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事情敗露就見賀喜的鄰裡鄉民簇擁著的幾個差人拿著喜報過來,口中直道大喜,秀才娘子忙搶上前來接過喜報,隻見上麵明明白白寫著自家老爺中了第二十三名文魁,不由含淚拿給早就歡喜得掉淚的老太太。一時又想起賞錢的事,秀才娘子忙進房開箱取錢散了開來,又要招待眾人茶水,竟是慌慌張張詞不達意,於是隻好連連道失禮。那幾個差人倒是見慣了這種事體,故不以為忤,又道舉人老爺近日就要到家,到時再好好慶賀,於是拿著賞錢告辭而去。等大家心情都平複下來,新出爐的舉人娘子便拉著子明的手直說他是李家的貴人,等老爺回來要好好沾沾他的貴氣,明年好中個進士做高官。子明盛情難卻隻好又留了下來。他自小生在高門,所交之人既富又貴,實不能理解一個秀才就能得眾人如此抬舉,現在不過中個舉人就能喜極而泣,要知道若無權勢之人提攜舉人也是做不得官的,就是一般的進士也不過做個**品不入流的小官。楊華卻道:“我的爺,秀才是見官不用跪的,舉人更是有功名有俸祿的,說不準氣好了就能做官,要是再中了進士,就更進一步了這對他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真是登天了”子明還是不以為然,除了皇上他還真沒怎麼跪過人,就是那在朝的一品官見了他都是小心翼翼地。後又想,要是這李舉人真做了官,他那幾個子女的名字說出去還有不得讓人笑掉大牙,於是不厚道地笑了。第二日,舉人老爺就回來了,同來的除了李大丫和弟弟李三丫,還有一大堆的親戚。原來舉人一家非本地人,其父親是在少年時帶仆人搬到此處置產定居的,後來娶城中陳舉人家的小姐為妻,一年後生下一子。其後天下已定,天子開科考舉,於是舉人的父親辭妻彆子進京趕考。不想此去就真個中了進士,留在京中做官,又接了家人同去享福。哪想不過幾年好像就出了意外,隻見李陳氏隻身一人帶著兒子回了原籍。幸好當時進京時不曾賣了田產房屋,靠著這些產業倒也是生活無憂。等兒子長大又中了秀才,李陳氏便又為兒子求娶王家姑娘。過不幾年,孝子李秀才因擔心母親在城中觸情傷懷,於是賣掉房產搬到離城十數裡地的平安鎮。此次來的人中,除送李大丫和幼弟的兩位妻兄外,三個外甥也一同過來。此外陳家的幾位表兄弟也帶著賀禮上門。老太太李陳氏和舉人娘子見到各自的娘家人均是驚喜異常,忙忙見禮寒暄,又彼此道賀。一時大丫訂了親的馮家老爺也帶著兒子上門道賀。又是一陣熱鬨,人人都笑開攏嘴,仿佛富貴榮華已在眼前。倒是身著青綢藍緣袍地舉人老爺很是鎮定,一邊摸著胡須,一邊滿麵春風地笑看著親人。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大家步入室內坐著喝茶聊天。小桃早在舉人老爺進門前給二丫指認了,二丫也滿含孺慕地看著父親,心中卻不知何故竟莫名生出一股不可抑製的心酸之感,隻自已前事不知故隻好放下不提。李舉人說起自已鄉試的趣聞,下筆時的有神,滿臉的意氣風發,其他人附和著,一時主賓儘歡。又說到再過三日就是中秋,便打算自明日擺兩天流水席宴請鄰裡以為祝賀,待中秋過後再去城裡請親戚及同窗,之後便要去州學苦讀以備來年春闈。眾人皆連連道是。一時到了飯點,早就有鄰裡****幫著整治了酒席。大家交杯換盞大塊朵頤,直喝得醉意醺醺才罷。幸而各自都是駕車帶了家人仆從而來,故醉了也不打緊。李舉人倒是喝得不多,送走客人又喝了杯解酒茶,略過了一會便覺無礙了。舉人娘子此時才尋了空隙,把二丫落水木子明相救之事告訴了丈夫。李舉人因今日已見過二丫,雖覺得她好像比往常靦腆了些,隻當是今日客人多害羞之故,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現下聽了也顧不上心疼二丫,忙問道:“那恩人現在何處?”舉人娘子忙說道:“這幾日一直安置在客房,倒是幫了家裡不少的忙。今日因客人太多,亂糟糟地,他二人也不耐煩見些外人,我便讓王婆子置辦了酒菜讓他們自便”舉人便正色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況救命之恩耳?如此倒是有些簡慢了,也罷,待我親自去道謝賠禮”一時又想他二人既是京中人士,什麼人物沒見過,自己著了舉人服倒是有些夜郎自大,便去內室換了常服往客房而來。彼時子明二仆二人在房內喝酒吃菜倒也愜意。子明倒是喜歡熱鬨氣氛,隻這熱鬨的中心不是自己就另當彆論了,且和一群鄉下泥腿子擠在一處沒得失了身份。