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皇宮,皇帝書房!李二問李元興:“五郎,一百二十人戰三千騎,你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皇兄,我能不能說。我原本想讓三十騎對三千騎的,倭人的騎兵連馬鞍都沒有,他們算什麼騎兵。事實上,倭人的三千騎比三千步兵還弱。羽林出戰,就如同猛虎對羊群。臣弟真不知道,冷兵器時代之中,有誰可以傷到我大唐羽林!”李元興說的是傷,不是殺。李二沒接話,隻是說道:“高句麗之戰,派出精銳極多。一戰沒打對士氣也是有影響的,在倭島那裡打打,也讓倭人見識一下什麼叫唐軍。也順便讓他們放鬆一下,正如五郎你說的,隻當是給他們由國庫出錢遊山玩水了。”“皇兄,明天圍棋賽,皇兄開棋如何?”“好!”打仗,最近兩年內怕大唐權勢最高的兄弟兩人都沒什麼興趣了。倭島的戰略依然還是,讓內部亂起來,然後再讓投靠大唐的倭人去打發生內亂的倭人。次日、貞觀三年三月初三。這個日子自然是禮部選的,理由有一大堆,總之就是吉利了。一塊差不多二丈高的巨大鐵板就吊在樂民園的門口,廣場之上是初賽的地點,報名參賽的有數萬人,但凡是會下棋的都會來這裡試一試,或者說重在參與吧。大唐圍棋賽規則已經在報紙上公布了。以十九線棋盤為比賽用棋盤,機械表這種高端的東西大唐不可能製造幾萬個。所以用的是沙漏,大約就是三分鐘的沙漏,放在一個可以旋轉的架子上,棋手是百姓,小桌裁判也是百姓當中的誌願者。大裁判則是有資格直接入決賽的,公認的圍棋高手。三分鐘的沙漏每個人下完棋就翻到對方一邊,誰的沙漏完了,在對方沒有認輸的情況下,沙漏完的一方就算是輸。每盤有一次請求暫停的機會。廣場之上擺了六百多張桌子,根本就沒有抽簽。最簡單的一號對二號。三號對四號這樣。如果其中某一人勝了,就是一號對四號這樣,最簡單的方式。一直到隻留下六十四人進入決賽。公開場中,選三十二人進入決賽。一號桌上。坐的是一號與二號。比賽已經開始。可還沒有棋手轉動沙漏。所有的視線都放在零號桌上,那一桌分彆坐著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李二執黑,第一手落天元。李元興執白。第一手落星。兩人都沒有去轉沙漏,各下二十子,隻是依舊著一個後世的經典開局依樣布了出來,當李元興第二十手落下。負責在巨大棋盤上的人大喊一聲。“秦王殿下,跨!”下到這裡就結束了,以李元興主動挑起對攻的一手棋為停止。棋賽正式開始,大棋盤上自然是會找出那些有名的棋士,卻又沒有直接進入決賽的對局作為展示。棋,君子六藝之一,棋賽,博弈之賽。這一次武曌都沒有掙錢,因為有許多名士捐款,為了讓棋賽辦的更好。在接受了捐款之後,如果再掙錢這個名聲就壞了。棋賽總冠軍,得到名人稱號。相當於縣子的爵位,不是虛爵,是實實在在每年可以在禮部領到銀子的爵位,除了名人之外,即將推出的還有一個棋士的虛職,九段棋士可得到一個相當於縣男的爵位。普通的棋士,也會每個月領到一份銀錢。至於說這個評級之事,李元興就懶得再管了,成立的圍棋行會自然拿出一個合適的辦法,然後經由禮部處理,認可,就可以實施了。各下了二十步的李二與李元興離場,來到了樂民園入口最高的建築。觀月樓的頂層包廂之中,在高處觀看棋賽。這裡也擺了一個棋盤。“五郎,我們繼續下完那一局!”李二依次將自己剛才下的二十子擺上,可擺到第十步的時候,似乎是忘記怎麼擺了。敲著額頭思考的時候,李元興笑了:“咱們兩個臭棋還是彆惡心那名局了,不如隨便下下!”“也好!”李二將黑子收回。臭棋對臭棋,兩個心思都在打仗,都在政治上的男人在棋盤上進行著黑白博弈,無數的錯招,無數的漏洞,可兩人同樣無視自己的漏洞,也看不穿對方的漏洞。完全屬於業務愛好者範圍的兩人倒是下了不宜樂呼!“皇兄,你登基兩年半了,咱們打了兩年半的仗。報紙上幾乎除了打仗,就是新政的新聞,今年是需要換一換風格了。”