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 第853章 平定高麗半島(1 / 1)

在這一年時間裡,呂布本人領兩萬禁衛軍回到洛陽,派張飛、顏良、文醜諸將領五萬人馬支援太史慈攻打三韓,留張遼都督八萬大軍在外圍堵住每個山路出口,時不時進山掃蕩一陣子,務必把肅慎人清除乾淨,但張遼大軍大部分的時間則是督促烏桓人、扶餘人、高句麗人以及轉移到這裡的服勞役的漢人罪犯,共計四十多萬人,共同開發這片黑土地。這片黑土地位於黑龍江嫩江流域、黑龍江穀地與三江平原廣大荒蕪地區,她的北部是氣度不凡的小興安嶺地區。西部是鬆嫩平原區,嫩江從伊勒呼裡山千裡南下,與鬆花江雙水合流,東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區。黑龍江一瀉千裡,鬆花江九曲十折,烏蘇裡江溫和恬靜,三條水脈在平原深處幽然相會,東流到海。浩瀚的興凱湖依傍其旁,秀麗的完達山橫貫其中,平均海拔54米,萬分之一的坡降構成罕見的平坦地勢。這裡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平均在3—5%之間,有的地區高達10%以上。因此,這裡有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這裡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地表江河縱橫,地下水量可觀,大氣降水充盈,極為適宜農業發展。不過現在是百裡無人斷午煙,荒原一望杳無邊,需要大力開拓才行,所以呂布組織了四十萬人去開辟那片沃土,並且還從內陸鼓動民眾前去,特彆是北方的習慣了寒冷氣候的民眾,這些合法公民到達北大荒後就能自動享有五百畝地,並享受五個農奴,還可以免稅三年。這樣優惠的政策激發了四萬人前去。這四萬人當然多是男性,他們迎娶扶餘、高句麗的女人為妻妾,在這裡生根發芽,不過他們接受的還是儒家教育,並全部編入了當地郡縣兵,四萬郡縣兵有效地控製了這片土地。呂布再在這裡放置一萬正規軍,再把扶餘人、高句麗人的王室貴族們殺個乾淨,足以讓扶餘人、高句麗人永遠都不可能再複國,足以保證這塊富饒的土地永遠太平下去。這裡便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北大荒,這裡大部分地區土地肥沃,部分為低濕沼澤地,生長季較短,但可以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隻要注意低溫冷害。就能迎來豐收。張遼大軍監督那些扶餘人、高句麗人爬冰臥雪,排乾沼澤,開墾荒原,建立了許多軍墾農場,後來的大漢公民們又開墾了一個個私營小農場,生產了大量的糧食,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數年後。兩千多萬畝耕地,小麥、大豆、玉米成方成片。一望無邊。呂布記得,後世北大荒由於過量開墾,使濕地麵積減少了80%,大量稀有動物失去棲息地,很多地方被迫退耕還林了。呂布就讓北大荒保持五十萬人的規模,沒有讓後來者繼續進去墾荒了。讓這片土地上保存著五百萬畝林地、八百萬畝草原和五百萬畝水麵,讓北大荒正在呈現土變更,黑土生金;水變清,清流千裡;樹變綠,綠滿青山的動人景象。成為一座綠色的寶庫。北大荒變了模樣,成了北大倉,張遼大軍在南蠻人組成的無當飛軍和山越兵團的協助下,成功地消滅了肅慎人,並且把扶餘人的一些小夥伴們東濊、沃沮人都給消滅了。東濊與高句麗、沃沮同屬扶餘的分支,語言文化相似。東濊人與高句麗人同在每年的第十個月舉行載歌載舞,武術表演的祭天儀式,東濊人視老虎為神物。東濊有約2萬戶,以農業耕作為生。東濊法律嚴懲占用公用土地者。