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大國之滅(1 / 1)

唐騎 阿菩 3595 字 2個月前

“陛下,相國等諸位重臣,已在殿外候旨。”石敬瑭點了點頭:“宣!”太監出去時,石敬瑭目視桑維翰。桑維翰道:“陛下放心,此事必然可成!”石敬瑭點了點頭。契丹要送回燕雲十六州,這是好事。但契丹要石晉出兵,這又是為難事。石敬瑭幾乎已經可以想見包括馮道在內等重臣必然會激烈反對。因此石敬瑭雖然對燕雲十六州垂涎萬分,卻還是拖了好幾日,直到桑維翰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這才召集馮道等人商議。這個“萬全之策”說起來很簡單,就是瞞天過海。天,不是頭頂這片天,而是手底下的這片天,他要告訴臣下:契丹震於中國之威,再加上朕對之曉以大義,耶律德光已準備獻回燕雲十六州。至於出兵天策雲雲,石敬瑭並沒有打算說。這會是一個讓人不敢相信的謊言,但隻要契丹最後真的交還了燕雲十六州,那就不是謊言了。然後為了接管燕雲,勢必要派遣兵馬——這是必然之事,關係國家大局,就算要窮搜國力,馮道也不會反對沒法反對!至於兵馬北上之後,是為了收回燕雲防備契丹,還是威脅天策暗助大遼,那就看石敬瑭存乎一心了。有好久,石敬瑭沒對桑維翰產生好的感覺了。直到此刻,他才又對自己的這位智囊重新產生了信任。——————————魯嘉陵是安西四鎮中,郭楊魯鄭的後人,雖不是在楊定國跟前長大,但楊定國對四姓傳統有著極深的感情,一直自覺地將鄭渭魯嘉陵當作晚輩。而且正由於魯鄭二姓因曆史原因沒能與郭楊一起,導致楊定國對他們又帶有一種報償性的愛護,如果大街上郭楊子弟和魯鄭子弟打架,楊定國一定會偏向魯鄭子弟。這時魯嘉陵開了口,楊定國雖然不是很滿意,卻也是哼了之後就沒繼續打擊。張邁又問慕容春華道:“漠北那邊。有什麼新消息傳來沒有?”漠北與河西相隔萬裡,道路迂回,一個消息的傳遞常以月計,更彆說過去幾個月正當寒冬,有很長一段時間風雪封路,正因如此,當初楊易領命之後,張邁就授予了他臨事決斷的大權,相應的。漠北方麵對傳回中樞的奏報也就更加謹慎,對於一些還不夠確切的消息一般不會貿然發回,以免誤導了中樞的決策而產生難以挽回的後果。慕容春華道:“楊將軍並未有動搖之意。”張邁點了點頭,至此軍方各派的意見已算明晰。魯嘉陵其實也是有些傾向於外交斡旋的,問道:“薛複將軍那邊是什麼意見?”範質剛才隻說了薛複奏報的客觀內容,尚未講薛複的立場。張邁左手捏了捏薛複的密信,道:“薛將軍的意思,是認為這次的和議不能粗暴拒絕。要加以利用。”魯嘉陵道:“如何利用?”張邁笑道:“如何利用,這是你的事情吧?”魯嘉陵一陣愕然。自嘲而笑。屋裡文武群臣一時都笑了起來,氛圍便緩和了不少。張邁道:“其實這次除了契丹,洛陽那邊,也還有一份密報送來,文素,你將密報念出來。密報的來源就不用說了。”範質有近乎過目不忘的本事,當下將密報的內容,隱去與消息來源地說了。聽說契丹竟然又要將燕雲讓給石敬瑭,郭威皺起了眉頭,楊光遠和安審琦目目相覷。慕容春華等甚為不恥,楊定國怒道:“兩麵三刀!”曹元忠道:“元帥,這份密報的來源可疑信任麼?”對於這份密保,魯嘉陵那裡也有一份副本,他剛才就是為此而來,這時說道:“密報來源者,暫時還在考察期,難保是否信任。但此密保的內容,很快就不會是秘密了,若是情報屬假,此人便是自絕於我大唐,以此推斷,此密保的可信度極高。”韓德樞這份密報的意義,不在於泄露秘密本身,而在於能讓天策唐軍提前知道消息,在決策時間上有不小的意義,單以此而論,天策就得為他記上一功。