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曆史讀物的春天(1 / 1)

文娛之皇 屋子漏雨 1053 字 3個月前

“小光!你收拾好沒?”吳國棟在客廳裡看著午間新聞,一邊喊著正在衛生間洗漱的兒子吳曉光。“哎呀,爸,你彆著急啊,我正刷牙呢!”吳曉光含糊不清的聲音從衛生間裡麵傳出啦。“這小兔崽子。”吳國棟不滿的嘟囔著,轉而又衝著衛生間喊道:“你可得快點啊!等下彆賣光了!”“知道啦!”吳曉光道:“不能賣那麼快啊!這是曆史讀物,又不是其他暢銷書,放心,肯定賣不完。”然而一個小時後,吳曉光傻傻的站在新化書店門前,神情沮喪。他已經跑了三個書店了,毫無例外的《明朝那些事兒》都賣光了,剛開始的時候,吳曉光的內心還很堅定,這家沒有,換一家就是了,可是一連跑了三家,就連市區最大的新化書店也沒有,這下子他是徹底的蒙圈了。沒錯,吳曉光想的一點都沒錯,《明朝那些事兒》是曆史讀物,銷量肯定不如暢銷書,但是他忽略了一點,出版商會對這本書的銷量進行市場評估,如果估計銷量會減低,那麼相應的出版也會減少,所以,不管銷量如何,比例是絕對正常的,不會出現滯銷的情況。所以,吳曉光錯誤的預計導致他空手而歸,他已經能夠想象得到,回家之後,他將麵對父親的怒火和無止無休的嘮叨……其實,就連出版商也對《明朝那些事兒》的情況估計錯誤了,他們認為《明朝那些事兒》的最終銷量應該會在三百五十萬冊左右。為了保險起見。所以首印隻印了二百萬冊。這二百萬冊還包括了網上預訂的那五十多萬冊,也就等於,第一批整個華夏也隻是投入市場一百五十萬冊而已。整個華夏的書店很多,一百五十萬冊分散開來,其實也被稀釋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還是低估了《百家講壇》的力量,在很多人眼中。《明朝那些事兒》是早晚要進入《百家講壇》的,所以,這本書的受眾其實是很廣的。不管是年紀大一些的,還是歲數小一些的年輕人,甚至是學生,都對《明朝那些事兒》充滿了喜愛,還有很多單位,學校,都大量的采購以充實書庫。所以,在各種因素的結合之下。《明朝那些事兒》竟然在不到六個小時之內,出現了整個華夏脫銷的狀況!夏靜在知道這個情況之後。把負責出版的主管狠狠的一頓訓,麵對大小姐的怒火,主管隻能默默的承受著,同時也萬分慚愧,看來和大小姐比,還是差的很多啊。加印!趕緊加印!這個情況很快就被記者了解到,報紙上麵是沒有消息了,但是網絡上麵,卻很快的就爆出了這個消息。在華夏娛樂網上麵,這件事情被放在了頭版精彩導讀。《扶搖新書竟然在不到一天脫銷!》接下來,就是記者在市場采訪調查的內容和經過,明確的說明,記者在本市的三十二家書店做了調查,《明朝那些事兒》已經全部售罄,據說出版社正在緊急加印中,根據華夏娛樂網其他外派記者的調查,很多城市都出現了類似情況,並透露出,首印二百萬冊,已經銷售一空。看到這個消息,網友們又開始本能的吐槽了。“逆天啊逆天!曆史讀物居然能夠首日銷量這麼多,這好像是曆史上最瘋狂的一次吧?”“樓上說錯了,不是日銷量,第一天還沒結束就賣光了……這成績咋算?”“曆史讀物中,好像隻有《三國演義》的銷量最高,現在已經累積達到五千萬銷量了,但是,這是多少年的累積啊!《明朝那些事兒》如果不是首印太少的話,估計這一天就能賣出兩百五十萬冊,應該不是吹噓吧?”“不過話說回來,東文出版集團這次是怎麼了?居然能夠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真是讓人費解啊。”“誰能想到啊,曆史讀物,而且還是正史能夠賣這麼些?你看書店的銷售場麵,隻能說是熱烈,根本就談不上火爆,誰能想到銷量這麼爆棚?”“成批購買也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學校,企事業單位,都紛紛購進《明朝那些事兒》作為內部讀物,隻能說,《明朝那些事兒》的受眾太廣了,這本書適合所有的華夏人,而且之前已經取得了成功,很對讀者的胃口,是屬於曆史正史的創新之作,能取得這樣的銷量,一點也不足為奇。”網友們儘情的在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紛紛吐槽,十分熱烈,同時感到振奮的,還有大批的曆史讀物作者。這些作者是大部分都是兼職的,怎麼說呢,寫書並不是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他們的本職工作各種各樣,又在大學當教授的,有在作協當領導的,有在學術會中搞研究的,有的還是報社雜誌的編輯等等。他們也是這個圈子中有點名氣的人,他們都出版過曆史讀物,可是銷量都是不高,當然,這也是因為曆史讀物的市場份額本來就是極低的原因,一本曆史讀物能夠賣出五萬冊的銷量就算不錯了,如果有一本曆史讀物能夠賣到二十萬冊,那就是奇跡了。現在《明朝那些事兒》向他們展示了神跡!沒錯,這個銷量在曆史讀物中,就是堪稱神跡的表現!《明朝那些事兒》的神級銷量促進了所有曆史讀物作者的荷爾蒙分泌,激起了他們的鬥誌,燃燒了他們的激情,更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似乎已經看到,曆史讀物的春天,到了。有的作者因為銷量不佳而窮困潦倒,甚至有的作者已經準備要放棄了繼續創作曆史讀物,可是林笑,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並不是意味著他們可以坐享其成,他們必須要用更嚴謹更認真的態度,來對待曆史讀物,否則有《明朝那些事兒》在這裡,他們是彆想去的好成績的。這也是一把雙刃劍,曆史讀物的春天來了,但是需要認真對待,需要尊重曆史,尊重讀者。“曆史讀物的春天似乎到了,但是果真是這樣嗎?”第二天,《華夏日報》的頭版,出現了這麼一條醒目的標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