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狀態,特指遠古時代,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在古籍中的“洪荒”二字通常借指太古時代。而這裡的“洪荒”是神話中的一種體係,是從鴻鈞講道、盤古開天,巫妖大戰,女媧造人,三皇五帝等洪荒大戰到封神之戰,佛道之爭等主題的以朝代更替映射聖人間的較量。不得不說這個作者確實是腦洞大開,將本來混亂的神話體係儘可能的串聯在一起。不過陳堪不認為自己日後所經曆的位麵都會按照這個體係來進行,因為這個體係不管是在道家還是在佛教看來都是破綻百出,不說其他,就說鴻鈞這個洪荒體係中的大佬。鴻鈞最早出現於西漢王褒的《四子講德論》,而真正有名氣是在《封神演義》之後,具體來曆不明,在中,他是六聖的師傅,在洪荒體係中他是大道實體,但是對道家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正統道教中大道顯化實體乃玉清元始天尊,而非鴻鈞。因為要比正統的道家書籍中的神仙傳記要普及,所以很多人就信以為真,認為三清之前有個鴻鈞,則完全是以訛傳訛,其實從古至今,鴻鈞都被道教駁斥,稱之為“邪說”,佛教也不承認鴻鈞,曾多次辟謠。至於《封神演義》中會將鴻鈞寫成是三清的師傅,其實要聯係具體的曆史背景,這是作者為了體現明朝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封神之後,闡教的幾個仙人進入釋教(佛教)也是這個原因,三教合一,不分彼此。截教的大多數弟子上了封神榜,封神,成為天庭的一員,向玉帝稱臣,而闡教的十二金仙做了仙人,沒有向玉帝稱臣,這是將仙權和神權分開。神權代表的就是現實世界的皇權,這是一種隱喻,在《封神榜》中,鴻鈞在賜下封神榜的時候就說了,品行最佳的成仙道,其次成神道,神道在仙道之下,《封神榜》崇仙抑神,其實就是暗諷統治政權。所以幫助商朝的截教眾人上了封神榜,成為神,被皇權製約,成了行屍走肉的存在,而幫助周朝的闡教成了仙、佛,永享自在。其實不僅僅是這本《封神榜》,另外一本神話《西遊記》的主要思想也差不多是如此,兩本書成書的時間和作者思想都差不多,都是在諷刺朝廷統治。在孫悟空在大鬨天宮時,玉帝及眾神的表現如此的懦弱無能,其實也是諷刺朝廷統治,在第一回中就點出了孫悟空的能力屬於仙傳,最後歸佛,一樣是三教合一,諷刺現實,崇仙抑神。所以不管是《封神榜》還是《西遊記》都是那個時代下的**。《封神榜》和《西遊記》這兩本書本來就是相互獨立存在的,而且《西遊記》成書甚至要在《封神榜》之前,要是強行放在一起看,其實那完全是自己找罪受,它們本來就不是一個體係的。這就像是一些讀者在看金老爺子的武俠一樣,雖然在朝代上看起來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其中有很多問題,很多人就搞不懂,其實要是明白了金老爺子的寫書順序就明白了。十二本書中,真正是故事前後連貫的就是《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還有《倚天屠龍記》,因為這統稱為“射雕三部曲”是一個係列的,這是老爺子有意安排的。其他的就不要去強求了,這三部曲寫在天龍之前,所以就不要去糾結為什麼一燈大師沒有學會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為什麼逍遙派不見了。這都是廢話,金老爺子在寫射雕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日後自己還會寫一種叫做《六脈神劍》的武功,雖然在朝代上,天龍發生在射雕之前,但是在創作的順序上完全相反。其實中國的神話體係會亂七八糟了,和金老爺子的差不多,除了因為中國地大導致文化差異大之外,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創作的時間。中國早期曆史有一個特點,就是越往後走,前麵的曆史就越長,這是中國曆史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這些先賢隻會去談論三代,也就是夏、商、西周三代,喜歡說大禹、伊尹、商湯、周公等人如何如何,說這三代的賢人是如何的治理國家,來告訴統治者要如何善待民眾治理國家,所以在春秋戰國這段時間曆史最遠就是到夏朝到大禹這裡。而到了漢代,三皇五帝就冒出來了,等時間來到了魏晉南北朝,那就更加了不得了,盤古等更早的神話人物就都出現了,基本上中國人最熟悉的神話故事十之五六是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所以說,中國的曆史是越往後走,前麵的“曆史”就越長。就像金老爺子的一樣,本來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盤古、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三代,但是創作的時間卻正好相反,是先有三代,再有三皇五帝,最後盤古開天辟地。前麵創作神仙人物的作者根本不可能去考慮後麵同行的想法,當然也考慮不了,而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混亂。總之一係列的原因最終造成了中國神話體係中的不完整,甚至一些人物還是前後矛盾,實力也是混亂異常。想明白這些之後,對陳堪最大的一個告誡就是到時候經曆具體的位麵麵對這些神仙人物的時候要具體的去看待,萬萬不能被神仙的名號所迷惑。可能前個位麵某個人物是自己的手下的一個小兵,到了下個位麵就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了;也可能前個位麵的大反派到了後一個位麵就成了正派人物。以此同時陳堪也暗自鬆了口氣,因為如果全部按照洪荒體係來走的話,那問題就有些麻煩了。之前說過洪荒體係的一個總綱領就是所有事件背後都是幾個聖人的氣運之爭,說白了就是通篇的陰謀論,如果全部都按照洪荒體係去走,那陳堪每一步就要戰戰兢兢,隨時有可能被當做異端乾掉,誰都不喜歡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