鄭渭一直沒開口,他主理的是政務,不是軍務,不過以他的地位和與張邁的關係,在這件屋子中說話會更加隨意,不像範質、安審琦般有過多的顧忌,這時說道:“這樣的大事,石敬瑭一定會知會群臣,若他決定接受更是會大肆宣揚,甚至在耶律屋質到達時,或者在我們還與契丹談判之時,洛陽那邊就會有消息從公開渠道中傳來,所以這件事情,不是陰謀,是陽謀!契丹此次是貨賣兩家,誰先出價,誰就先得。”楊定國怒道:“國家大事,豈是商賈!豈能如此!契丹胡奴,毫無信義可言!”鄭渭笑了笑,道:“在我看來,也沒什麼不同。”他是商人子弟出身,與楊定國這樣的老派人物大是不同。楊定國哼道:“總而言之,老夫不信這幫胡虜!”在場眾人一大半身上都是混血血統,就是楊家,身居西域數代,要說能保持漢家純正血統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雖然大家都以唐人自居,但會這麼大聲地把“胡虜”二字叫出來的,也就楊定國了。隻有範質是大名範氏子弟,族係醇正,魏仁浦深受儒家思想根植,聽楊定國在胡漢問題上義正言辭,忽然起了認同之感,剛才受楊定國的非難而產生而不快一掃而空。鄭渭道:“就算契丹沒派人去洛陽,難道我們就能信他們?我們不信他們,他們也不會相信我們。但國家相交,因利而行。若是彼此有利,世仇也未必不能暫時握手。”張邁皺眉道:“你是主張和談?”眼前的鄭渭與彆人不同,張邁對他的信任幾不在楊易之下,這種信任不止是在人品、感情上。更是在能力與意趣上。張邁作為一個來自商業力量大行其道的現代人,與出身商業世家又有較高文化素養的鄭渭最後共同語言,邁哥與楊易的感情,是在一場場生死大戰中建立起來的,而與鄭渭之間則是彼此相投,是另一種親密無間。鄭渭道:“你心中的戰略意圖我也了解一二。不過畢竟十分行險,就算勝利也有破國之危險,為爭勝利彼此破國,不是好事。有些事情,快了並不見得就是好事。”張邁道:“但有些事情,今日延緩一時,就得慢上十年。”“但事情若最終能成,慢上一慢,也許成算更大。”“事情一拖。變數就多。今日有七八成把握的事情,到了數年之後,未必把握就會增加,興許成算反而減少也難說。越無把握越是拖延,越是謀算越怕冒險,明日複明日,明年複明年,我輩不行交給兒子。兒子不行交給孫子,不停交給後代。最後就是不了了之!”張邁想起另一個時空遲遲不敢決斷的國土一統,道:“無論契丹還是中原,都有能人在的,我們的思維契丹已在習慣,我們的優勢其實正在削弱,現在說到國力我們或許正處在最衰疲的穀底。但契丹、石敬瑭也同樣是在穀底,而我們的軍心士氣卻在最旺盛的頂峰,契丹、石敬瑭在這方麵卻還沉迷於深淵之中,一旦緩和下來,國力的恢複是三家一起恢複。而我們高漲的士氣卻不可能一直維持在巔峰狀態,勢必要慢慢回落到平常,契丹與石敬瑭則會觸底反彈、舔傷恢複,如此我們就會喪失我們最大的優勢,所以拖延下去,對我們未必劃算!。”安審琦和楊光遠聽張邁連這等最根本的政略定位、戰略意圖都在自己麵前說了出來,心中都感到一陣竊喜,知道這是對自己信任的表現。他們心想領袖已經說到這個份上,接下來必是如何推行,不料卻還有人敢提不同的意見。魯嘉陵道:“用兵之道,上上伐謀,其次伐交,其次野戰,其下攻城,若能伐交取利,何必定要冒險野戰。”張邁嗤的一笑,道:“伐謀要有伐謀的本錢,若我位處中原,占有膏腴之地、千萬人口、邊塞俱全、士卒用命,自然要伐謀的,誰還冒險?伐交是漸進之道,隻能蠶食邊角,不能直取心臟!而我要做的,是滅契丹全族!有什麼樣的外交手段,能叫契丹將全族性命交出來?”“滅契丹全族”五字說將出來,安審琦楊光遠心頭巨震,這五個字,陣前叫囂隻是鼓舞士氣,這時是廟算議論,說出來那就是張邁真正的意圖了,二人心中都是無比駭然,這等激烈圖謀,莫說石敬瑭,就是李嗣源巔峰時期也不敢想。屋子之中,一時沉默。