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被刺殺後,趙澤勇就仔細的思考了這個問題,正是因為教育的不健全所致。在學校裡,老師們似乎非常著急的要把所有知識都灌輸給自己的學生,似乎在緊追中國失去的時間,在家裡家長也要求極嚴,絕對不會允許自家的孩子偷懶玩耍,一定要他們把功課反複溫習了再溫習。學校的製度沒錯,最短時間,最大限度的教授給學生知識這是趙澤勇要求的,因為趙澤勇也很著急。於是雲南教育部門幾乎是每年都頒發新的教材,每一年都在加重學生的課業。趙澤勇是現代教育製度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儘管隻上過初中,但是21世紀的教育什麼樣子,在知識大爆炸時代顯然學生需要接受的知識量也是爆炸式的,遠多於民國時代的學生。而中國的教育又更是如此,有人誇張的比喻,中國的中學生已經把美國的大學生課程學過了。這個比喻或許誇張了,可是在趙澤勇統治下的民國還真就是這樣。每次的教材趙澤勇都細心的進行審核,最後會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每次的意見幾乎都是課程排的還不夠密集,知識還不夠充實。於是民國的小學到中學的教材內容一加在加。最後小學學習了一部分歐美甚至日本人中學時代的知識,而初中基本上學了大部分高中的知識,高中又學習了大學相當的知識。那麼大學學習什麼呢?趙澤勇辦理的大學隻有兩個,一個還是三分雲南時代搞的雲南大學,這個大學主要是文科。中國人尚文,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人文社會。當然了一個成熟的社會必然是一個人文社會,但是一個成熟的社會絕對擁有強大的理科能力,而民國則是既不成熟,有對理科嚴重偏科。當趙澤勇招募大學教員的時候,很容易的就找到了一大批的文科學者。可是卻很難找到合適的理工科學者。於是當時的雲南大學基本上都是文科。後來張澈建立大學的時候,就更重視理工科了,更是把學校名字直接叫做昆明理工大學。學校裡大量招聘了張澈在美國的同學,並且通過校友會不同屆的同學也大肆招募。但是當張澈大學辦起來後,趙澤勇已經基本完成了雲南的基礎教育改革,雲南的學生學業比任何地區,比任何國家都重,基礎教育階段接受到的知識比任何國家的學生都多。張澈找過趙澤勇探討過這個問題,但是趙澤勇堅持認為自己做的很正確,因為自己初中時候學習的很多知識比雲南高中的都多。因此覺得雲南基礎教育設置沒有問題,認為學生能夠接受。最後張澈妥協了,開始調整自己大學的科目設置,取消大量基礎知識的教學,反而改為以動手實驗和最先進理論的研究為主,而這些東西在國外基本上已經是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內容了。不用擔心學生接受不了大學時候的教育,相反很多學生覺得很輕鬆,這得益於他們基礎教育時期就普遍紮實的理論知識,等到了大學進行實驗性研究的時候。就覺得輕鬆了。嚴格到近乎苛刻的基礎教育,以研究為主的大學教育,加上數量稀少的大學資源和數量龐大的考生數量,造成了雲南大學教育最後發展成為一種嚴格的精英教育。學生不但進大學難,出大學也很難。要成功畢業,不但學習成績不能差,而且還需要有能力進行很多研究。按照教育宗旨要求,雲南大學畢業的學生,學文的要有自己的思想。學理工的一出學校就要能夠擔任工程師的工作。無意中發展出了精英教育,趙澤勇並沒有覺得不妥,反而心中暗自竊喜,因為這正是最符合他心思的教育方式。切身經曆了21世紀中國多次擴招,當共和國把大學教育編成大眾教育後,造成的嚴重後果,一方麵普通大學生因為能力不夠找不到工作或者薪水反不如民工,另一方麵科研機構找不到合格的科研人員造成科技能力總是落後於發達國家,還有一方麵是生產企業招不到合格的技術人員,每每招聘的學生還要自行進行培養,大眾大學教育的結果違背了初衷進入了不上不下的窘境。很顯然這是教育資源不夠,卻強行對更多人進行教育的惡果。不管對不對,以趙澤勇的政治眼光來判斷,共和國將來肯定會把這定性為一個炸略錯誤的,因為考生們已經用腳做了投票,大量棄考的學生就是無聲的判決。趙澤勇當然要吸取這種教訓了。自己有機會重塑一個教育體係自然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打造了。基礎教育紮實化,教學內容非常充實。中級教育則是辦了大量的技術專科學校培養技術人員,基本上趙澤勇每一個企業都負責建立了一個附屬的專科學校。而大學教育必須精英化,把有限的教育資源都用在民族最精英的份子身上,要每一個畢業的學生都實打實的具有大學名副其實的能力。而現在這樣一個體係已經初具雛形,趙澤勇所要做的就是把這種製度堅持下去,把精英教育進行到底。儘管畢業人數稀少,每年文科為主的雲南大學人數還不到兩千人,而今年第一批畢業的昆明理工大學畢業生數量還不足三百。但是趙澤勇堅信,雲南大學的畢業生都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能夠對各種人文科學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對此進行研究,而昆明理工的大學生一畢業就有能力進行工程師的工作。當然趙澤勇也反思了自己教育製度的缺點,上次刺殺就是契機,讓他了解到,填鴨式的教育必然存在僵化的一麵,在大量培養出知識量充沛的學生的同時,也造成了學生心理方麵的壓抑。在加上中國傳統的對知識的尊重,家長極為重視子女的學習,更加對學生心理造成了壓力,導致很多學生心理不健康或者亞健康。針對這點,趙澤勇並沒有自己去探索,他不是一個教育專家,弄出了一個精英教育也是誤打誤撞和機緣使然,是各種現有條件合力產生的結果。但是要對其進行調整,沒有高屋建瓴的專業素質是很難的。趙澤勇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去求助於專家。在現代找到了幾個教育和心理專家,假稱自己是一個學校的校長,訴說了自己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大的情況,付出了一筆谘詢費後,結合幾個專家的意見,趙澤勇認定發展體育可以改善學生的心理壓製情況。體育不但能夠鍛煉一個健康的身體,競技精神還能帶來一個陽光的心態。於是一個提倡體育教育的規劃就在去年開始施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