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庫茨克,俄軍東西伯利亞方麵軍司令部。“太快了,這樣的突進速度靠人力和馬力是不可能辦到的……”麵對牆上畫得花花綠綠的地圖,遠東方麵軍司令官巴列耶夫上將腆著肥碩的肚皮感歎道。“敵人靠的是坦克和汽車部隊,坦克能輕易突破我們的野戰防線,而汽車能把步兵和補給迅速運到前線——坦克和汽車並不稀奇,重要的是數量和組織形式。”身形瘦長、與司令官形成鮮明對照的參謀長托卡列夫少將在旁回應道。門開了,一名副官進來報告:“納卡西澤將軍求見。”巴列耶夫擺擺手:“請他進來。”稍頃,一名臉龐寬闊、蓄著羊角胡的騎兵中將大踏步地走了進來。巴列耶夫熱情地迎了上去:“歡迎您,親愛的米哈伊爾*伊裡奇*納卡西澤,您一路上還好嗎?”納卡西澤急忙摘下他的哥薩克皮帽,伸手與巴列耶夫緊握在一起。“托上帝跟您的保佑,我和我的裝甲部隊一路平安,部隊還在車上,隻要您一下命令,我馬上帶他們去前線,把黃猴子的玩具碾成碎片!”巴列耶夫撫著肚皮點頭道:“太好了,有您這位裝甲兵之父在,敵人的裝甲部隊再也不能橫衝直撞了——請到這邊來,看這裡。”這位被巴列耶夫稱為“裝甲兵之父”的納卡西澤將軍,亞俄戰爭時乃西伯利亞哥薩克騎兵部隊的一名高參,與巴列耶夫共事過一段時間。在那場曠日持久的慘烈大戰中,令拿破侖讚歎、令俄羅斯人驕傲的哥薩克騎兵在敵方機關槍和速射炮的強大火力麵前敗得一塌糊塗,變成“一堆完全過時的廢物”。嚴酷的事實,迫使俄軍中的有識之士痛感“必須研製一種兼有機動性和火力的裝甲汽車”,其中倡導最積極的,正是納卡西澤。1905年,納卡西澤設計出俄羅斯的第一部裝甲汽車,命名為“納卡西澤”裝甲車,被當時的俄國國防部所采納,準備試製,但是,當時的俄國沒有汽車工業,隻好委托法國的吉拉德*鮑埃公司來製造,於是,在1906年上半年,“納卡西澤”裝甲車的第一號樣車在法國工廠裡誕生了。事實上,光從外形上看,這部“納卡西澤”跟當時法國陸軍裝備的“沙隆”裝甲車如出一轍,采用的也是法國汽車底盤。該車全重3噸,乘員34人,車體頂部有一個小機槍塔,裝一挺哈乞開斯8毫米重機槍,動力裝置為一台最大功率37馬力的汽油機,公路最大時速50公裡,裝甲板厚4點5毫米,可在100200米距離上防禦普通槍彈及榴彈碎片。當時俄國政府向吉拉德*鮑埃公司訂購了10部“納卡西澤”裝甲車,該公司於1908年完成製造任務,隨即啟運至俄國,不想運輸途中竟被德**方偷去兩部“研究研究”,最後運到俄國的隻有8部,加上先前的第一號樣車,使俄軍擁有了最初的九部裝甲汽車。俄國陸軍部以此為基礎,組建了裝甲教導隊,由納卡西澤將軍任裝甲兵總監,俄軍的時尚新兵種——裝甲兵由此誕生,納卡西澤也因此被冠以“俄羅斯裝甲兵之父”的美名。在納卡西澤的大力推動下,裝甲教導隊參加了1908年俄軍的夏季大演習,反映良好,俄軍上層遂決定進一步擴充裝甲兵實力。從1908年起,拉脫維亞裡加市的盧梭*巴爾德汽車工廠開始生產和組裝“納卡西澤”裝甲車的改進型“盧梭*巴爾德”,到歐戰爆發前共完成大約250部。此外,還開發了“姆蓋布洛夫”、“普梯洛夫加夫特”、“日卓爾斯基*皮亞雷特”等好幾種裝甲汽車,其中大部分裝12挺機槍,有兩種裝有40毫米火炮。與此同時,還從英國訂購了大批裝甲車輛,主要是“奧斯丁”和“萊徹斯特”兩種型號的裝甲汽車。前者全重4噸,有兩個機槍塔,各裝一挺維克斯機槍,裝甲厚8毫米,公路最大時速50公裡,戰前共訂購了100部,實際到貨60部,1914年起,聖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廠開始仿製該型裝甲車,稱為“奧斯丁*普梯洛夫”型,戰前共完成20餘部。後者配一挺維克斯機槍,共購進20部,由於該車軸距太長,不適合俄羅斯的地形,之後沒有繼續購入。納卡西澤並不僅僅滿足於輪式裝甲汽車的大發展,他的目光轉向了更適宜在俄羅斯荒野上行駛的半履帶式裝甲車。1909年,沙皇的私人汽車司機a*凱格萊斯為波羅的海工廠設計了一種“輕型橡膠履帶係統”,使車輛能“越野行駛和在雪地上行駛”。