本上得來終是淺,不能親身體會,很難明白書中話語真正的含義。翟天健初始對軍中一切都感到好奇,絲毫不感到厭煩。不過他從來沒有在軍中呆過,不熟悉軍中操練,跟在方進身邊沒少吃苦頭。戰船不停的搬運重炮過江,那可不是逢勤使用的野戰炮,而是重達千斤的直射炮。翟哲親自坐鎮泰興,李誌安為前營指揮,閻應元為向導,與鄭遵謙和孫之敬共五萬大軍逼近揚州城下。揚州城中有三萬守軍,博洛此刻已經得到鼇拜戰敗的消息。霧氣能遮掩很多信息,但明軍渡江人馬太多,瞞不過揚州城的斥候。三月底,從南京逃離的密探帶回來驚人的信息——明廷晉王親自率軍北上。博洛愈發不敢出城,命信使急報北京城。信使才出城,明軍在揚州城外試炮,轟鳴聲激醒了霧氣中的城市。江南。南直隸和浙江的府兵不斷被抽調過江,往泰興城集中。南京城,內閣正在爆發第一場爭執。“這是春耕季節,春耕季節”堵胤錫格外強調。他認為翟哲太草率了。其餘人默不作聲,陳子龍和張國維也都有同樣的看法。春耕季節抽調十萬府兵過江,對江南百姓的影響不言而喻。東林黨一向主張珍惜民力。馬士英道:“既然大將軍已經做出決定,各路正兵和府兵都在渡江,我們就不要再為出兵的時機爭執了,內閣要齊心協力,為大軍籌備糧草兵器。”堵胤錫歎息道:“我當然是支持大將軍,但江南各地又有說法,鄉紳不願捐錢,青壯不願北上,我隻是在為北伐的前景擔心。”江南富庶,江北貧瘠。無論何時北伐,都會遇見這個難題。當初為護發保家時,江南能人人奮力,但北伐並不是所有人的意願。百姓和鄉紳沒有那麼多遠見,他們隻想過平平凡凡的日子。陳子龍皺眉,道:“隻要我們幾人能齊心助大將軍,相信可度過難關”內閣中錢肅樂和張國維來自浙東、堵胤錫來自湖廣、陳子龍是前任南直隸總督,馬士英代表閹黨勢力,他們若都能助翟哲,確實無人能鬨出亂子。這正是翟哲的布局。北伐的勝負已與在座的幾位大學士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