兩人倒也就著窗戶看了一眼,沒想就看到正騎在姐夫馮長富脖上的李三丫,木子明不由嘀咕自已小時好像從沒騎過姐夫的脖子,現在已大了估計是沒機會了楊華暗暗發笑自家主子越活越回去了。舉人老爺到了客房,對著木子明很是一陣道謝,又連連為今日的慢待賠禮道歉。子明二人自是連呼不敢。舉人老爺雖是喝了醒酒茶,隻是知道自己素來量淺,怕一會酒意上來出了醜,便又陪著他二人說了會話,就去睡覺醒酒去了舉人老爺那可是文曲星下凡,一個縣裡總共就那麼幾個,況這平安鎮上已經十多年沒出過舉人了。於是李秀才中舉就成了全平安鎮的喜事,鎮上及周邊村子裡的老少爺們都上門恭賀,有送銀錢的,有送銅板的,也有送雞送麵的,反正都有沒空手上門的,既表示恭賀又沾沾舉人老爺的富貴氣息兼打打牙祭如此鬨騰了兩天就到了中秋節。李宅的女子們都聚在廚房裡忙著做月餅,就連二丫都來幫忙,大家滿臉的喜氣總是時不時溢出來。子明很喜歡這種氛圍。他以前在家時,祖父母和父親都不太在意這些節日,且總是不在家,於是家裡在姐姐出嫁後便隻剩母親和他,母親素來不喜他的頑劣,每每看到他時,眼睛裡總是不由地流露出厭惡不喜之色,漸漸懂事後的他便也不願湊近母親,故每在中秋之夜也隻胡亂吃些月餅酒菜便帶人騎馬練拳去了。他沒想到今年的中秋節竟會是在這鄉間小院裡度過,且對製作月餅也是好奇,便擠在廚房看她們做月餅。不想卻被李舉人一句“君子遠庖廚”給請到客廳喝茶水去了,就連三丫也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聊學問子明答不上,聊京城裡的鬥雞溜狗也不合適,正在兩人尷尬著無話可說時,做好的月餅及時救了場,大家移到院內賞月,李舉人的躊躇滿誌,今年豐收的喜悅,天空明亮的圓月,大家放開了懷聊得熱火朝天,笑聲不絕於耳。子明心中不由產生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隻是胸無點墨表達不出,卻也知道這是他至今度過的最美好的中秋,他也好笑自己一人愛打架的霸王竟也會有此感傷之時。隻是千裡搭涼席沒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日子明主仆就要告辭離去。這鄉下人本就好客,況一起生活了這麼長時間自是生出了感情,兼著又是自家恩人,李舉人一家很是不舍,殷切希望以後常來往,並送上若乾紋銀以表謝意。一路上是送了又送,反複叮嚀回程時再來家裡坐坐,直送到東窪河邊樹林旁的小徑才罷。這時一直默默跟著的二丫,自走到東窪河忽然一改滿臉不舍神情變得有些恍惚,此時更是滿腦惱怒地指著子明主仆道:“他們是騙子,是劫匪快捉了他們去”李家人不由麵麵相覷,心道二丫中邪了罷子明主仆二人互看一眼,大叫:“不好,快跑,這丫頭想起來了”等李家眾人反應過來,已是一溜煙地竄出老遠。原來二丫的神誌已是慢慢恢複,大部分事情已經想起來,剛才走過東窪河邊樹林時觸景生情,竟是記起當日落水之事。那是秋日午後,李二丫本要跟著王管家去田莊看看,走過東窪河後感到太陽灼熱便改了主意要回家,因這裡民風淳樸且離家也近,李二丫就打算自已走回去。哪想剛經過河邊小樹林竟跳出兩個匪徒來,也就是木子明兩人就見他們走向前來動手搶李二丫的銀鐲子,二丫自是不肯,掙紮中就撞在樹上差點閉了氣,把那兩人嚇得住了手,二丫趁機跳起邊叫救命邊跌跌撞撞向外跑,慌亂中被個樹跟拌了一下竟跌進河裡,頭一痛竟昏了過去人事不知。知道真相後的眾人各懷心思,小桃恨恨地說:“我一看他們就不是好東西”不過考慮到主家一直拿那兩人當救命恩人,也不好過分表達自己的英明便住了嘴。反倒是李舉人說道:“看那木公子就知必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不知何故缺了銀錢使用,才會行此荒唐之事,幾日相處也可看出他並非大奸大惡之人,現送了他許多銀兩,想必再不會乾那事體他的救命之恩我們還是要記在心間的”若是木子明在此定會對李舉人淚手相執,再道聲:“知己難求”於是不知此番話的他看著包裹裡的銀子暗道僥幸,自去投奔親戚不提。二丫不服:“什麼救命恩人若不是他,我哪會落入水中,害得我傻了那麼長時間”這是她耿耿於懷的,自已一下子傻了倒也罷了,竟會把仇人做恩人,叫了那麼長時間的“子明哥哥”,想想心中就憋屈,彆再讓她看到他,要不就要他好看。估計應該是沒有這個機會的,那個人除非傻了,否則還怎麼有臉出現在好麵前。卻不知世事難料,更何況是拿性命和臉皮相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