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瀚說得不錯,次日一早楊致剛到耿府門外,便看到滿宅皆白,一片淒慘景象。耿超一死,耿氏一門祖孫三代老年喪子、壯年喪夫、幼年喪父都占了個齊,怎一個慘字了得?相識之初耿超的倨傲、驕橫,對趙妍與駙馬頭銜的狂熱迷戀,禁軍大營校場比武廝殺時的狠辣,在陽城郡主趙瑛“押解”之下造訪楊府時滿臉尷尬的窘態……。之後受命統領突襲軍團整訓時的嚴厲、認真,處理董堅、李為群毆楊致時的果斷、機智,橫掃大漠時的驍勇善戰、所向無敵的氣概……。後來打著小算盤挑動董堅、李為、沈重為沈玉出頭的決然,當街活劈李英思的痛快淋漓,與楊致在耿府演武場再度比拚時的頹然、懊惱,決定與楊致同日成婚的狹隘、幼稚……。再到奉旨問策時孩子般的羞澀,永訣之夜痛飲時的坦誠……。與耿超相處的點點滴滴,在這一刹那猶如潮水一般湧現在腦海。楊致不禁百感交集,不知不覺間已是淚流滿麵。本應前途無量的一顆將星,在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之後倏然隕落,他還是那麼的年輕啊!那麼鮮活、威武的一條漢子,怎麼說沒就沒了呢?聽聞楊致來訪,耿進、耿超遺孀趙瑛帶著兒子耿賓果,一齊將他迎進府中。皇帝為了彰顯平定突厥的武功,為了安撫軍方集團勢力,特地下旨命寧王與康王負責統籌,在忠烈祠中操辦耿超、楊耀、李為的喪葬事宜。加之三人的靈柩俱未護送到京,是以耿府並未設置靈堂。耿進兩眼布滿血絲。臉色灰敗,一夜之間仿佛蒼老了十餘歲。耿進有三子。兩個庶子才智平平,耿超是嫡出的長子。也是最有出息的一個。耿進對其從小加意培養,寄予厚望,視為日後支撐耿氏一門的頂梁柱。不想如今一切已成泡影!耿進粗糲的一雙大手緊緊握住楊致的手,哽咽道:“楊侯,老夫十分感念你的援手之恩!無奈小兒命該如此,老夫的眼淚都已流乾了……。”喪子之痛,痛徹心肺。楊致一時不知該如何安慰,輕輕拍著耿進的手背道:“耿帥節哀!我知道,我都知道!”陽城郡主趙瑛乃是皇叔福王趙行之女。婚前就是耿超的忠實粉絲,婚後夫妻二人感情甚篤。噩耗傳來,趙瑛傷心欲絕之下,整個人幾近崩潰邊緣。此時全身縞素,長發淩亂,目光呆滯,聲音喑啞,見到楊致已然說不出話來,隻是伏首痛哭。趙瑛與楊致原配夫人沈玉交好。其子耿賓果與楊致二子同歲,隻比楊猛、楊驍大了幾日,平時兩家妻兒多有往來。楊致雖然回京居家時日甚少,耿賓果卻還是認得他的。耿賓果還未滿六歲。眉眼樣貌依稀有幾分與耿超相像。一臉懵懂的怯怯問道:“叔父,他們都說我爹爹戰死了,是真的嗎?我以後還可以去你家與猛兒、驍兒玩嗎?”僅是想起耿超為兒子取名“賓果”的由來。便已令楊致心中大慟。蹲下身來,含淚強笑道:“你爹爹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可以!當然可以!”“嗯。爹爹也曾與我說過。叔父是個蓋世英雄。爹爹還說,他欠了你三條命。你還會要他還嗎?若是叔父與爹爹一起去打突厥人,爹爹就不會死,是嗎?”誰無父母?誰無親人?耿賓果奶聲奶氣的天真話語,楊致實在不知該如何作答,令他瞬間淚崩。失魂落魄的一屁股坐倒在地,像個孩子一樣放聲痛哭起來!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之後,楊致心頭對耿超的惋惜哀痛之情,也暫時得以宣泄。收了淚水,賓主重又奉茶敘話。耿進見楊致似乎沒有馬上告辭的意思,情知他並非專為探望而來,示意趙瑛帶了賓果先行回房歇息。這些年來,耿進父子兩代為將,皆是戰功顯赫,聲名威望無以複加,成為大夏軍方勢力數一數二的領軍人物。再到狂熱的追捧先帝意圖一統天下的宏願,不遺餘力的擁立能征善戰的寧王為儲,與皇叔福王結為姻親,耿超得享郡馬的尊榮,可謂一時風頭無兩。到頭來卻落得個深為皇帝猜忌,愛子殞命大漠的下場!這樣的際遇,足以令耿進心灰意冷。與此同時,耿進親眼目睹楊致由一介名不見經傳的商戶子弟,一步一步的走到今日,連皇帝都得看他三分臉色。誰敢說這不是本事?當日與徐文瀚的一番懇談,令耿進不得不為之反省與深思。楊致對於耿進的心境,並不十分了解。就目前情勢來看,他不需要也無所謂與任何人結成同盟,今日隻是順便來跟耿進打個招呼,當下簡明扼要的將昨日皇帝召見的情形說了個大概。耿進淒然苦笑道:“承蒙楊侯高看,舉薦老夫為帥。老夫已然休矣,你若統軍,皇上豈能放心?