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曾言:“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何為四猴?“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六耳獼猴,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裡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此刻,跪拜在陳堪麵前的,正是那混世四猴之中的善聆音,能察理的六耳獼猴。這斯也正好在此山中休息,因為天賦,察覺到陳堪的到來,便立刻前來,想要拜師學藝,還帶著一些水果,全部都是最新鮮的,應該是剛摘下來。“你這斯,倒是與本座有些緣分。”陳堪仔細打量著六耳獼猴說道。從六耳獼猴身上能夠明顯感覺到那屬於武修特有的氣息,這六耳獼猴應該是利用了自己的天賦學習了一些武術,至於法術,以陳堪的觀察,六耳獼猴應該隻會一兩手最簡單的法術,基本上等於不會。很顯然因為陳堪的出現,讓六耳獼猴的軌跡發生了一些變化,他雖然還未能修道,卻邁入了武道。陳堪知道,在現實世界一些“洪荒係列”題材的作品中,六耳獼猴不能修道,因為據說鴻鈞老祖說了一句“法不傳六耳”。但是在這個西遊位麵,六耳獼猴還未修道,和“法不傳六耳”之間絕對沒有什麼關係。其實“法不傳六耳”中的“六耳”與“六耳獼猴”中的“六耳”,沒半毛錢關係,“法不傳六耳”就是指話不能進入第三個人的耳朵,意思是指:極端秘密,不能讓第三者知道,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一個意思。而且“法不傳六耳”最早也不是出自神話,而是出自清代的《兒女英雄傳》,按照現實世界的分類,算是武俠、言情。將“法不傳六耳”與“六耳獼猴”扯上關係,顯然是後人所為,而且《西遊記》成書於明代,《兒女英雄傳》成書於清代,《西遊記》根本就不可能去借鑒什麼。在現實世界,有不少人硬是要將《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兩大神話故事套在一起,非要在時間和因果上進行一波強行解釋,其實這很為難人,會出現各種漏洞。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雖然從故事發生的時間上來看,封神(商周)發生時間在前,西遊(唐)發生時間在後,可是成書的時間卻正好相反,《封神演義》成書在後,《西遊記》成書在前,因此《西遊記》中的設定根本不可能去迎合《封神演義》,除非吳老爺子能夠穿越時空。這就好比金老爺子的《天龍八部》與“射雕三部曲”之間,如果你硬要去解釋為什麼“六脈神劍”、“逍遙派”、“淩波微步”這些牛逼哄哄的存在,怎麼在“射雕三部曲”中就消失不見了,那完全就是在自尋煩惱。其實理由一樣,雖然天龍故事時間在前,射雕時間在後,可是金老爺子是先寫了“射雕三部曲”,然後才有了《天龍八部》,金老爺子再怎麼牛掰,也不可能在寫《射雕》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日後還會寫六脈神劍、逍遙派這些玩意。而“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就完全不同,三本書的成書時間和故事發生時間是一樣的,加上金老爺子有意為之,所以其中的故事和情節就可以連起來。……言歸正傳,六耳獼猴無法學習法術,其實也不難理解,他的天賦固然是厲害,但是也不是無敵的,在《西遊記》中對他的描述是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裡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凡人說話”,也就是說普通人說話,他都能聽見,而想要去偷聽修士的傳道,對他來說,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者根本不可能,涉及到自己的看家本領,哪個修士沒有點防備的手段,豈是那麼容易能夠偷聽的。而這一點也正好可以證明,日後西遊之中,所謂“真假猴王”這個劫難,極大可能是有人故意安排,六耳獼猴能夠學得和孫悟空一般無二的本事,原因隻有一個,就是六耳獼猴聽到了菩提祖師對孫悟空的教導,難道菩提祖師連普通的修士都不如?顯然,那絕對是菩提祖師故意的,故意讓六耳獼猴聽見的,即便不是菩提祖師,也是某位天地大能傳授的。相反,比起尋常的修士,陳堪所建立的武修一脈雖然也屬修士,但是武修在明悟己身,以武入道前,隻能算是個強壯的凡人,六耳獼猴的天賦就能發揮作用,學會一些武修的手段,身上沾染了武修的氣息。比較奇怪的一點在於作為“混世四猴”中善聆聽的六耳獼猴,他現在竟然還不能說話,即便是開啟靈智沒多長時間,他應該也不至於蠢到這種程度,不過這就是事實。因此六耳獼猴隻能是將水果放置於陳堪麵前之後,就雙手抱拳,對著陳堪不停磕頭,顯然是希望陳堪能夠收他為弟子。“也罷,既然你我二人有緣,那麼本座就收下你這個弟子。”陳堪直接收下六耳獼猴,這次自己也是因為心有所感才會降在此地,恐怕就是因為六耳獼猴的關係了,修道講究的是機緣,這就是兩人之間的緣分。六耳獼猴聞言,麵露喜色,在原地做了幾個極為漂亮的後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