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靖康帝看了奏折後,竟然準奏,並提朱筆添上一條:威海大將軍耿忠有失察之罪,責令上折自省。海上軍務是耿忠負責的,出了這等事,他難逃其責,況且孟遠翔又是他的嶽父,未牽連他已經萬幸了。王亨等三人謝恩。事畢,曾大人和公孫羽出宮。王亨則被皇上留下了。沒人時,王亨又密奏道:那賬簿所涉金額巨大,絕不止孟遠翔和裴知府所截留的財寶。此案背後恐怕還有更大的陰謀,然他不想打草驚蛇,故而隻將孟遠翔作為主犯判決,以迷惑麻痹對方,徐徐圖之。賬簿他昨天就交給皇上了。靖康帝肅然道:“愛卿考慮周到。”頓了下又問:“愛卿是如何打算的?”王亨道:“微臣已經在刑部大牢安排了人,監視裴剛、孟遠翔等人,隻要有人和他們接近,便能抓個正著。”靖康帝點頭道:“甚妥。”又自語道:“會是誰呢?”皇帝嗅到了陰謀的氣味。這陰謀還危及他皇位。他問道:“愛卿以為,此事是否和軍方幾位王爺有關?”王亨一驚,彆說他沒懷疑,就算真懷疑了,他也不會就這樣告訴皇上,那太輕率了。他和靖康帝君臣投契,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涉及朝政,有些話是不能像朋友間閒談一樣說出來的,否則會引發嚴重後果。他便斟酌道:“微臣入仕尚淺,且對軍中人事不熟,不敢妄言。皇上也不必懷疑,等查明真相再說。”靖康帝微微點頭。王亨想說左相之前和孟遠翔父女接觸頻頻,又止住了。朝堂各方製衡,刑部大牢不是王家的,之前儘管王諫做了安排,依然未能阻止左端陽派人和孟家父女聯係。而以王家和左家的恩怨,即便王亨說了,皇上也未必相信,卻會在皇上心裡落下一個排除異己的印象。於是,王亨再次提起梁心銘在桐柏山被雪崩阻隔、受傷差點喪命的事,讓皇上自己去推想。果然,靖康帝臉色沉了。他給王亨下一道密旨,令他暗中追查裴剛和孟遠翔背後主使,以及在桐柏山刺殺梁心銘的人。王亨領旨,又說起彆事。正在這時,人回左相求見。王亨無聲笑了。靖康帝微微皺眉,還是道:“宣。”左相急忙進宮,就是怕靖康帝支持王亨。雖然很多人都質疑王亨,但王亨的反推並非胡言亂語,更何況還有彩兒的證詞佐證,隻是缺少直接的證據證明她謀害了林馨兒;再者,左相從皇後那得知吳貴人的事,深知皇上厭惡孟清泉,加上寵愛王亨,準了他的判決也不一定,因此不等明日早朝,就匆忙趕來阻攔。他還帶了兩名禦史來。他在宮門口遇見曾大人和公孫大人,得知皇上果然準了王亨的判決,很是惱怒,決心抗爭,要皇上收回成命。見麵後,左端陽便直言上諫。他奏道,孟清泉的確有嫌疑,王侍郎應該仔細審問,無證判決孟清泉斬立決,竊以為不妥,請皇上明察。靖康帝聽後,臉色不好了。他對孟清泉印象惡劣,偏偏這女子狡詐的很,行事不留把柄,無法定罪。想想王亨,追查林馨兒之死多少年了?至今不能揭發真相。這次,若是循著正途慢慢審問,誰知要審多久,又能不能審出口供?倘若用刑,若不能問出口供,最後還讓王亨背一個屈打成招的惡名。若問不出口供,難道就放過她?王亨願意,皇帝也不樂意!一想起吳貴人的事他就生氣。因此,他很讚成王亨劍走偏鋒,以孟清泉刺殺梁心銘為證,反證她當年謀害了林馨兒,所以心虛滅口。靖康帝看著左相,淡聲道:“她刺殺梁心銘不就是證據?不心虛為何要派人刺殺?早不刺殺晚不刺殺,就在她見了梁心銘後就派人刺殺,說她無辜左相信嗎?”左相恭聲道:“皇上聖明。微臣並未說她無辜,隻是要有證據證實才好,不然無法讓人信服。”靖康帝道:“左相不服?”他口氣很是不悅。梁心銘在桐柏山再次遭遇刺殺,且受傷了,兩名刺客屍體已被王亨帶了回來,身份尚未查明;還有,雲蘿郡主遭人綁架,目的不明。但可以想見,這都是衝著王家和王亨去的。孟遠翔關在獄中,誰有這麼大膽量和能力?靖康帝想不懷疑左相都難。現在左端陽又為孟清泉說話。這不是針對王亨是什麼?左端陽察覺皇上不悅,卻並沒有退縮,正色道:“皇上,微臣阻攔此事,不為彆的,乃是為了朝廷綱紀。“其一,王侍郎斷案如神,這次卻無證判決孟清泉,容易被人詬病,說他無能審出真相,對他名聲有損。“其二,此例若開,怕將來有人效仿,胡亂以推論判決人犯,給彆有用心者可趁之機,造成冤案。“其三,也是為了安撫功臣。孟遠翔罪該萬死,然不能否認他在溟州做出的功績。海盜之患,從先帝時期就一直存在,幾十年不斷。孟遠翔上任後,會同當地水軍、禁軍,一舉將海盜清剿乾淨,功不可沒。“因此幾點,微臣以為:縱不能對孟清泉網開一麵,也要給她一個公正的判決,讓人心服口服。”兩名禦史也跟著附和。靖康帝聽後,半晌無言。左端陽字字在理,他無法駁回。他便看向王亨,期待王亨反駁。左端陽也看向王亨,皮笑肉不笑道:“王大人以為呢?”王亨一直未發言,毫不焦躁。這時他點頭道:“左相言之有理。”左端陽很意外他的鎮定,麵上卻讚道:“王大人果然公正。如此還要辛苦王大人,再審孟清泉。”王亨很誠懇地問道:“左相為何對孟清泉如此情有獨鐘,不惜禦前頂撞皇上,也要保她一命?”靖康帝一個沒繃住,差點笑出聲來,悄悄瞪了王亨一眼,知道他今兒被左端陽攪了好事,氣壞了,所以出言譏諷左相。但是,靖康帝沒有嗬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