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唐朝廷之上。雖然還有馮道、李愚等宰製大臣。但斑引爾心。卻就是此刻偏殿上的這六個,人一樞密使韓昭胤、樞密副使劉延朗、樞密直學士李專美以及皇城使宋審虔、宣徽北院使房嵩五人是李從河在鳳翔起兵時的親信,李從何能夠下定決心“清君側”奪帝位,多出這五個人的謀劃,至於樞密直學士薛文遇在起兵過程中亦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韓卿家的奏章,大家都讀過了。”李從河道:“西北忽然崛起的這夥人,興起得好生奇特,若不重視。將來隻怕會變成大患,諸位卿家可有妥善處置的辦法?”房富上前奏道:“啟稟陛下,東都近日,來一胡僧,所為頗有靈異。善知過去未來,今日忽有西北之事。或者就將應在這個胡僧身上,待臣散班之後細加探訪,或者能從中得到神啟。”李從河的這幾個老參謀中,房暑獨以鬼神之事見長,李從河在鳳翔起兵之初,城池被圍,他心中驚恐。是房暑用江湖術士請神上身,口作神語,對李從河說:“大王兵少,所以上天特從東方調遣兵馬來助大王。”李從阿心中稍安,城中士氣因此稍穩,這才繼續用兵用計,後來果有一部來攻大軍背叛了李從厚。投降了李從河,因此李從河對鬼神之事頗懷信仰。房嵩善用鬼神之道,對穩定君心軍心、打擊政敵陣敵都曾起到很大的作用。“善”李從河道:“但鬼神之事。隻能祈望,如何處置,卻還要仰賴諸位的謀發。據那折通某所奏,張邁既得了安西、河西,如今大軍至少十餘萬,如此大患不在契丹之下,若讓他吞並了涼蘭諸州,那便與我大唐接壤了。”他記住了張邁的名字,揮通璜卻不記得,隻是以“某”代名。“其實陛下無需過分憂慮”樞密直學士薛文遇道:“韓樞密所奏。全憑涼州折通氏片麵之言,那張邁是否真有如此神勇,也未可知。至於說大軍十餘萬,或許也言過其實。”李從坷卻搖頭道:“那張邁起兵的經曆,聽奏章所表軍政計謀,不似作假。他若並了安西、河西,擁兵十餘萬也不在話下。”“縱然如此,陛下也無需過慮。”薛文遇道:“自古從無以安西而進窺天下者。如今我大唐之患,內在水旱兵禍,使百姓貧苦無依,藩鎮強橫,使國家財貨枯竭,外則契丹窺伺。北疆難安,西北縱有變故。也不過手足之患,會當先心腹,後手足,方為務本之道。”六人之中,宋審虔較知兵事,說道:“不可掉以輕心,自古隴右之兵最為強盛,西北民風刻悍,若讓那個張邁占據了涼、蘭,儘收河西之眾,進而窺我靈武、鳳翔、定難。隻恐西北之禍,將不在契丹之下。”韓昭胤也道:“薛學士所言心腹手足之論甚有見地,但心腹之患要牽掛,手足之患也不可不療,涼州折通氏等既然上奏內附,陛下何不乘機降旨,與其官職,使之為那張邁東進之阻遏。”另外一個樞密直學士李專美一聽說道:“涼州早得敕封,本有孫超作為留後在。孫超未有奏章上來,那折通氏乃是吐蕃、羌人與漢兒之雜種,若是舍孫超而封折通,豈不是親胡而離漢?再說那折遁某人不過一方土豪,胡人來朝,想必是為張邁所逼,所以入朝求附,要靠他來阻遏張邁,不啻是驅狗禦虎,隻作徒然而已一此事萬萬不可!”李從河一派本出沙陀人,但入中原既久,早已以漢人自居,且其臣屬、兵將,也多是胡漢摻雜,沙陀人本身並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軍政係統。可以說後唐一朝隻是皇帝血統上有胡人印記,習俗較為武野而已,與後世蒙古、滿洲之形勢完全不同,所以李專美言語之中出現尊漢貶胡的用語,李從河聽了也不以為意,反覺得理所當然。