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兵敗,袁紹當下傳檄孫堅,令其進兵。然孫堅前番敗績,竟帶兵往魯陽去了。虎牢關上,董卓見呂布兵敗,心中憂慮,便招李儒前來問計。李儒獻言道:“溫侯呂布剛剛敗陣,我軍士氣低落,兵無戰心。為今之計不如引兵回洛陽,遷天子群臣入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丞相若遷天子大駕回長安,就平安無事了。”董卓大喜道:“沒有你提醒,我真想不起來!”當下和呂布星夜領大軍回洛陽,聚文武於朝堂之上,商議遷都。朝上,董卓出班奏道:“我大漢建都洛陽,至今已經二百餘年,氣數已衰。我觀現在天下旺氣其實是在長安,想奉迎天子駕幸長安。各位回去打點行裝,早作準備。”大臣們誰也沒有料到有遷都長安一說,一聽此言,皆愕然大驚,司徒楊彪當即反對道:“這如何使得?洛陽作為都城已經二百多年,官商士民無不適應,一旦遷都,勢必驚動朝野!不利於人心穩定啊!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還望丞相三思,還是不遷為妙!”董卓怒視楊彪:“遷都是國家安定大計,你居然敢阻撓嗎?”太尉黃琬也出班反對道:“正因為遷都是國家大計,楊司徒才直言勸諫,以前王莽篡逆,赤眉禍亂長安,如今哪裡已經儘是瓦礫之地,宮室殘缺,再有就是百姓流離,十不存一,實在不是遷都的好地方,還請丞相三思啊!。”董卓一時語塞,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著黃婉,擺手不悅道:“關東賊人群起反叛,在天下散播**,長安有崤函之險,足以抵擋叛軍兵鋒,又靠近隴右,木石磚瓦,樣樣不缺,宮室營造,隻需要一個月!你們不要再胡言亂語了!”誰料董卓話音剛落,司空荀爽出班直諫道:“丞相如果執意遷都,恐怕洛陽數百萬百姓要騷動不寧了。”董卓大怒拔劍道:“我這是為了天下大事,怎能因此計較小民呢?荀爽,你莫非不怕死嗎?”王允此時出來打圓場道:“關東反賊聲勢浩大,遷都確為上策,高祖當年不久定都長安了嗎?隻不過丞相無須與司徒、太尉計較,遷都的事,最後不是還是您一人說了算嗎?”董卓這才消了氣,不過仍即日罷楊彪、黃琬、荀爽為庶民,城門校尉、尚書伍瓊周毖都罵王允沒有骨氣,朝會後決定勸諫董卓。孰料董卓見此二人後大怒:“當初就是你們兩個勸我重用名士,保袁紹為渤海太守;你們推舉的人做了太守、刺史,一個個不知道為我效命,居然發兵謀反!你們就是反賊的同黨,現在還想來做內應嗎?”罵完,叱武士推出都門斬首。被免職的前太尉和司徒見董卓如此毫無顧忌連殺數名大臣,也變得心驚膽戰,二人忙跑到董卓府上,向董卓跪地認錯。董卓哈哈大笑,不僅原諒了二人,還向獻帝推舉二人做了光祿大夫。製服朝堂上不同的聲音,董卓又將目標轉向軍隊,有兩個麻煩不除,遷都之事他也不放心。這兩人一個是左將軍皇甫嵩,一個是河南尹朱儁,二人都曾是董卓的上司,在官僚世族中素有聲譽。這時,朱儁正向董卓彙報防守部署的計劃,董卓一提遷都,朱儁當即大怒,憤然而去。董卓也不阻攔,還暗中高興。至於皇甫嵩,董卓則找了個由頭,將其貶為議郎,調離中樞,遂下令遷都,全力準備西遷事宜。李儒又獻一策:“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抄沒入官。”董卓即差鐵騎五千、四處捉拿洛陽富戶,一共抓了數千家,誣陷其通敵謀反之罪,儘斬於城外,家中財貨儘數搶掠,得金銀錢貨幾千車!這些,董卓又命李傕、郭汜儘驅洛陽百姓一百餘萬口,前赴長安。一時間,從洛陽到長安的大道上,擠滿了遷移的人潮車馬,由於糧食緊缺,一路上餓死者、衝撞受傷死亡者、相互搶掠至死之人不可勝數。屍體不滿了沿途道旁的溝壑,此時西涼兵又軍紀渙散,軍士yin人妻女,奪人糧食,百姓啼哭之聲,震動天地。而董卓對此不管不問,大隊之後命李傕領三千軍士一路催督,人人手執白刃,若稍有遲緩,就動手殺人!而董卓為了不讓關東聯軍占領洛陽,臨行前,下令軍士放火燒城,所有的宮殿、官邸、商鋪、民宅全都付之一炬!方圓兩百裡內儘化作焦土,雞犬不留!寸草不生!此外董卓連洛陽城外的帝王公卿陵寢也不放過!命呂布率領一隊人馬將這些大墳全部刨開!將墓中的金銀玉器以及其他珍寶全部挖了出來,軍士們也乘勢掘官民墳塚殆儘,一共裝載金珠緞匹等等數千餘車!令女婿牛輔劫了天子並後妃等,徑赴長安,自統大軍坐鎮洛陽西郊,與關東聯軍相拒。如此種種,都足以證明董卓一係軍閥的野蠻和凶殘!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棄了虎牢關西歸。消息傳到前軍大營,大軍直入虎牢關屯駐。黃昏時分,文遠令王力守住大帳,將張頜叫入帳內。文遠一改往日在眾人麵前平和的神情,斂容道:“今日將雋義招來,是有一件大事想要托付。”“主公儘管吩咐!”張頜見文遠說的鄭重,當即不敢大意,側耳靜聽。“我今晚有要是需要出關一趟,少則五日,多則十日便能回來,雋義是我股肱,我走之後,軍中一應事務皆由你做主!”“主公這是要……呃,末將失言了。”張頜不由問道,可見文遠如此嚴肅,連忙閉口。文遠點頭一笑道:“我知雋義素來持重,所以才將重任相托,隻是我出行事關重大,若不能成功,說出來也是無益,若有所得,必然告訴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