張邁道:“如果大家沒什麼意見,那調子就這樣定下了,今後一段時間對契丹與中原的行事,以此為準則,至於具體手段,各人請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但薛複的話是有道理的,契丹的所作為所就算是計,我們也可以加以利用。”————————眾人散了以後,楊光遠拉住安審琦低聲道:“不想今日無意間撞上了這等重要會議。這是元帥對我們的信任啊。”他和安審琦本來不算很相投,不過在今天的圈子裡頭,就隻有安審琦和他處境最為相近,所以出來後就拉他說話。像這樣重大的滅國決策,是不可能拿來騙人的,而能進入到這個會議之中,就是進入決策圈子的象征,所以楊光遠忍不住興奮。安審琦也低聲道:“既是信任,怕也是考驗。”“考驗?”安審琦道:“契丹使者將來,洛陽那邊也會有異動。這次的決議如果外泄,契丹、洛陽那邊隻怕就會有所應對。”“誰會外泄?”楊光遠說出口後猛地明白過來,這次的決策參加的就那麼幾個人,若消息走漏,要查出是誰泄密還不容易?想到這裡,楊光遠忍不住嘴巴一緊,安審琦見楊光遠悟了。說道:“這件事情於我們是生死大事,若過了這一關,興許我們就能得到元帥的真正信任了,若是過不去,疏遠都算輕的,死也有份。就算夜裡做夢。也得將口閉緊些。”楊光遠點了點頭,各自離去。————————範質與魏仁浦一同離開,範質感慨道:“元帥行止,有時看似行險,其實內中無不有深謀遠慮,絕非魯莽。其胸中謀之深略之廣,果非常人所能及!我二人適逢明主,何其之幸!”魏仁浦盯了他一眼,道:“文素你隨元帥身邊日久。可有些被遮罩住無法跳出來了。”範質愕然,道:“什麼?”魏仁浦道:“文素先行,我欲返回與元帥獨對。”他與範質交好,又是同氣連枝,因此不瞞他。範質愕然道:“什麼?”魏仁浦已經回身而行。————————張邁聽馬小春說魏仁浦回來,心中一奇,許他進來,魏仁浦道:“請元帥屏退左右。”張邁指著馬小春笑道:“隻有他一個。”魏仁浦道:“雖一人。也是左右。”張邁對這些耿介儒生的迂腐性情有些無奈,卻也尊重他。朝馬小春揮了揮手。魏仁浦道:“元帥可知洛陽馮可道?”“馮可道?馮道?”“是。”張邁笑道:“自然知道,那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將來若入據中原之後,我想請他來做宰相,你覺得如何?”魏仁浦卻是一臉的嚴肅,道:“明主在上,馮老必然欣然應允。”張邁忽然感到一陣不爽。他猜想大概是馮道與魏仁浦有什麼聯係,就開玩笑說將來有機會就讓馮道做宰相,換做韓德樞那樣的人,一定會代替馮道說些感恩戴德的好聽話,但魏仁浦回的這一句。聽起來都是好詞,可意思卻反了過來,好像馮道肯做宰相,還是張邁該高興才對,這些古代儒生說話就這麼嗆人,怪不得古代的君王多不喜歡他們呢。魏仁浦道:“馮老與臣之間,這兩年頗有書信往來。”範質魏仁浦等人與中原士子互通聲氣的事情,張邁並不禁止,相反還有所鼓勵,他甚至告訴魯嘉陵一些名字,如範質、魏仁浦等,其書信出境都不需要攔截檢查,這是張邁對範、魏等人的信任,也是張邁的的自信。這時卻道:“你給他寫信不奇怪,這是我默許的,他還能給你寫信,石敬瑭這麼優容他?”魏仁浦道:“石賊多半是有監察的,所以書信之中頗有隱語,不甚明朗。不過馮老對於我等來到西北的後學,常加指點。本來彼此各侍一君,書信之中馮老對我們應該怒斥指責才對,如今沒有指責,反有見愛,則長樂老對我大唐已有歸意可以推知。”馮道書信中肯定不會直接表露自己對天策政權的好感,但魏仁浦能從極其微妙之中,推知馮道的政治態度,這些儒生們的花花繞繞張邁可自歎不如。隻怕石敬瑭那種武夫也不會比自己好到哪裡去,他手下就算有聰明才智之士看出來了,也拿不到證據。張邁道:“你今天回頭來獨對,是要說策反馮道的事情?”現階段馮道留在洛陽更好,張邁這邊暫時還不需要他,因此興趣不大。“不是。”魏仁浦道:“近期馮老與臣的書信當中,頗論史事,使臣大受啟發,因此回來願與元帥共享。”