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天下戰事(七)(1 / 1)

明末瘋狂 再次等候 1523 字 2個月前

而此時,山海關已經落在了滿清的手中,京城以北的長城防線和各大關隘,簡直就是千瘡百孔,已經沒有了任何兵力,於是當時的汝寧軍也隻能暫時把部隊填充上去,先建立起防線,擋住清軍和蒙古部隊侵擾京城。至於宣大和延綏那裡的長城防線,大平軍已經是顧不得了,隻能盼望著今年能安然渡過。不過那些的蒙古部落都是突厥化的西蒙古人,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未歸順滿清,所以西蒙古並不能與滿清形成有效的呼應。而吳世恭也隻能期望:也許西蒙古不會乘虛攻入內地吧!還好,感謝前世那狂轟濫炸般的辮子戲。這讓吳世恭依稀記得:皇太極病逝以後,為了那個新皇帝的即位,滿清內部曾經亂過一陣子。而那個小皇帝的老媽——大玉兒,還和誰誰誰那樣了。好吧!吳世恭承認自己的這段記憶,是來自於前世看的那幾本同人。不過那的內容?那就……不說也罷!反正不管怎麼樣,這個冬天滿清是不會大動乾戈的,這讓吳世恭的大平朝也有了喘息之機,能夠有時間來建立起完整的北方防線了。也確實如此,吳世恭這段罕見的有用前世記憶並沒有記錯。當快馬加鞭的多爾袞三兄弟,帶著兩白旗的旗丁,風塵仆仆地趕回盛京以後,立刻與留守盛京的豪格摩擦出了火星。要不是禮親王代善從中不斷地周旋勸解,說不定倆人就在盛京大打出手了起來。緊接著。滿清的親貴、將領們也隨即而至。在這個權利更迭的時候,這些親貴和將領都不敢停留,他們都是要早日回到盛京。為自己在新朝中謀得一席之地。而此時的滿清皇位,將在豪格和多爾袞倆人之間展開。當時豪格親掌正藍旗,而且又有皇太極留下的正黃旗和鑲黃旗以及眾多大臣們的支持,從八旗內部來看,略優於有正白、鑲白兩旗以及多鐸、阿濟格支持的多爾袞。但是多爾袞多年的苦心經營,使得蒙八旗和漢軍旗的部隊大多數都支持他,連其餘六旗的中下層旗丁中。多爾袞也有著很高的人望。因此,這倆人其實在皇位的爭奪中是勢均力敵的。甚至多爾袞還稍稍占優。於是滿清的親貴們閉門商議了十幾天,雙方的分歧卻一直不能得到彌補。於是盛京的火藥味也就越來越濃。要不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發生內杠,都在儘量地克製著自己,說不定盛京已經變成了一個戰場了。而在此時,最有影響的四位和碩親王———禮親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態度。以年老多病為由。不想卷進這場政治漩渦,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角立,互不相讓,雙方僵持,所以隻有鄭親王濟爾哈朗比較超脫而能起協調作用。所以在第十二天的大殿秘密會議中,代善首先發言:“豪格,帝之長子,當承大統。”沒想到豪格隨口謙虛了一句:“福少德薄。非所堪當!”於是多爾袞就順勢說道:“既然豪格自己都認為不堪其能,那就算了吧!”而在這時候。在殿旁護衛的索尼、鼇拜等人拔出了腰中的刀,威脅道:“吾屬食於帝,衣於帝,養育之恩與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則寧死從帝於地下而已。”見勢不妙,有發生火並的危險,代善就說了一句:“吾以帝兄,常時朝政,老不預知,何可參於此議乎?”隨即,他站起身離去了。於是多爾袞就說道:“汝等之言是矣。豪格既讓退,無繼統之意,當立帝之第九子(福臨)。而年歲幼稚,八旗軍兵,吾與鄭親王,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誓天而罷。”於是在滿清眾親貴的妥協讓步中,皇太極九子福臨繼位,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攝政王輔政。因此,滿清的實際權利就掌握在了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手中了。可是對於濟爾哈朗這個打醬油的角色,多爾袞還是不準備放過。之後他步步緊逼,最終成功了剝奪了濟爾哈朗攝政王的位置,真正做到了大權獨攬。之後,多爾袞更是把豪格發配到了山海關,把他置於與大平軍作戰的第一線,其居心也是不問可知。