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一)(1 / 1)

大聲呼喚:求關注!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趙振中也不想讓雙方因留學人員而產生嫌隙,便又接著解釋道:“另外,雖然派到美國這邊的留學人員已經有一千多人,可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這兩三年過來的。至今為止,隻有最早在25年到這邊留學的30多人完成了本科學業,而這30多人現在又都在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沒有兩三年時間是完不成的。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倒希望這些留學人員全部能拿到博士學位。我可是把他們當作未來建設發展所需要的種子來培養的。等他們最終完成學業,那就不僅是對四海實業、華美公司有利,更對國家未來的建設發展有利。”“也就是說,要是等這些人拿到博士學位的話,就是第一批那30多名留學人員也還要5、6年時間,而其他人員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他們基本上是趕不上建國行動的第一、第二階段了。何況,這些留學人員可都是遴選出來的飽含未來希望的種子,他們的價值也不在戰場上,要是現在就中斷他們學業把他們投入到南洋建國行動中的話,那就是殺雞取卵了。這不僅會暴露四海實業、華美公司與南洋建國的聯係,也會對未來國家的建設發展不利。”“況且,建國方案在第一、第二階段由於保密和麵臨列強封鎖等原因,除了糧食、軍工等方麵所必需的生產之外,基本上也無法進行更深入的生產活動,也就用不到這些留學人員。比如說,既定的槍械彈藥生產線更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進行操作生產,而不是偏重於設計研究的留學人員。對於熟練的機械加工工人,四海實業和華美公司也很缺乏,否則也不會請司徒老哥幫忙提供3000多名青壯工人了。不過,我想等明年下半年的時候,那3000多青壯工人應該能掌握機械加工的各項基本技術要求了,到時華美公司可以通過司徒老哥向建國行動提供600熟練工人的支持。”“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儘管留學人員現在有一千多人,可所學專業涉及範圍廣,學習機械加工的一共不到200人,而且其中還有幾十人是今年夏天剛到美國的。這些人雖然也會操作槍械生產線,可將他們用在這方麵一來是浪費人才,二來他們的數量也不足以支撐整個生產線的運做。況且,就是生產線投入生產的話,那最早也應該是明年秋冬季節的事情。畢竟在這之前,陳先生要先在婆羅洲的熱帶雨林中開辟出一個落腳之處才行。”雖說趙振中拒絕了陳炯明對留學人員所提的請求,不過趙振中解釋的理由也合情合理,加上又得到了華美投資公司每年提供人員培養費用,和一定數量技術工人支持的承諾,致公黨的大佬們心中也都很滿意。況且,趙振中現在隻是不同意現在中斷留學人員的學業並將他們投入到南洋建國行動中,若是等這些人員將來完成學業而南洋建國又成功的話,那事情應該還有得商量。再者,趙振中等人在資金、物資等方麵已經對致公堂、致公黨幫助夠多了,而且還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不計較得失的幫助,致公黨的大佬們也無法再做苛求。畢竟,在座的這些位致公黨大佬可都是成精的人物,這點分寸還是明白的。陳炯明在聽完了趙振中所說後,沉思片刻,也點頭笑道:“趙兄弟說的確有道理,‘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不知趙兄弟對第一、第二兩個階段還有補充建議沒有?”“前麵已經說了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麵,基本上也就那些了。”趙振中說道,“況且,陳先生曾執掌閩、粵軍政,各方麵安排也自有法度,我又對一些事情不在行,也無法說出更具體的安排來。隻是提醒一下,華美公司對南洋建國行動所提供的物資中,除了明年會有一些糧食外,其他基本上都將是機械設備、生產原料、藥品等。畢竟,不管是華美公司旗下還是安良商社旗下的運輸船舶,運力都很緊張,我們要儘量把有限運力投入到最關鍵物資的輸送上。而南洋一帶,稻米可實現一年三熟。提前準備的話,每年儲備出可夠幾十萬人食用的糧食應該不成問題。”,陳演生插話道:“南洋一帶確實可以實現一年三熟,可要一下子儲備供幾十萬人一年食用的糧食恐怕會導致當地糧食價格大漲的。”“我們就假設每年儲備供50萬人食用的稻米。”趙振中盤算道,“我想一噸稻米供5人一年生活所需應該不成問題。這樣的話,50萬人一年就需要10萬噸稻米。這個數量的需求對盛產稻米的南洋來說,並不算大,價格即便上漲也會有限。”