韓昭胤道:“若隻靠折通某人一家,自然不行,但河西諸雜虜,早已習慣割據自治,那張邁既然有虎吞河西之心,河西諸侯必然驚心,因此隻需陛下降旨西北諸州,許為後援。則諸州必然聯兵以抗張邁,作為我朝之屏藩。”宋審虔道:“隻是這樣一來。那我們和那張邁對抗之勢恐將難以轉圈了。”李專美畢了一聲,道:“陛下為天下之主!四方本當來朝,若不朝貢。便為叛虜,叛虜會當誅戮,何懼對抗!”李從河眉頭微微一皺,他手下這幾個謀士裡頭,韓昭胤、劉延朗相對務實一些,但風評不佳,李專美薛文遇有清廉之名,但作風則偏於文人。李專美剛才這番言語雖然堂堂正正,但後唐如今內憂外患俱重,這處境李從河卻是清楚的,還不至於被幾句好話一說,一頂高帽一戴便飄飄然起來。薛文遇道:“臣有一策,可安河西!”“講!”李從河年初起事之時,曾遇到一個卜士對他說:“大王今歲,將遇大賢,有此大賢襄助,必將如周文王之得萎子牙、漢高祖之得張子房。”不久李從河就遇見了薛文遇,且各種征兆都與卜士所言暗合,此後薛文遇屢出謀戎”所言皆中,因此李從何對他也就更加信任了,故而薛文遇雖非鳳翔舊班底,但李從河對他的親信卻不在鳳翔五人眾之下。這時薛文遇道:“但觀奏章所言,這張邁雖不知何處派係,但其行事。在在皆號宗我大唐,又以大唐欽差之後自稱,並以漢統作為號召。西北本多義士,若張義潮便是其一,雖然隔絕多年,宗唐之念未熄,這個張邁又推崇張義潮,或許亦是慕其行徑,而其部屬既聽其言久,亦必有所動於心。既然如此,陛下何不順勢而行,予其冊封。使他統領涼州以西諸州鎮。同時遍封涼、蘭、河、廓諸州。若張邁聽封,則不能過逆陛下之意,且從此與涼蘭諸州皆同為陛下殿前之臣,再無相攻之借口;若其拒封,則是自絕於大唐正統。其下屬對其亦必生疑,陛下再降旨斥其貌為漢而實為胡,則河西諸族亦皆疑其為私非為公,使人心背棄張邁,諸豪群起抵觸,則張邁縱然神勇,未必能恃強征服涼蘭河廓也。且據涼州傳來的消息,那張邁的背後亦不安穩。故其東來之眾,非其主力所在,若其不能內撫部眾,外鞏邊疆,則自顧猶不暇,尚何能東進涼、蘭,窺李從河聞言一喜,李專美也道:“薛學士所謀甚正,正是我大朝所當為。涼蘭諸州處化外已久,如今迫於張邁壓力。必皆受封入貢,如此則不費一兵一卒之力,可安河西。”宋審虔卻不肯就信,道:“不費一兵一卒就要平定河西數千裡疆土。我怕天下間沒這麼好的事情。還是下令鳳翔、朔方、彰義、雄武諸節度使嚴加防範,鞏固邊疆為上策。靈武張希崇,素為諸胡所畏懼,且靈武又近涼州,正可許其便宜行事。我聞北庭為契丹附屬,那張邁既攻北庭。便犯契丹,可秘使人北上,賄賠契丹重臣,使耶律德光注意西北之事,若能使耶律德光引馬西窺,那我們就同時去了兩個心頭大患了。”李從河聽雙方所言都有道理,一時無法決斷,問韓昭胤,韓昭胤道:“我覺得兩策可以並行,一邊讓邊境提高戒備,一邊派人冊封張邁以及涼蘭諸州諸侯,這個冊封的人選。不如就讓張希崇去。同時再派人入契丹,挑撥耶律德光向西。”劉延朗也道:“樞密使所言甚是。”李從河道:“好,就依緯卿所言,兩萊並行。具體如何行動,就由樞密院處置。”折通續來到東都走了一圈,卻未能見到皇帝,因李從河對這件事情十分重視,因此有司不敢拖延,決斷既下,第二日就派人將折通琰送往靈武。臨行時樞密副使劉延朗向折遁琰索賄。折通續獻上了良馬五匹。牛角半箱,劉延朗甚不滿意。折通模又獻上黃金十兩,劉延朗心中埋怨,暗罵:“攤上這群土鱉!真沒個好帶挈!”便馬馬虎虎授了折通璜一個涼州團練使的官職,折通模千恩萬謝去了。一行人來到靈武,這一趟他們從涼州到東都,再從東都到靈州,除了在東都的五日以外,其它竟未停留超過三天,這實在是罕有之事情。也是各方麵形勢湊合之故。