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所有的人都躲到了安全處。見到都已經隱蔽好,吳世恭也放鬆了下來。他在草地上一個翻身,仰麵躺在了草地上。初冬午時的陽光十分溫暖。照得人全身都是懶洋洋的。吳世恭的興致也起,順嘴吹起了口哨。他吹得正是那一首德國二戰時的軍歌,就是電影《紐約大劫案》中的那首插曲。那曲調節奏明快,十分容易引起軍人的共鳴。所以沒一會兒,在吳世恭身兩邊的周巡和智能也翻身仰麵躺著,三人躺在了草地上一同吹起了口哨。四周的軍官和親兵也圍攏了起來,他們也不管頭上還飛著叛軍的炮彈呢,反正也沒有什麼危險。會吹口哨的人也加入了進來。不會吹的,也低聲哼唱著打著節拍。這裡頓時變成了一場戰場口哨音樂會。氣氛是越來越熱烈。當吹到最後一個音節時,所有人同時都歡笑著發出了一陣喝彩聲,接著都哈哈大笑著鼓起了雙掌。還真是一群苦中作樂的苦比孩子啊!等到掌聲過後,吳世恭笑著問智能道:“沒想到你這個小和尚還會吹口哨啊!”智能倒是一臉驚訝。他回答道:“為何小僧不會吹簫呢?此等雅事,並無什麼不妥吧。”“雅事?”吳世恭倒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了。在吳世恭現代的記憶中,一般吹口哨的都是小流氓,而且往往都是調戲婦女的低等小流氓,什麼時候吹口哨變成了雅事呢?當吳世恭提出自己的疑問後,智能用著鄙視不學無術的眼光看著吳世恭,並且回答了吳世恭的疑問。在智能的介紹中,吳世恭才知道。原來吹口哨又叫吹簫。當然,吹簫這個名詞吳世恭是很熟悉的。但是在古代,吹簫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吹奏一種名叫“簫”的樂器,另一種解釋就是吹口哨了。當然到了現代,吹簫又變成了一種解釋了。那解釋筆者也就不多說了,否則筆者就要馬上去刷牙去了。而在古代的文人雅士中,吹簫,也就是吹口哨,也是一種很高雅的行為。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中。就有很多吹簫高手。這下子吳世恭可明白了,原來很多古文中,長嘯一聲的意思就是吹了一長聲很響亮的口哨啊!不過想想也對,不見得那些文人雅士就象野獸一樣高叫一聲吧。那就不是賢士了,那是金絲猴。吳世恭是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吹簫原來是一種高雅的運動。他臉帶著淫蕩的笑容,心想著回汝寧以後。到底是找哪個老婆高雅高雅呢?就在這時。叛軍的第二輪炮彈打過來了。當然對隱蔽好的吳世恭他們是毫發無傷。不過吳世恭看到了炮彈飛過自己的頭頂,遠遠地往下落時,他立刻是收起了笑容,眼露精光。“都讓開!都讓開!”吳世恭坐了起來連連揮手。圍著的軍官和親兵滿臉疑惑地讓到了兩旁。又是一發炮彈飛過,吳世恭隻見到那發炮彈遠遠地落入了山穀中的小溪邊,賤起了一片浪花。“哈哈哈哈哈!”吳世恭立刻是仰天長笑。一邊笑著。他一邊還指著遠處那發在小溪邊上滾動的炮彈,問周巡道:“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周巡被問得有些莫明其妙,他有些不確定地回答道:“那是鐵彈,哦!不!是炮彈吧。”吳世恭立刻是白了周巡一眼。糾正道:“那叫拋物線。沒知識可真可怕啊!”“什麼?什麼線?”周巡是更莫明其妙了。他用詢問的眼光看了四周的人一圈,發現沒有人明白都司大人嘴裡的這個新名詞。吳世恭也不管周巡了。他又翻轉了身,匍伏著向前,把腦袋露出了山頭。吳世恭遠遠地看著城牆內露出的那幾根船隻桅杆,狠狠地說道:“媽的!敢和老子玩炮,那老子就用炮玩死你們。”話還沒說完,見到了自己的大人可能有危險,軍官和親兵立刻是一擁而上,拖著吳世恭的雙腿就把他拖了下來。弄得吳世恭是滿嘴啃了一口泥。吳世恭的心情依然很好,並沒有責怪自己手下的無禮舉動。他“呸呸呸”吐了好幾口,接著又忍不住大笑道:“我是天才啊!哈哈哈!”看著吳世恭不斷地做著神經病的舉動,汝寧營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但是鑒於吳世恭積威已久,也沒有一個人敢上前相勸。還是智能的身份比較超然,他小心地靠近了吳世恭,問道:“大人,你沒事吧?”“我有什麼事啊?我是天才啊!哈哈哈!”吳世恭依然在發瘋,“拋物線啊!天才啊!”接著吳世恭把頭轉向了智能問道:“你說,我是不是天才啊?”