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崇禎十三年的秋天,張獻忠和羅汝才從川楚邊界再次流入四川,而楊嗣昌就命四川巡撫邵捷春率川軍在夔州(今奉節)至大寧(今巫溪)一線對農民軍進行阻截。而四川巡撫邵捷春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行政長官,他在四川主政頗有官聲,而且對救災撫民等事務頗有建樹。但同時,邵捷春卻又是一個很糟糕的軍事統帥,把四川的軍務搞得亂七八糟。川軍各級將領吃空額侵吞軍餉,各部缺員嚴重,而且軍械敝破,士卒饑疲,又乏於訓練,戰鬥力極差。不過這也不能完全責怪邵捷春。四川的稅收也就是這麼一點,而且大量的土地和產業都集中在延綿了三百多年的,以蜀王為首的勳貴、官紳手中,根本無法從他們手中收到任何稅收,所以救災用了大量銀子,勢必軍費就要節省。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還有,四川的地理位置也給了邵捷春他們一個虛假的安全感。雖然在前幾年李自成等農民軍已經進犯過四川,可邵捷春他們依然認為四川是天府之國,進入很不易,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嘛!可邵捷春這些四川官員根本不了解:農民軍是在山川叢林中生存慣了的。對於一般軍隊很難走的道,可對農民軍來說完全就沒有問題。於是在邵捷春他們的忽視下,張、羅聯軍就很順利地進入了成都平原。而在這時候,邵捷春手下較能作戰的隻有女將秦良玉手下的石砫土司兵和副總兵張令所部,其中尤以秦良玉的部隊最為著名。秦良玉作為吳世恭的乾媽,也曾經與汝寧軍配合打過仗,因此,她一直與吳世恭的關係良好。而且這些年倆人一直鴻雁傳書。逢年過節互贈著禮物,一直沒有斷了聯絡。而且因為秦良玉是石砫宣撫司(在今石柱)的女土司,從萬曆中年開始就帶兵為大明朝效力,參加過平播、援遼、平奢崇明等曆次大戰事,所部號稱“白杆兵”,軍紀嚴明,悍勇敢戰。特彆是秦良玉是曆史上僅有的女將,所以特彆引人注目,因此,隻要提起她和她的白杆兵。天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成也名聲、敗也名聲。因為白杆兵的名氣太大,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侄子秦翼明等善戰的將領紛紛被朝廷調出了四川,參與了其他戰場的戰鬥。而那些將領,就把白杆兵的大部分主力帶出了四川,連吳世恭送過去的一些火炮、火銃。也都被老太太轉交給了馬祥麟和秦翼明。這老太太也是心疼兒子、侄子。可這麼一來,四川的兵力就捉襟見肘了。為此。秦良玉就向邵捷春提出:秦良玉本人散儘家財。募兵一萬;邵捷春想辦法募集糧餉,再募兵一萬,以此彌補兵力上的不足。可這一提議卻一下子讓邵捷春傻眼了。這麼大一個四川省,竟然連一個土司可拿出的糧餉都拿不出。於是秦良玉這個老太和張令這個老頭隻能夠缺兵少將、聽天由命了。到了這種時候,秦良玉也就儘自己最後的努力了,募不了兵。難道還募不了人嗎?於是她把附近的衛所軍戶和流民、乞丐全部召入了軍中,一共湊了二萬多人,號稱三萬,駐紮在重慶東麵三十多裡處。當然。這種軍隊衣衫襤褸、武器是各色各樣,而且都是窮苦人出身,長時間的饑餓、半饑餓狀態使得他們根本沒有體力,所以秦良玉就是想訓練他們也無能為力。而在這時候,秦良玉也隻能夠靠這軍中三千白杆兵了。但這三千白杆兵雖然甲仗齊楚、旗幟鮮明、軍容甚整,可美中不足的是中間夾雜著有不少三、四十歲的老兵。而這也是秦良玉拿得出手的最精銳部隊了。與此同時,剛剛卸任的原任綿州(今綿陽)知州陸遜之,奉四川巡撫邵捷春之命,來看看重慶附近的駐軍情況。他前天和昨天已經看過了幾處兵營,包括巡撫的標營在內,都使他感到失望。直到今天,陸遜之看到了那些白杆兵的老兵,才總算是看到像樣的軍隊了。於是帶著敬佩之感,陸遜之就向秦良玉問計。可秦良玉的回答卻是百般無奈。一開口,她就向陸遜之表達了效死的決心:“邵公不知兵。我這老婦人受國厚恩,理應以死報國,獨恨與邵公同死!”這話讓陸遜之大吃一驚。他連忙問道:“都督何出此言?”於是秦良玉就說道:“兩個月前,我原是駐守巫山,扼流賊入川之路。後來,羅汝才等進犯夔州,我就由巫山馳援夔州。隨後在馬家寨、留馬埡連敗賊兵。仙寺嶺一仗,奪了羅汝才的大旗,生擒他手下的重要頭領副塌天。打仗嘛,應該多想著同敵人爭險奪隘,先占好步,方能取勝。邵公不此之圖,提弱兵兩萬坐守重慶,距夔州府一千一百餘裡。邵公又將張令一軍和敝軍調來重慶附近,作為倚靠,大失地利。倘若夔州有警,我同張令之師如何能夠馳援?況且賊據歸、巫萬山之巔,休息之後,鐵騎建瓴而下,張令必被擊破。張令一破,就來打我。我給打敗了,還能救重慶麼?”秦良玉就指出了邵捷春的指揮失誤,不去依托重要關隘主動防禦,而是被動地守在城內。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完全做個縮頭烏龜,就讓農民軍啃不動,也能夠保存住明軍的兵力。可是現在的邵捷春還要分兵,給予了農民軍各個擊破的機會,這樣又失地、又失兵,完全就是給狼一口口喂肉的局麵。其實這道理也是十分的顯而易見,就是外行人也是一聽就明白。隻是四川巡撫邵捷春當局者迷,他也不懂兵事,所以在亂指揮,因此,才會做出即分兵防禦,又放棄關隘守重慶的奇葩事。而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要麼就是跳到外線主動作戰,以主動的進攻保證敵軍不能攻打城池;要麼就是縮到城池內死守,而像邵捷春這樣兩頭都想要的做法,最後往往都是兩頭都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