在納卡西澤主導下,普梯洛夫工廠於1912年開始利用凱格萊斯的設計原理製造半履帶式裝甲車,工廠製成的樣車於1913年夏季和冬季分彆進行了行駛實驗,取得了成功。隨後俄軍訂購了60部這種裝甲車,稱為“奧斯丁凱格萊斯”半履帶裝甲車,也有人將其稱為“自動雪橇”,戰前全部完成。該車全重5點8噸,有2個機槍塔,各裝1挺維克斯機槍,動力為50馬力的“奧斯丁”4缸水冷汽油機,公路最大時速25公裡,最大形成80公裡,裝甲厚78毫米。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車體前後各有一個延伸出去的滾輪,可以提高通過壕溝的能力,冬季時還可卸下前滾輪換成雪橇,提高雪地通行能力,非常實用。1911年前後,隨著英國對德妥協政策的徹底破產,英法俄協約的進一步深化,英法開始著力強化俄國的軍工能力,以期在未來的歐洲戰爭中更有效地運用俄國最具優勢的兵力資源。在幫助俄國擴建兵工廠的同時,英法還秘密向俄國提供了在研的全履帶裝甲兵器——坦克——的製造圖紙,並於1914年戰爭爆發前,先後將四種型號30餘部坦克運抵俄國,為俄國坦克部隊的建立奠定的基礎。納卡西澤卻沒有一味迷信外國的坦克,在他的全力促請下,俄國政府決定自主研發具有“俄羅斯特色”的坦克車。很快,由b*門捷列夫(注:不是發現元素周期律的那個門捷列夫)工程師設計的“門捷列夫”型“重型坦克”,以及由h*列彆津科工程師設計的“列彆津科”型“越壕坦克”,還有裡吉斯基機械製造廠設計的“越野汽車”型“快速坦克”被納入了裝甲教導隊的實驗計劃中。到歐戰爆發前,這三種國產坦克先後完成了實驗,決定小批量試生產,並將試生產的樣車與進口的外國坦克合編成4個實驗坦克連,每連1014部各型坦克,這就是俄軍最早的坦克部隊。歐戰爆發時,俄軍裝甲兵共有450部各型裝甲車和大約50部各型坦克,另有12列裝甲列車。1914年9月,俄軍在對奧匈帝國的作戰中首次使用了裝甲車部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時的基層裝甲車單位稱為“裝甲連”,由2部裝火炮的裝甲車、7部裝機槍的裝甲車及乘載100名步兵的21部無炮塔裝甲汽車組成。1914年底,中國加入同盟國一方作戰,以規模龐大且高度組織化的裝甲機械化兵團向俄國的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發起猛烈進攻,其中沿色楞格河穀推進的裝甲突擊集團在冬季西伯利亞的嚴寒冰雪中出人意料地快速機動,連破俄軍兩道防線,兩周內突進250300公裡,完成了對俄國遠東戰略樞紐——烏蘭烏德——的合圍,使得俄軍大本營極為震驚與惶恐。根據1913年俄軍總參謀部製訂的對華作戰計劃,將用6個軍防禦東、西兩個西伯利亞總督區,2個軍防禦土耳其斯坦總督區(大致在巴爾喀什以西以南地域),1個軍防禦草原總督區(大致在巴爾喀什湖以西以北地域)。在西伯利亞方麵,俄軍要以戰前構築的要塞區域為抵抗核心,發揚上次戰爭的頑強精神,將華軍有生力量牽製和消耗在堅城之下,但也要注意避免己方部隊遭到大規模合圍,還要以高度的主動靈活精神,抓住時機,快速出擊,爭取殲滅華軍一旅一師之部,以挫殺華軍士氣、鼓舞俄軍士氣。巴列耶夫引著納卡西澤來到地圖前,揚起教鞭左點右點:“看這裡,這裡,烏蘭烏德要塞裡有第5軍和第4軍的一個師,赤塔周圍散落著第6軍的部隊,我們可以放棄赤塔,甚至可以放棄烏蘭烏德,但我們必須把他們救出來,大本營不可能再給我們援軍,我們需要這些部隊,他們能幫助我們在貝加爾西岸熬到明年。”納卡西澤托著下巴想了想,大拇指蹭著胡須微笑起來:“我看您不應該隻想著解救友軍而已吧?”巴列耶夫揚起肥碩的下巴:“是嗎?我的心思又被你猜到了?米哈伊爾,看來當年我下決心不再跟你玩牌是對的,否則我可能早就傾家蕩產,在聖彼得堡或新西伯利亞的某個街角乞討為生了。”納卡西澤聳聳肩:“您把我看成什麼人了,像我這樣崇信上帝,樂善好施的人,怎麼可能讓您陷入那樣落魄的境地——話說回來,司令官閣下,您到底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