這時候的智能肯定吳世恭是發瘋了,不過看著吳世恭的神情是特彆亢奮,智能也有些害怕,他顫抖著說道:“大人,你彆過來啊!小僧……小僧可是從少林寺下來的啊!”“媽的!”吳世恭是立刻罵出了聲,“原來你們都以為我是發瘋了啊!跟你們這群愚蠢的人講不清楚道理。切!等叛賊的炮打完了,我們再一同回去。”所有的人聽了這句口齒清楚的話以後,都同時鬆了一口氣。愚蠢就愚蠢吧。隻要你這個爺爺不要再發瘋了就行。其實吳世恭的發現並不稀奇。但是對於當時的炮兵戰術來說,可就是一個開創性的創舉。在這些天裡,海麵已經完全冰凍了。叛軍的艦隻也都被困在了登州城的水城內。應該說,有著兩道城牆的保護,那些艦隻是相當安全的。但是倒黴的是,他們遇上了吳世恭這個從現代穿越過來的人。現代的人都知道,炮彈是可以通過一條拋物線,越過城牆,打到城牆後麵的目標的。這連吳世恭這種隻有初中文化的人都知道。當然這也就是現代火炮中,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彆。而在明朝,無論是在東西方,所有的火炮卻都是直射的。倒也不是古代人不知道拋物線的原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首先因為當時的數學和力學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不能夠發展出彈道學,因此,如果炮彈曲射的話,根本不能夠計算出炮彈的彈著點。還有,現代基本上都用的是開花彈。現代的炮彈,無論是空中淩爆還是鑽地爆炸的,其殺傷威力都是在彈著點周圍。而明朝當時的炮彈都是實心的。它的殺傷威力是通過炮彈的跳躍,形成一條直線,形成殺傷的。所以彈著點的作用就不算是太大了。但是在登州城這裡,恰恰就是一個例外。因為有著城牆的保護,明軍的直射火炮最多恰巧射斷幾根叛軍船隻的桅杆。而對於叛軍來說,修複那些桅杆也是很方便的。但是如果能夠曲射的話,就有可能把船的甲板和船底砸穿,徹底讓這些船隻失去海航的能力。而對於叛軍來說,那些船隻可就是他們的一條退路啊!所以對那些船隻的射擊,就是對叛軍的一種致命威脅。但是理論的事好辦,實際的射擊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吳世恭也就漸漸地冷靜了下來。他要等叛軍結束炮擊,再回到自己的營中印證自己的這個想法。又過了一刻鐘,見到了自己的炮擊沒有任何效果,叛軍也就不再浪費炮彈了,他們收拾好了火炮,下城牆休息去了。而吳世恭他們,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大營。當回到大營以後,吳世恭召集了所有的軍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一聽以後,所有的人都覺得吳世恭說的有些道理。畢竟每個人都見過石塊是怎麼在空中飛行的吧。不過還是需要專家的認定。不過這裡也隻有一個土專家——炮隊統領梁輝。當然炮隊統領梁輝也提到了彈著點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吳世恭也難以回答,他當然不可能通過計算得出彈著點。不過吳世恭提出了可以用土辦法來解決嘛。首先就要測量出火炮陣地到達水城的距離。現場實地測量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著那名向導回憶出的城中草圖,再加上到西城牆外,畫了一條平行線來估算,最後得出的距離是三百五十步左右。接著就是城外的試發射了。河南軍立刻動用人力,在三天之內清理出了一塊長達一裡的空地,作為火炮的射擊試驗場。還有就是需要解決火炮的後座力問題。原先火炮直射的時候,由於炮車架的後退,可以減少很多的後座力。而現在,曲射的火炮的後座力,基本上全部都要由炮身來承受,那火炮還吃得消嗎?也隻有在炮身後墊上很厚的緩衝材料了。為此,汝寧營中擠出了整整一百條棉被來。當然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準備工作。例如:場地距離的劃分;火藥裝填量的進一步標準;模擬城牆和模擬船隻等等。反正這一切的準備又花去了十幾天的時間。到了崇禎五年的十月二十二日,在這個時空的曆史上,一個科學發展史的裡程碑式的事件發生了。汝寧營的曲射火炮正式試發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