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賜婚, 金口玉言。當年的陸九齡反對不了, 如今的將軍府與太師府就算有一萬的委屈也隻能憋著。陸錦惜出嫁, 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頭天消息傳出, 次日欽天監就擬好了良辰吉日,且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就定在七月初七。這可巧了,真趕上乞巧。有人就戲稱,時間定得這樣急, 這樣巧,鐵定有顧覺非插手。這話真假自然是無從得知。但看得見的卻是, 欽天監的時辰一下來,從太師府到將軍府再到尚書府, 全都跟著忙碌起來了。畢竟是寡婦出嫁,牽扯太多了。頭一件事, 便是搬出將軍府。陸錦惜沒出嫁之前可是大將軍夫人,有著朝廷的一品誥命,當初誥命的服製、詔書都是要收回的。且府內還有她兒女與仆婦,要怎麼處理又成了問題。薛明璃、薛明琅、薛遲包括薛廷之在內,其實都算她的孩子, 但前麵三個乃是她自己生養的, 也就尤為重要。寡婦再嫁,孩子都姓薛,自不能跟她走。再說了,即便是她想帶走, 將軍府也不可能應允。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府內肯定會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折騰。可誰想到?除了幾個孩子舍不得,掉了掉眼淚之外,竟也沒有大哭大鬨,都順從得跟小綿羊似的。陸錦惜從將軍府搬回尚書府的那一天,幾個小家夥硬是要將他們的娘親送到尚書府門口,還在外祖父家做客了幾天。待回到將軍府之後,衛仙就不明白了。她疑惑地詢問他們:“再嫁的可是你們娘親啊,就這麼讓她走了?”衛仙是他們三嬸,璃姐兒、琅姐兒幾個都知道她跟自己娘親不對付,但這時候她身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惡意。畢竟陸錦惜都走了。所以略擦了擦眼淚,琅姐兒就說話了:“娘親再嫁也是我們的娘親啊,又不會因為嫁了人又生了小娃娃就不要我們了,隻是換了個地方生活。顧先生一定好好待她,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再說了,就算是娘親在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天天粘著娘親啊。”這裡頭最沒有壓力的就是薛遲了。在聽人說過自家先生在朝堂上對陸錦惜那一番表白之後,他就徹底放心了下來。本來拜了先生之後,他對顧覺非的崇拜就與日俱增,甚至隱約帶了一種孺慕的味道。如今他崇拜的先生要娶他最愛的娘親,不是正好嗎?他是先生的學生,想去太師府隨時都可以。更不用說先生是那樣好說話的一個人,就是姐姐們要去太師父看娘親,他也不可能不應允。京城這地方,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不過是改嫁罷了,又不是天人永隔,沒什麼看不開的。一切是娘親高興就好。歸根到底他們還是將軍府的孩子,還是薛況的兒女,娘親也是他們的娘親,誰還敢欺負了他們去?至於京城中那些流言蜚語?娘親也早就教過了,“人言是非,非我是非。太在意旁人的評價,會忘記自己”。所以去聽那些流言蜚語,還不如關注自己的本心。可以說,這幾個孩子給出的答案,都遠遠在衛仙意料之外。她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什麼時候,陸氏這幾個孩子,竟變得如此聽話懂事了?甚至,讓人有些嫉妒。璃姐兒他們回答完了她的問題,便都手拉著手躬身告辭。衛仙就站在他們後麵,看著他們那還沒拔高的身影,慢慢穿過了庭院,這時恍惚間一抬頭,才發現炎夏已至。原本就不熱鬨的東院,現在更是空了下來。太太孫氏顯然也沒料到皇帝忽然會賜婚,在接到旨意的時候一時也覺得難以接受。可轉念一想,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她兒子薛況已經沒了,陸錦惜嫁進門來這些年,過的日子也的確不怎麼樣。孫氏自己就是女人,如何能體味不到其中的苦楚?更何況她早年也隨男人在沙場征戰行走,這些年後宅裡磋磨雖磨平了些許棱角,可對於那些世俗禮教,倒並不奉如圭臬。所以陸錦惜去拜彆她的時候,也很和平。甚至她還給了陸錦惜一些過來人的忠告,又允許她帶走身邊的丫鬟,仆婦,甚至得力的下人。隻是陸錦惜並沒有帶誰走。她固然能緊著自己方便,把白鷺青雀都帶走,可帶走了之後,孩子們怎麼辦呢?終歸還是要為孩子們打算的。她走的時候,除了自己的私庫,幾乎什麼都沒帶走。孩子們將來忽由孫氏照看,同時也留了白鷺青雀並幾個嬤嬤照常照應,一切跟她還在的時候一樣。似將軍府這種環境,是不容易出什麼亂子的。衛仙隻是將她視若眼中釘肉中刺,卻不至於對幾個孩子動手。更何況他們是薛況的孩子,她改嫁了,薛況一個死人也不可能幫他們娶後母。如此,孩子們也受不了委屈。至於薛廷之,就更不需要擔心了。他已經入了稽下學院開始讀書,外麵的宅院也都找好了。即便是她不在,他或許沒了人照應,可隻要他自己有本事,不出三年也能出頭。所以陸錦惜這一搬,還真算得上是了無掛礙。將軍府裡平平靜靜,尚書府那邊可就張燈結彩了。