楊侯自保無虞,何苦行此不智之事?今時今日,老夫又還能幫你什麼?”楊致與耿進遠未到推心置腹的地步,坦陳道:“耿帥衷言,我亦自知。今日我是專為探望耿帥、嫂夫人、侄兒而來,提及於此,隻是順便,彆無他意。正所謂聖心難測,萬一皇上問起,耿帥心裡也好有個底,如此而已。”利益交換是高官重臣相交的基本原則,耿進自然不會因為楊致的幾滴眼淚而輕易摒棄。半信半疑的道:“楊侯所言,果是當真?”楊致正色道:“耿帥恕我直言,我不需要你幫我什麼,你也幫不上我什麼。”耿進歎道:“老夫是被嚇怕了,楊侯勿怪。後生可畏,楊侯眼光識見,遠勝老夫。你既是這麼做,自有你的道理。若有所需。老夫必當儘力。”隨即躊躇道:“老夫有一事厚顏相求,懇請楊侯萬勿嫌棄!”楊致一口應承道:“但凡力所能及。理當責無旁貸。”耿進鄭重道:“孫兒賓果乃是我耿氏一門重振聲威的希望,老夫想將他托與楊侯教導!”“哦?”楊致皺眉道:“耿帥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耿帥是否想過,賓果是耿氏嫡出長孫,將來必定是要承襲爵位的?由耿帥親自教導,豈不是更好?再說現下賓果年幼,來日方長,何必急於這一時?”楊致雖說得含蓄,但意思很清楚:一是賓果的未來基本已可確定,將來很難有太大的自主選擇餘地。二是耿超新亡,屍骨未寒。其子就拜楊致為師或義父,顯然太過紮眼,說是兩家結盟亦不為過。虎死威風在,耿氏在軍中的影響力加上楊致的聲名勢力,皇帝哪兒會安心?豈不是自尋煩惱,讓大家都不自在麼?耿進失望的道:“倒是老夫思慮欠妥、過於冒昧了。楊侯如感為難,老夫絕不相強。”這年頭什麼都講究個正統,子嗣傳承尤其如此。耿超已然戰死,耿進愛孫心切。腦子裡一時難以轉過彎來,委實正常。楊致提醒道:“依我之見,開枝散葉才是振奮門庭之道。俗話說,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先帝賜封耿帥武英殿大學士之時。曾經明旨昭告天下,耿氏爵位世襲。若非事涉謀逆,終大夏一朝總不至於食言背信。賓果襲爵。已成定局。無須耿帥相托,我也必會關注提點。名分如何。並不重要。非我敷衍塞責,而是沒有名分。比有師徒或父子名分反而要好!”“再者,我建議耿帥於子侄孫輩之中,擇其性情忠厚、才智平庸者,儘力設法謀個官祿前程,以保其安度一生。擇其飛揚跳脫、資質上佳者,悉心教導多加磨礪,任其闖蕩自謀出路。說白了就是沒本事的讓他安心,有本事的不必擔心。耿帥隻要儘心儘責、因材施教就好,須知兒孫自有兒孫福啊!”耿進細細品味,感慨的道:“老夫真是白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楊侯此言大善!老夫受教了。”楊致與耿超、李為有同生共死的故舊之情,楊家闔府上下皆知。家主心情不佳,沒人敢去觸他的黴頭。連老爺子都一反常態,不僅嚴禁賭博喧嘩,而且拒見任何外客。四月初三日,李為遺孀陳氏攜其二子到京。皇帝詔令,恭送至禮部禮賓院暫住。四月初五日,隨州守將於化龍遣人護送楊耀靈柩到京。皇帝詔令寧王趙當陪同其眷屬,將其靈柩送入忠烈祠安放。四月初七日,討虜大將軍曾英明親率部屬班師回朝。皇帝詔令寧王趙當、康王趙敢陪同兩家眷屬,將二人靈柩送入忠烈祠安放。四月初九日,於長安北門郊外三十裡,舉行朔方邊軍獻俘儀式。皇帝親率滿朝文武百官出迎,楊致亦在其列。四月初十日,宜祭祀、喪葬。皇帝詔令,於忠烈祠舉行國葬,在京四品以上官吏不得缺席。忠烈祠國葬之日,在皇帝刻意作秀、眾臣完成任務式的繁瑣冗長的儀式過後,楊致滯留未去。來到兵戶兩部聯合設立的臨時治喪公事房,脫下身上的吊喪常服,向值守官吏道:“勞煩予我一套重孝服色。”楊致名聲在外,無人不識。值守官吏小心的答道:“侯爺,您剛才不是有一身嗎?滿朝文武百官都是按製穿的吊喪常服,今日您是伴隨聖駕而來,而重孝服色服色非至親不可穿戴,您看是不是……?”皇帝是皇帝,群臣是群臣,我是我。為免皇帝與群臣臉上難看,我已經很給他們麵子了。楊致冷冷道:“除了公誼,還有私交。楊耀是我的長輩,耿超與李為是我的生死兄弟,何以不能穿戴重孝?你就說給不給吧!不給的話,忠烈祠外的攤店裡有的是。”值守官吏深受耿超、楊耀、李為的忠烈事跡乾擾,頓感熱血沸騰:“侯爺忠義,我等拜服!為什麼不給?必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