“可我們不是準備要向南洋移民300多萬麼?儲備50萬人一年需要的稻米,在前麵一兩年中應該問題不大,可後麵幾年中是遠遠不夠的。”陳演生質疑道。“移去南洋中的人,除了從事武裝訓練和橡膠種植以及其他工業生產人員外,肯定還會有大量民眾從事農業生產。按照當地稻米一年三熟計算,除去一季稻米供生產者自身需求外,還能剩餘兩季稻米以支持其他非農業生產人員生活所需。也就是說,南洋一個農民至少可以養活三個人。而實際上,300萬移民中從事非農業生產的人口決不會超過半數。因此,糧食方麵保證自給自足不成問題。”趙振中笑這解釋道,“儲備50萬人一年生活所需的稻米,在前兩年是為了供應初到南洋的人口,但在後麵幾年內則是以防天災導致糧食減產。哪怕南洋不需要這些糧食,我們還可以用來支援國內麼。”陳演生點頭釋然。“嗬嗬,沒想到趙兄弟不但在開辦產業方麵頗有天賦,就是關於糧食方麵也說的頭頭是道。”陳炯明笑道,“剛才趙兄弟說南洋人口中,非農業生產人員將不會超過半數,那有沒有各行業人口的具體比例?”“我對糧食方麵的了解還是這些年收留孤兒、救助災民積累下來的。每年都要對獲得的糧食數量和要收留、救助的孤兒、災民數量精打細算。時間長了也就有了些心得。”趙振中搖頭苦笑道,“至於陳先生想要的比例,我可沒有。有關南洋非農業生產人口不能超過總人口一半比例的估算,那是按照南洋稻米可一年三熟的情況大致推斷的,要是在國內的話,按照耕地數量、生產水平和大多數地方是一年兩熟,一個農民可養活兩人計算,農業生產人口至少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當然,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農業生產人口的比例也會逐漸下降。不過,我覺得在未來十年內,有關生產技術難以獲得突破性進展。”“雖然沒有各行業人口的比例,不過我覺得武裝力量方麵應該有所限製。”趙振中想想之後,又道:“在南洋建國行動的頭兩個階段,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自然是好事,但兵貴精不貴多。與荷蘭爭鋒以及震懾南洋列強和土著勢力,能有30萬精銳部隊和20萬警備部隊就完全夠用了,再多的話,恐怕就不是蘭芳共和國所能負擔得起的。而且,細算起來的話,50萬人的武裝力量已經占預定300萬移民的16%了,比例已經不低了。”“這個比例確實不算低,我也認同趙兄弟將50萬兵力作為蘭芳共和國兵力上限的設定。”陳炯明盤算道,“不過,在第一階段的4年時間內,由於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很難訓練出50萬兵力,能有30萬精銳我就謝天謝地了。而且,考慮到國內的移民是分批抵達南洋的,有關武裝力量的訓練自然也隻能分批進行,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急不得啊。”趙振中沉思了一會兒,決定再幫致公黨一把,於是說道:“我們四海實業當初成立時,正是山東土匪鼎盛時期,甚至作為我們股東的兩位美國人就曾被土匪綁架,因此,實業成立後就申請成立了一支600人編製的商團。在25年秋天為了保護實業的財產,曾有不少人犧牲。經過補充後,現在依然保持600人的編製。如果陳先生和致公黨需要的話,我可以派出一個連的兵力進入南洋,以兩年為期,幫助你們訓練部隊。期滿後再讓他們回山東。對於我們這個商團士兵的軍事素養,我還是有信心的,至少不會比國內那些所謂的精銳差。”,陳炯明正在為各方麵初建缺乏人手而頭疼,聽到趙振中能派出不弱於國內精銳的一個連的兵力來幫助訓練部隊,登時大喜,笑道:“正瞌睡時,趙兄弟就送枕頭來了。有了這一個連的兵力,我們初創階段就好過得多了。不知這個連隊有多少人?”“按照編製是120人。除了連部和炊事班外,其他九個戰鬥班編成3個排。基本上每人都有兩年以上的訓練經驗,而且沒有文盲。”趙振中解釋道。陳炯明心中喜悅,興奮地說道:“要是這樣的話,那用這個連做種子,半年後至少可以訓練出1000多人的隊伍。按照這個速度增長下去,4年訓練出30萬部隊也完全有可能啊。”“數量好說,可在隊伍數量高速增長的同時還要保證質量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趙振中搖頭道,“彆的不說,光這30萬人訓練用的武器彈藥和各級指揮軍官就不是容易解決的事情。當然,槍支彈藥有了那兩條生產線還容易解決,可那至少也是兩年後的事情了。而30萬部隊所需要的各級軍官就絕非短短4年時間所能解決的。”“這確實是個大問題。”陳炯明點頭說道,“不過軍官方麵可沒彆的好法子,也隻能一步步慢慢來了。”“對了,如果可能的話,南洋建國行動最好不要以致公黨麵目出現。”趙振中想起一事,提醒道,“既然用的是當年蘭芳共和國後裔複國的名義發動,那不妨以致公黨一部改稱‘蘭芳複國黨’,以領導整個建國行動。這樣的話,也會對致公黨將來的行動有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