女兒嫁出去十一年竟然還有回到家門的時候,陸九齡心裡彆提多高興了,在得了欽天監定的婚期之後,就趕忙讓人把女兒原本住的屋子給收拾了出來。一切好像都回到了她還沒嫁給薛況的時候。這還是陸錦惜第一次距離陸氏原本的家庭這麼近。看到了她原來生活的環境,也侍奉在她父母的膝下,說些玩笑話哄二老開心,也看陸氏原本看的書,住陸氏原本住的屋子。輕而易舉就能感覺到,原本的陸氏是個怎樣的人。乾淨。簡單。善良。是父母捧在手心裡寵著的明珠,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都被擋在了門外,絕不叫她知曉。隻是可惜了,這樣的陸氏,已經消失在了時光的長河裡,被將軍府裡那些寂寞暗淡的日子磋磨,成了滾滾紅塵裡一抹消散的煙塵……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圓熟、虛偽,又世故的她。對陸錦惜而言,尚書府的一切其實都是陌生的,隻是誰都知道陸氏已經出嫁十一年,回府的次數不多,變化也大。再加上她本就不是尋常人,遮遮掩掩竟是半分破綻也不露。人人都道“陸小姐”是真的長大了,也渾然不顧外麵話傳得多難聽,一命地恭維著她,讚歎她命好。陸錦惜也不甚在意。沒了將軍府那些瑣事,她也不是要為自己繡嫁妝的那種人,所以在準備出嫁的這段時間裡,日子變得悠閒而且無聊。每日的消遣,不過就是看看書,聽聽丫鬟們傳的外麵的趣事。比如才升了官的方少行方大人春風得意,妓館買醉,偏還引得幾位名妓為他爭風吃醋;比如彈劾顧覺非未成反而促成了這一段姻緣的禦史趙獻,大約是受了這件事的刺激,在那一天i朝會彈劾失敗之後,接連三天又參了一堆的大臣,讓人苦不堪言;比如今科會試的結果已出,那一位缺了一條胳膊的才子季恒名列前茅,得了榜眼,已入選翰林院;再比如……本該全力準備著自己成婚事宜的理蕃堂主事顧覺非,竟然在被皇帝賜婚後的第二天就派去處理匈奴的事情,忙得半點不像是一個月餘後就要成親的人。是了。這就是陸錦惜最咬牙切齒的地方了。在尚書府裡,她發現自己連出門都不大方便,更不用說即便是出門也根本見不到顧覺非了。她倒不是想這人,隻是純粹被那一種中了人套路還不能打回來的憋屈感壓抑著,恨不能找到顧覺非再把自己一係列的猜測給問個清楚。這下好。簡直成了個真正的古人,老老實實地待嫁,即便有滿腹的疑問怕也隻能等到成親的那一日了。唯一的好消息,還是來自陝西。早兩個月前她去保定談的生意,一直都在推進,並未受到她被劫和後來這一係列事情的影響。盛宣理智地放掉了保定分號,將全部的心力都投入了邊貿之事。眼下貨物都已集結在陝西盛隆昌,就等去邊關了。隻要顧覺非那邊與匈奴的溝通無礙,剩下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不管是他還是陸錦惜,都在賭——賭顧覺非的判斷正確。賭匈奴與大夏的關係能維持議和之時的穩定。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在匈奴使團全部被人謀殺在大夏境內的情況下,兩國是隨時有可能開戰的,要維持住這局麵並不是簡單的事情。可“富貴險中來”,不賭一把怎能暴富?出錢的是陸錦惜,她決定冒險的事情,盛宣也不好阻攔,咬咬牙也就跟她做了。不做是個死。做了卻有希望抓住那渺茫的機會,一舉翻身。幸運的是,老天爺終究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或者說,終究是站在顧覺非這邊,站在聰明人這邊的。七月初四,陸錦惜成婚前三天。匈奴王庭終於確認了議和使團之事非大夏所為,老單於發來新的和書,願繼續與大夏修好。消息一傳到京城,頓時振奮了滿朝文武。身為一力主持此事的重要文臣,顧覺非也獲得了大量豐厚的賞賜,原本在禮部管轄之下的理蕃堂直接被蕭徹大筆一揮,劃了出來,成為了獨立於六部的存在。至此,顧覺非也終於開始在這朝堂上嶄露頭角。百姓們沉浸在邊關傳來的好消息之中,日子又正在七夕乞巧節附近,可以說滿京城都是一片歡笑與繁華。陸錦惜與顧覺非,便是在這樣一個極好的日子成婚的。那一天藍天白雲,有風無雨。紅妝十裡從尚書府鋪到了太師府,迎來送往的隊伍吹吹打打,看熱鬨的男男女女擠滿了街道;不管交情厚薄,文武都在宴席上推杯換盞;不管真情假意,百官都在廳堂內高聲祝賀……就連皇帝都列了席,當了證婚人。這絕對是這十幾年來,京城裡最熱鬨、最隆重的一門親事了,不管是雙方的嫁妝還是聘禮,都豐厚到令人瞠目結舌,更不用說這盛大的排場與赴宴人的身份。很多年後有人回憶起這一場婚禮,都隻有一句話——顧覺非壓根兒不覺得自己娶的是一個已經成過婚的女子,他娶的是自己全心全意愛重著的心上人。若說原本還有誰懷疑過這一場婚事裡,陸錦惜與顧覺非的關係,那麼到了親眼見證過當日的場麵之後,這樣的懷疑便都冰雪般地消解了下去。顧覺非向來是個很容易讓人生出好感的人。即便是那些與他擁有不同立場而最終成了對手的人,身為一個旁觀者,都無法否認他對這一段感情傾注的心血。於是原本那些嫉妒的閨閣女子們,這時候反倒平和下來,不再去貶低陸錦惜是一個嫁過人的寡婦。畢竟,能得顧覺非的青眼……這樣的陸錦惜,又該是怎樣一個出色的人呢?京城的天,從黎明到正午,從黃昏到夜晚。陸錦惜的人,也從尚書府到了太師府,從熱熱鬨鬨對拜的中堂到了紅燭高照醺醺然的新房。一切順利得不可思議,半點岔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