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秦軍出陝(1 / 1)

明末瘋狂 再次等候 1006 字 2個月前

現在整個遼東、華北和西北的各方勢力是犬牙交錯,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首先,我們先看看遼東的情況:遼東的滿清留有豪格率領的二萬清軍,不過他們也無力進攻,隻能保證自己的地盤不受侵犯了。而明軍的最前線,有著寧遠城吳三桂的近四萬關寧鐵騎,還有鎮遠城餘繼的一萬三千多汝寧軍。這兩軍的關係可謂是惡劣到了極點,在互相提防之下,不要說趁著滿清在遼東兵力空虛時進攻了,都是在防備著對方在自己身後捅上一刀。而在他們身後的山海關,是由高第率領的一萬多明軍駐防,也算是對關寧鐵騎和汝寧軍的督戰和控製。而在其中,吳三桂的態度是相當曖昧。他一邊把家人安置在京城做質,一邊又與被俘的祖大壽書信往來。完全是一副投機的態度,要為,也隻是為自己的關寧鐵騎牟取最大的利益。而清軍的主力則完全進入到了北直隸地區。不過他們的活動範圍也就在京城的東部和南部,並不向西部運動,所以恰好與李自成的順軍是各自行動。而在這時候,聽聞了清軍入關,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也都糾集了牧民軍隊尾隨入關,要趁此良機多撿一些便宜。再加上投降清軍的明軍部隊,皇太極的人馬進一步增強到了十三萬五千餘。而清軍下一個目標就是攻克德州,並要從德州進入山東。而明朝在北京城附近的人馬有著近二十萬。但是有著戰鬥力的,隻有在通州的五萬大軍和密雲總兵唐通所率的八千人馬。其他的一些明軍都在附近的各州縣城池參與防禦。可是在北京城內,隻有著明軍二萬。可是其中隻有勇士、武衛二營共八千人有著極強的戰鬥力,也是大明朝禦林軍的真正核心。此外,在北京城西城外的豐台大營中。有著劉元斌從湖廣帶回了楚軍一萬七千人馬,還有當年餘子璉留下的汝州軍一萬一千人馬。他們在北京城危險的時候,可以隨時入城,加入到北京城的防禦中。由此就可以看出,明軍在北京城附近已經沒有的機動部隊,他們隻能保守地在每一個城池內防守,連相互救援也做不到,更不要說抽出兵力來與敵軍決戰了。而李自成的順軍也有著自己的心病。在順軍的南麵,有著汝寧軍和黑雲軍。雖然到目前為止,汝寧軍和黑雲軍都是遵守著協議。未過黃河與順軍作戰。但大家都是老江湖了,都知道最不可靠的也同樣是協議,萬一吳世恭撕毀了協議,進入到山西作戰,李自成的順軍照樣沒轍。畢竟現在黃河已經冰凍。道路的阻礙也就不複存在了。而在順軍的東麵,既有著清軍。又有著護衛京城的明軍。順軍在這時候也絕對不會踏入這個泥潭的。而在順軍的西麵和西南麵,有著孫傳庭的秦軍,他們也正在對順軍在虎視眈眈。所以說,現在李自成的順軍就有些舉棋不定了。他們又要向著一個方向進攻,又害怕進攻的時候,被其他兩路官軍在背後夾擊。所以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會犯難。可就在這時候,孫傳庭秦軍的主動進攻,就為順軍解決了這個難題。而孫傳庭的秦軍在入河南慘敗以後,立刻就回陝西舔養傷口。而在此前。朝廷為了把每一份可以利用的力量抓在手中,於是先後加了孫傳庭、侯恂和餘子璉兵部尚書銜,改稱督師,共同負責包括陝西、河南、四川、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各路兵馬,負責統一指揮剿平農民軍。當然,有著三位督師指揮,能做到統一指揮才會見鬼了呀!而在其中,餘子璉的黑雲軍兵力最少,朝廷的態度也是有勝於無,而餘子璉也不是不折不扣地聽從朝廷的命令的。而侯恂,從名義上他統帥的部隊最多,有著吳世恭的汝寧軍和左良玉的楚軍,人馬數幾乎接近到了四十萬。可是在實際上,他卻完全控製不住這兩支部隊,所以侯恂根本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唯一的希望也就是孫傳庭的秦軍了。而孫傳庭在河南慘敗以後,一回陝西,他就努力擴軍屯田。他不僅搜羅了西北附近所有的明軍,而且給亦盜亦匪的地主武裝大發赦令和官銜,把他們都編入到了官軍中。就在這短短的三個月的時間內,秦軍竟然在孫傳庭的一番努力下,擴充到了十萬人。當然,這種部隊的戰鬥力水準也就不用提了。而且在三個月的時間內,通過屯田供應糧餉,那肯定就是白日做夢,所以孫傳庭不僅向百姓征用,而且要官紳捐輸,搞得整個西安附近地區是民沸人怨。不過在此時,孫傳庭也是有著清醒的頭腦。他認為:如果秦軍傾巢出動真能取勝的話,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所有人也都知道這種僥幸取勝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可秦軍在陝西不動的話,順軍無論是要攻京師,還是南下,都不免有後顧之憂;如果順軍打算先取陝西,孫傳庭就可以不脫離自己的後方基地,固守陝西,這比孤軍深入山西可要有利得多。可是孫傳庭也發覺自己頂不住壓力了。一方麵,因為李自成的稱帝,朝廷一定要懲戒這種叛逆行為,所以不能默許李自成在太原稱王稱霸;另一方麵,陝西的本地官員和士紳,也已經忍受不了這麼沉重的糧餉供應了。為了不加重了自己鄉土的負擔,也抱著以鄰為壑的心理,他們也異口同聲要孫傳庭早早出陝。所以朝廷催促孫傳庭出陝的使者是接踵而至。到了最後,孫傳庭隻能頓足歎曰:“吾固知戰未必捷,然僥幸有萬一功。大丈夫豈複能對獄吏乎!”就這樣,孫傳庭懷著渺茫的希望,率領著他那十萬大軍,於崇禎十六年正月初八日誓師出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