張邁道:“哪些史事?”魏仁浦道:“秦滅四國,楚經連敗,然而項燕一擊,李信敗亡,二十萬秦軍潰散逃亡,而後傾國發六十萬大軍,方可致勝。”張邁聽了,皺了皺眉,沉默不語。魏仁浦又道:“曹操破袁術吞呂布滅袁紹,天下已得大半,挾中原之威風,劉備逃竄,孫吳僻守,赤壁一火,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後經數十年經營,中原才一統乾坤。”張邁道:“還有嗎?”心頭已大感不快,現在天策唐軍準備揮師北上,又是進攻的一方,你魏仁浦這當口竟挑些攻方大敗的例子來,是什麼意思!魏仁浦卻好像沒有察覺到張邁神色的變化,又道:“隋唐國勢。直追兩漢,隋煬帝雖為暴君,亦是強君!既掃漠北,又定西域,江南已平,中原一統。而後百萬之兵舉而向東北,結果高句麗一戰不能勝,再戰仍不能勝,唐太宗號天可汗,萬世之明君也,既統天下,又滅突厥,承前隋之遺誌,用兵東北。屢戰不克,乃至兵敗而重傷,直到高宗之時,方才由李勣掃平定鼎。”張邁怒道:“這當口你說這些敗軍之績做什麼,要慢我軍心嗎?”魏仁浦道:“此時更無第三人,話出臣之口,入元帥之耳,元帥不提。何來慢大軍之心?”張邁冷笑道:“懈怠我的意誌,就是慢我軍心!”魏仁浦道:“元帥的宏圖大略。魏仁浦並沒有覺得錯。”張邁冷笑道:“既然覺得我沒錯,說這些做什麼!”魏仁浦跪下頓首道:“諺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謀有七分,尚有天算三分。觀自古諸史,就算一方已經有傾國之勢、萬全之策,也難保敵人亦有應對之良謀。且滅國之戰,越到後來。越有反複。曹魏掃平群雄,一統幾乎已成定局,而有赤壁之反複;秦滅六國,一統已成定局,而有荊楚之反複;隋唐既壓漠北、又統中原。而有高句麗之反複!小國之滅,可一戰而決,大國之滅,雖死不僵。人之將死,尚有回光返照,何況萬乘之國?臣舉上例,非為勸阻當前軍勢,而是要啟稟元帥:此番軍勢,萬一有反複時,請元帥勿急躁,勿消沉,因為最後天命之歸,必在我大唐!”張邁聽到這裡,稍稍沉靜了下來,道:“你還是不看好這次大戰?”“是!”“你不看好,而且馮道,也不看好,對麼?”“馮老遠在中原,真實想法如何,無法直接表述。”魏仁浦道:“但我觀他書信中所隱之心意,確實有此顧慮。”張邁道:“他如此推測,可有根據。”魏仁浦直截了當道:“應該沒有!”頓了頓,又道:“應該隻是憑著熟悉史事,再觀今事所產生的臆測。”“臆測?文人的直覺麼?”張邁笑了起來。魏仁浦道:“亦可以是史家的直覺。”“史家……”張邁停住了笑,說道:“我進來多聽範質講說史事,提起古代巫史一家。馮道無根無據,但憑臆測斷勝敗,果然是很有巫道的作風,隻不過有些神道了。”魏仁浦俯伏在地,張邁起身扶起魏仁浦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雖然此戰我誌在必得,但馮道怕我頭腦發熱,要潑一潑冷水,不管這盆冷水潑得是否得當,我也容他。”頓了頓,張邁又道:“我不是不知道滅國之戰的艱險,所以這段日子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如今之勢,楊易孤懸漠北,如箭在弦,不得不發,為今之勢,也容不得我後退半步!”魏仁浦流涕道:“臣明白!臣雖無大才,亦願肝腦塗地,為元帥拾遺補漏。”“行。”張邁道:“你去準備科舉的事情吧,至於戰場之事,我自有謀算。”————————臚駒河畔,春風也已經有了痕跡。唐詩有雲:“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做詩的地方雖在西域,漠北的情況也類似,這裡的冬天來得早,這裡的春天卻到得遲。