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文遠仔細的看過手上一封情報,輕輕的放在桌案一疊書信的上方。情報是臧霸送來的,信上明確說明,孫權已經在建業集結了十餘萬兵馬,書信到日,至多半月就將北上。而在這封情報下麵壓著的,是另一封趙雲送來的緊急情報,這封情報比臧霸送來的早了三天,說關羽已經率軍渡過長江,趙雲已命宛城守將呂翔緊急戒備,並且親自調兵馳援南陽。亂了,整個長江都亂了!從上遊的漢水,到整個長江,東西橫貫數千裡的漫長區域都散發出大戰將至、風雨欲來的征兆。情報是魏延已經當眾念了的,文遠攤開手道:“各位都說說看吧,大家都以為這是個什麼情況?”謀士高柔進言道:“很顯然,主公,這是劉備擔心我軍趁勢取西川,請孫權出兵牽製咱們呢!”文遠點了點頭,手指有節奏敲打著桌案道:“劉備向孫權求救應該沒錯,那荊州的動靜又是怎麼回事呢?”文遠兵逼益州,劉備向孫權求救本在意料之中,可是荊州方麵突然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文遠就有些始料未及了,情報上說關羽此次可算是荊州兵馬儘出,就憑留守司州兩萬戰兵兩萬輔兵抵擋他那八萬大軍恐怕有些為難了,而且司州不像徐州,這裡如今已是漢獻帝駐蹕之地,若是讓關羽攻到了河南地界上,那孫劉聯軍的士氣勢必大振,對那些保漢興劉的勢力、乃至整個天下民心的影響可就大了!而萬一關羽打進了洛陽,搶走了天子呢?那後果就將更不堪設想!當然,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很小……謀士劉曄笑了笑道:“主公不必擔憂,依我看這也不是劉備想出來的什麼妙招,多半是狗急跳牆,孤注一擲想保全益州罷了。”文遠又看了看其餘眾人道:“其他幾位先生的意思呢?”眾謀士紛紛道:“劉子揚所言極是,我等皆以為然。”文遠眯眼沉思,照劉曄的說法,估計是劉備生怕孫權發動的晚,沒辦法吸引文遠率大軍回防,所以就讓關羽領荊州兵過江,也能起到吸引文遠注意力的功效。原來是這樣……文遠手指有些走的敲擊著桌麵,陷入沉沉的思考,本來他確實已經下定決心就在近日攻打西川,卻沒曾想計劃中的局部戰爭居然演變成一場與孫劉兩家決戰性質的大戰!說實話,文遠雖然對長江一線可能出現的變數有些準備,當初為征抽調兵馬時,文遠特意留下了司州、豫州、徐州的主將,可是兵力差距擺在那兒,防守又處於被動的一方,趙雲、於禁、臧霸三人應對這樣突然出現的巨大變故,不免顯得有些勉強。現在問題就擺在文遠麵前了,怎麼辦?是繼續進攻益州,還是暫時放棄、班師回防?可以想見,隻要文遠回去,關羽、孫權這兩路兵馬聽到消息必然會退兵,畢竟憑他們的實力還不敢和文遠的主力正麵相抗,而且他們出兵就是為了強迫文遠不在攻打西川的,既然目的已經達到,能不損失兵馬豈不更好?可如果文遠不回師的話,這兩路兵馬就會真刀真槍的乾上一場,關羽固然會為了救劉備拚儘全力,孫權又何嘗希望看到三足鼎立的態勢少上劉備這一隻腳?思來想去,文遠都拿不定主意,就此退兵文遠實在不甘心,不退兵,有擔心司州那邊出現問題。於是文遠搖搖頭,隻能問計與眾人。“我有些拿不定主意,諸公以為眼下局麵,是該撤還是該繼續攻打劉備呢?”謀士徐庶道:“主公,庶以為西川暫不可攻,如今關羽兵指洛陽,若真讓其勝了幾陣,則天下必然震動,依我看不如領兵順流而下,就勢取荊州。”徐庶的話正說出了文遠的擔憂,而且取荊州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可!”誰料徐庶話音未落,劉曄便出聲反對道:“主公,劉備以陰謀奪劉璋基業,如今蜀中民心並未歸附,而我軍已克漢中,益州此時必然大為震動,蜀人聞我大軍壓境,必然驚慌失措,其勢必然瓦解,聖人雲成者不悖時也!請主公切莫猶疑,速速行動!”可劉曄的話還沒落音,又有人展出來反對,這次同樣是文遠極為依仗的謀士陳宮。陳宮道:“主公,子揚所言臣不敢苟同,蜀道艱難,易守難攻,劉備乃當世梟雄,有諸葛亮、法正為其出謀劃策,又有張飛、黃忠這些勇冠三軍的猛將領兵,蜀中一時是極難攻破的,而萬一另兩路兵馬有所差池,主公到時必然悔不當初!”眾謀士也附和道:“公台此乃老成謀國之言,我等皆讚同。”一時堂內的局勢明顯了,隻有劉曄堅持趁勢取西川,如果能勝則天下可一舉而定,可謀士裡大部分都讚同徐庶陳宮的意見,他們認為眼下應求穩而不宜激進衝動,攻打西川固然是大好時機,可是也不能不顧全局穩定。那意思就是以後西川有的是機會打,可是洛陽卻一點意外都不允許發生。此時的文遠有些糾結,雖然說他有從善如流、善於納諫的好習慣,可是眼下雖然謀士們傾向班師的勢頭明顯,可文遠心裡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舒服,從下曲陽起兵至今已經二十餘載,尤其是擁有了大半壁江山之後,文遠急於完成當初的夙願,讓百姓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讓天下一統,如今有這麼一個消滅劉備的大好機會,雖然會冒極大的風險,可就這樣讓文遠放棄,他心裡實在有些不舒服。可是他現在也沒有穩妥的方案拿出來反駁那些傾向班師、力求穩妥的下屬,他也知道,繼續攻打益州是一場風險極大的豪賭,沒有一個解決孫權、關羽這兩路兵馬的辦法,文遠也不能踏踏實實攻打益州。文遠左看看又看看,他多希望此時能有一個人站出來,提出一個解決難題的方法,能讓他繼續進攻益州。如果實在沒有,他也隻能從善如流,等下次機會再征討益州。此時文遠看向了郭嘉,後者似乎低著頭在想些什麼,嘴角泛著一絲淡淡的微笑,文遠這才想起,一直到現在郭嘉都沒有出聲,對兩種不同的意見既沒有否定,也沒有讚同。文遠驀然想到,曆史上曹操在漢中時就沒有采納劉曄的意見,而那時候郭嘉已死,現在自己身邊有郭嘉在,或許他能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