可是多爾袞做的這一切,總是要有個過程。所以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來收攏八旗內部的權利。而這段時間,卻給予了汝寧軍整軍備武的時間。要知道,這次清軍退回遼東,非但實力未受到什麼損失,反而有了關寧鐵騎和大量降軍加入了漢軍旗,再加上有了大量的繳獲和人口,實力是不降反升。尤其是現在的山海關還在滿清的手中,所以一旦多爾袞整合好了內部,清軍將很容易地入關。而且山海關至北京也就是七、八天的路程。所以說,現在的北京城其實就在清軍的攻擊範圍之內了。而大平軍這一方,雖然這時候在京城附近已經集結了兵力近三十五萬,但其中能用得上的僅有原先汝寧軍的十二萬多一些,最多再加上黑雲軍和明軍精銳二、三萬人馬。當然,還有關外,駐守寧遠城和鎮遠城的狼嘯鎮近二萬兵馬。而且隨著地盤的擴大,大平軍也要分兵駐守,實際上實力是不升反降的。不過目前大平軍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太過捉襟見肘。為此,吳世恭隻能首先整編和訓練這二十萬出頭的雜牌軍隊。而現在的整編和訓練,也隻能分成幾步走。第一步,吳世恭也就準備整編出了八萬精銳。雖說這些是精銳,也就是體格健壯些。原先汝寧軍有著自己獨特的戰術打法和訓練方法,就算是這些原明軍精銳都是老兵,適應起來原汝寧軍的這一套,都是需要有一段時間,而現在也隻整編了三個多月,那些新兵甚至連個隊列都沒訓練好,所以根本也就不堪什麼大用了。說實話,原先汝寧軍的那些剛入伍的新兵,都起碼都是在護莊隊中接受了一年以上的基礎軍事訓練,可能他們的單兵戰技不如這些原明軍精銳,但他們融合到汝寧軍裡的速度,那就大大高於了這些原明軍了。為此,吳世恭隻能把一部分新兵補充到原汝寧軍的部隊中,又抽調出一萬多名有經驗的軍官和老兵,新編了四個擁有人馬各一萬五千人的鎮,以老帶新,以此來加快成軍速度。反而是楚格的飛馬鎮得到了大大的加強。原明軍中騎兵也不少,而且大多數接受過良好的騎兵訓練,這些騎兵基本上都可以拿來就用。所以現在的飛馬鎮已經擁有了三個協一萬五千騎,而大平軍每個主力鎮也配備了一個一千四百多騎的騎兵團,使得整支部隊的機動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加強。當然,其他的那些雜牌部隊也同樣在接受訓練。不過這些士兵的素質就差多了。起碼他們都麵黃肌瘦的,還經受不起大平軍高強度的訓練,所以現在也隻能以補充營養、調理身體為主了。當然,現在大平軍的盔甲、火器等裝備也缺口很大,所以也隻能先照顧那些精銳新兵了。不過如果把這些雜牌部隊安排在城牆後麵,放放冷箭什麼的,那他們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從表麵上來看,大平軍新整編了八萬新軍,這數量也不算是少。可是為了控製和防衛住山東,遲明和熊正恩已經率領了兩個鎮三萬新軍開赴山東。更不用說遼東寧遠、鎮遠這兩城還需要援軍去支援呢。就如同現在的山海關是大平軍的眼中釘一樣,遼東的寧遠、鎮遠兩城也同樣是滿清的眼中釘。而將來大平軍和清軍的主戰場肯定會圍繞這三城展開。原先餘繼的狼嘯鎮這一萬多兵馬,隻鎮守著鎮遠城這一座城池。而其中的三千部隊甚至都是來投靠的遼東軍戶和蒙古牧民,並不怎麼可靠,所以也隻能讓他們在城外的軍堡中駐紮,並不敢放他們進城。而現在的狼嘯鎮卻占有了寧遠、鎮遠這兩城,那防守壓力就更大了。不過此次關寧鐵騎的投降和大批明軍投降清軍,也使得在遼東的大批軍民逃至寧遠、鎮遠城。還有一些退往遼東的投降明軍也叛逃了過來,這使得狼嘯鎮的兵馬一下子膨脹到了近兩萬。可是餘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部隊和軍民是否可靠,甚至還知道,按照以前的清軍戰例,那些逃亡過來的軍民中,肯定混雜著大量清軍的內奸,而且是漢人內奸,所以根本不敢完全相信任何人,也隻敢讓他們駐紮在城外。但這些人又不得不接收,畢竟這些人的大多數確實是來歸順大平軍的。而且隨著人口的膨脹,糧草消耗的速度也變得飛快。所以現在的餘繼他們仿佛是坐在火山口上,不要說出城“打草穀”和屯田耕種了,天天防備著可能發生的叛亂,都使得他們全都繃緊了神經。於是餘繼是天天急報,向吳世恭提出需要增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