在江南怕已是春江水暖,在中原也是道路解封商旅同行,在漠北,卻還得是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到春天的痕跡。熬過這個冬天之後,本覺得自己已在死亡邊緣的楊易,驚喜地發現身體似乎在好轉,且不是回光返照式的迅速好轉,而是緩慢卻生機潛伏的好轉,就像大雪之下正在努力穿透泥土層的新芽。大雪封山之際,戰不得,不是不戰,是難以大戰。然而冬日難以打仗,卻有人寧願冒著嚴寒進行苦戰。相反,春天來了,萬物複蘇,卻反而更不是作戰的好時候。暮春不戰,初夏不戰,至秋乃戰!之所以不戰,是為了羊群蕃息,是為了戰馬養膘,正如所謂黎明前的黑夜最為暗淡,夏季到達前的那段時間,也是漠北民族最懶洋洋的時候。就算人在戰爭威脅下打起精神警惕起來,馬也會懶洋洋的。而楊易認為,那就是擊破契丹的最好時機!自漠北決戰以來,楊易更加堅定地認為張邁當初的預計沒有問題!大雪封路之前取下漠北,而後在來年夏初,大約五月份,在江南已經入夏而漠北尚是春天的時候,在這個契丹的人力馬力剛剛開始恢複的時候,進行第二次決戰!這一次,就是契丹的滅國之戰!由於道路阻隔,楊易和張邁暫時還無法實現有效的聯係,但彼此神會於心,楊易相信張邁一定會不顧一切代價,派人在那個時候進行支援。但楊易也不敢將一切希望付托在張邁身上,畢竟南方的形勢瞬息萬變,張邁去年為了抵擋住三國合圍的攻勢,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楊易還不完全清楚,或許張邁已無力量,或許張邁會受到牽製,那樣就需要楊易獨力決勝!從當下潢水流域破敗的情況以及漠北諸族紛紛來歸附的情況看來,五月這次決戰對上破敗的契丹,就算獨力決勝,楊易仍然有六成以上把握可以破敵!但如果張邁能排除一切障礙,遣軍北上會師,那楊易就有八成以上把握可以取勝!甚至還有五成以上的把握能將契丹聚殲!戰爭凶險,八成的把握已經是罕見的勝算了。儘管這樣一場不顧天時的決勝大戰,會給漠北脆弱的牧業帶來慘重的破壞,但破壞就破壞吧!錯過了這個時間,再要滅契丹,就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邁哥!我相信你,就算你不能親來,也一定會派人與我飲馬潢水河畔!我等著!”鷹揚旗與赤緞血矛碰頭的那一天……“就是契丹的死期!”——————————洛陽。馮道從皇宮中回來,臉色有些凝重。就在剛才,石敬瑭當眾宣布:契丹將交還燕雲!這是一件讓人不敢相信的事情。但皇帝都說了的事情,且是當著契丹使者之麵,如何不信?驚訝之餘,殿上群臣齊呼萬歲!有多少日子了,石晉皇朝的朝廷死氣沉沉,但燕雲回歸的消息實在太令人振奮,以至於滿朝文武,不論忠臣奸臣,無論政治立場,全部歡呼起舞。隻有馮道對此表示了質疑,擔心是契丹的奸謀。但石敬瑭的話卻讓他無法反駁:“朕即日便將派人北上收取燕雲,遼人若交出燕雲,則是國家之幸,遼人若是狡詐欺我,又於我大晉何損?”沒錯,我派人去交接,契丹交了地皮,那是好事,不交,最多我拿不到而已,沒多大的損傷。但總不能人家說給,你還不敢拿吧!朝臣都沒話說了,滿朝都是奉承的歡喜諛辭。就連馮道也不得不上表稱賀。但是,老馮私下裡還是擔心啊,他還是覺得有問題,不隻是在懷疑契丹,甚至還在懷疑石敬瑭!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情,世界上沒有這麼輕易的事情!內中一定有詐,可詐在何處呢?一時之間,馮道更加擔心了,不是為了石敬瑭,而是為了中原,為了漢統,為了華夏,甚至可能有點是為了……天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