李二沒接話,思考了一步李元興的攻擊之後,依然下在一個錯誤的位置上。然後,這才說道:“那火車通車之後,為兄還沒有坐過呢。”“彆坐!”明知李二下錯了,李元興也下了一步自以為高明的棋,可反而讓優勢給丟了。李二無視李元興既然殺掉自己一小塊地盤,事實上不是無視,而是沒有發現那一塊的危機,提掉了李元興一子之後:“五郎,為什麼不要坐?”殺招嗎?李元興根本就沒有發現,那一處自己可以成功的圍殺,就在角落裡與李二開始打起了為爭幾目地盤的混戰。“那火車開通,有些百姓提前一夜就在排隊。臣弟已經派人吩咐下去,買了票就肯定能坐上車,而且票上還有買票人的姓名,以及身份牌上的號碼,隻要沒有錯過時間,是絕對不會上不了車的。”“結果呢?”李二繼續在研究著那混亂的棋局。“結果!”李元興笑了:“沒有人排隊上車,開始有人排隊買票了。已經把售票時間提前了十五天,結果還是夜夜排隊,現在還有租帳篷的,專門用來給排隊的。所以皇兄就彆坐車了,你要坐一次,火車要停運好幾天!”“五郎的意思是?”李二沒抬頭,繼續盯著棋盤。“皇兄要坐,肯定要先檢察火車,再整修車廂。掛上皇室專門的車廂,然後宮人,侍女,護衛。這等於火車要為皇家專用,至少五天時間百姓不能用。皇兄可以讓鐵道部把月報送上來,看一看人流量、貨流量。再讓戶部把商稅的報表上交之後,就知道這鐵路每天為長安創造了一個極大的價值。”李二點了點頭:“這個,我已經知道了。”“皇兄看過了?”李元興心說,按大唐官方的規矩,這些報告是一季上交一次的。“不是,是工部送來一份表章,意思說這個鐵路已經修好,由雙線變四線,比修一條雙線要容易多,而且在有了電報機之後,鐵路運行可以管理,就依現在雙線來說每個時辰發一部車,每天對開就是二十四列。”李二這個賬也是看工部報上來的。“工部的意見是,就算不再加鐵路,在幾處寬闊的地點上,加一些分支。供火車錯行,這樣可以再提高動力。為兄問過明月了,明月的意見是,可以增加支線,但不要急著增加車次,現在鐵路的管理還在熟悉之中,鐵路一但出事,輕則數百人傷亡,重則影響長安到洛陽的商路。”李二似乎還沒有說到重點上,李元興沒有發言,繼續聽著。“工部的意見是,不要再修長安到洛陽的運河了。”“為什麼?”這一次,李元興有些想不明白了,要知道古代運河才是主力。“工部算過,按五郎你的要求。要讓運河達到那樣的程度,所花的時間、人力、錢幣。可以再修兩次長安至洛陽的鐵路了。”李元興沒有再說話了。按李元興的想法是,運河才是運輸上的主力,就是在後世,河運也是不能輕視的。李二又說道:“商人們排隊要用火車,因為火車快,河運從洛陽到長安,至少要七天時間。而火車四個時辰就可以到長安,加上貨物搬運裝車的時間,一天也足夠了。所以商人們寧可等,也不使用運河。運河會翻船,火車不會!”“這個,就依工部的意見吧!”李元興想了想,既然大唐的官員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應該支持。可何況,並不是自己想的,就肯定是對的。“河務改為防災,鐵路再加修一條。從長安到運城,對於河東道,這個幫助是極大的。唯一的難題工部已經解決,那橋已經設計好,今年一年就可以修好,這是為兄的意見?”李二這是在等李元興的意見了。“運城呀!”李元興點了上一支煙,慢吞吞的又拿起茶杯。“如何?”李二催問著,這也是工部給出過意見的。“不如修到並州吧,以後再往幽州修,還是要加長到遼東去的。鐵路的運力速度是極快的,發展鐵路是臣弟支持的。但也要有個計劃,畢竟國力有限!”李元興也提出自己的意見。李二想了想,也認為李元興這個意見不錯。可這麼大的事情,已經不是他們兄弟兩個人聊個天就能拿主意的。既然有天英閣,又有六部。而且這些部門已經對於李元興現在的思路有了深入的了解,可行性的分析交給他們,要比李元興一個人思考更加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