此時朔方節度使是後唐的邊疆名將張希崇,他接到東都發來的命令後。先細細問詢了折逼碘關於西北的情況,跟著召集部將折從陵、靈州刺史楊澤中商議,說道:“那張邁之事,我也曾耳聞。不過今年我朝正是多事之秋,安西之事又多是道聽途說,未是確信,所以我一時不敢妄自上報,免得朝堂諸公借此事作傾軋的由頭。但我早已廣派細作。本待都中政治稍定,我所得消息也已周全,這才上稟,不想京城卻已下旨,涼州地近朔方,涼州有事。我們沒有及時上報,還要等都中降旨,如此一來。卻顯得我等怠忽職守了。”楊澤中道:“那張邁的事情傳到朔方也有些日子了,《安西唐軍長征變文》,我也聽了不少。他聯絡河西寺廟,要做什麼黃河以西大唐故土之主,誌向實在不如今河西諸州縣都已,聽說諸寺都已向涼州派出僧使,計議二十日之後便大會,令公若要行事,需得趕緊了。”折從陵道:“看那張邁這次行事,既然先派人便諭河西諸州,他本人必等到諸人齊聚,然後才到涼州,這樣才顯尊隆,我們卻可趁機。截在前頭,宣布陛下旨意,打他個措手不及。”張希崇道:“張邁破回訖、占沙瓜。都是用兵取勝,一道聖旨,未必便能服人,也罷,既然都中已有主張,我便往涼州走一趟,從陵,你具選輕騎五千人,隨我親往涼州傳旨!”楊澤中道:“令公若走,靈州防務卻該如何是好?令公在時,定難軍黨項不敢妄動,令公若是離境,萬一李彝超竟起禍心,那時如之奈何?”張希崇道:“拓跋氏世據定難。雖然跋扈,卻還不敢公然反叛,但澤中的話也有道理。如今陛下既然命我便宜行事。你便替我擬命,調李彝超領兵四千人隨我入涼,再給我知會府州折從阮,讓他密切留意夏州動向,若有異動,你可與他互為呼援。涼州之事,或將左右未來十年西北安危命脈,我是不能不用心的。”朔方治所在靈州,定難軍治所在夏州,那定難軍自唐末以來,一直由黨項人拓跋氏割據,因得唐朝賜姓為李,因此又稱李家,數十年來代代相傳,如今傳到了李彝超手中。仍然是向洛陽稱臣而對內自治。靈州夏州,距離甚近,快馬接力疾馳的話一日便到,接到了張希崇的調兵令後,李彝超召集家將商議。他的弟弟李彝殷說道:“中原之主。忌憚我們李家不止一代人了。如今父親才剛剛去世,他們就來調我們的兵馬入涼州,可彆是調虎離山之計。”李彝超道:“不然,那個張邁的事情我也曾經聽說,應該是真的。而且李天子剛剛即位,各藩鎮都未寧定,他的心腹大患在河東而不在我們。如果現在就用這樣的計謀來對付我們,對他隻怕也沒什麼好處。我們世受敕封,這調兵之命還是得聽的。否則反而會予以漢兒攻擊我們的口實。”李彝段道:“既然如此,我代哥哥走一遭吧。”李彝超道:“張希崇既然要集自前往涼州,我若不去,他如何能走的放心?還是我領兵前往吧。弟弟你率領子弟,看好家園,等我回來。張希崇既走,楊澤中不足為患,到是東麵折從阮需得小心。還有,那個張邁既然橫掃西域,西域也有契丹的屬國在,這次涼州的事情,保不定契丹也會介入。因此你在夏州。除了防範東、南之外,還得看好北邊的邊境。”李彝殷答應了,李彝超當即點了四千騎兵,出境到靈州附近來與張希崇會合,唐末五代,各地邊軍最強,雙方並作一處,兵力將近萬人,浩浩蕩蕩地朝涼州開來。注:朔方,在今寧夏一帶,黃河百害,唯利一套,所謂塞上江南,也就是這個地方了。二更奉上,兄弟們,本卷最後的風暴即將到來,東西兩方麵同時收緊,而月票亦已告急,請你們砸出手中的月票吧,我現在對《唐騎》的其它數據已經麻木了,隻有月票一項還算偶爾給我一點安慰,所以請你們給我一點更新的動力吧。前六,隻是要分類前六,很難麼?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