沃沮與東濊同屬扶餘的分支,語言和習俗與高句麗人相似。東沃沮大致位於北高麗的鹹鏡道,北沃沮大致位於圖們江流域,東沃沮經常被簡稱為沃沮,沃沮南與東濊相鄰。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於其管轄權在漢四郡和高句麗之間搖擺,沃沮一直沒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元1、2世紀沃沮成為高句麗藩屬。公元244年,曹魏攻打高句麗時,高句麗東川王曾暫退到北沃沮。285年扶餘王儲在遭到北方遊牧民族襲擊時也曾逃到沃沮。 5世紀初期,高句麗好太王將沃沮完全納入高句麗版圖。當高句麗都輕易地被呂布平定,東濊、沃沮這兩個藩屬國,兵不滿萬,又如何跟張遼大軍相抗衡,旦夕之間,便被滅了,整個國家的百姓都成了中華帝國公民們的農奴。張遼大軍橫掃整個黑龍江流域、大興安嶺山脈,整個東北地區,再也沒有可以襲擾到漢人統治的異族。與此同時,太史慈、於禁、張飛、顏良、文醜合兵一處,共十萬人馬,攻打三韓和百濟,根據參軍賈逵的計策,先假意答應分給三韓的土地給百濟,誘使百濟攻打三韓,再在兩者兩敗俱傷之際,將兩者一起消滅,本來百濟王是不會中這樣的計策,怎奈他對他的一個王妃言聽計從甚至稱得上盲從,賈逵便派特工賄賂那個貪財的王妃,那個王妃按照賈逵教的話,成功地忽悠了百濟王,興兵攻打三韓,太史慈還特意送給百濟王許多兵器盔甲,其實都是從高句麗、扶餘那裡繳獲的垃圾,中央正規軍看不上,就廢物利用,交給百濟王,讓他屠殺他的同胞。此時三韓裡麵的馬韓已經被百濟吞並,剩下的辰韓和弁韓唇亡齒寒,對百濟敵意很大。當百濟、三韓打得兩敗俱傷之際,太史慈的十萬大軍殺到,一鼓作氣把這兩個勢力的殘餘軍隊全部擊敗,並乘勝攻占了三韓的三個都城,攻占了百濟的都城,太史慈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徹底把三韓、百濟占據的高麗半島所有敵對勢力肅清。緊接著,朝廷發布公告,願意去高麗半島的大漢公民一人能分得一百畝良田和兩個農奴,免稅兩年,條件比北大荒差遠了,是因為高麗半島已經被百濟、三韓人開發過了,環境沒有那麼惡劣了。因為高麗半島後世能開墾出五千萬畝良田,開墾出這麼多田地還保留著百分之二十的森林覆蓋率,所以呂布決定在高麗半島開墾四千萬畝良田,依照此時畝產量是後世一半的推導方法,高麗半島能養活起兩千萬人口,不過呂布暫時隻準備往那裡移民二十萬人口,以後的人口再慢慢轉移,慢慢增長吧。為了防止高句麗、扶餘農奴造反,為了防止三韓、百濟農奴造反,呂布又頒布命令,讓開發完北大荒的高句麗、扶餘農奴南上替換三韓、百濟的農奴,讓他們都身處異鄉,身處陌生的地方,打散部落,每個漢人農場主的農場裡的農奴互相都不認識。呂布還給農奴一些希望,宣布每年轉百分之一的農奴為漢人,成為漢人後就可以成為農場主,可以享有良田和農奴,當然這百分之一的機會隻給那些表現優秀、表現溫順的人。二十年後,異族農奴們轉了百分之二十的成為漢人,其他實在太差了就永遠沒有機會了,而此時大漢民族對當地的統治已經根深蒂固了,已經不是那些沒有了希望的農奴可以動搖的。高麗半島北部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產三百多種,石墨、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鐵礦及鋁、鋅、銅、金、銀等有色金屬和煤、石灰石、雲母、石棉等非金屬礦物儲量豐富,亦有石油資源,其中,位於鹹鏡北道邊境地區的茂山鐵礦已探明儲量50多億噸,可開采量30億噸。地下礦物資源總價值高達6.4萬億美元,其中黃金2000噸、鐵5000萬噸、菱鎂礦60億噸、無煙煤45億噸、銅 290萬噸等,僅一個菱鎂礦,就足夠北高麗使用1.8萬年。不過北高麗限於他們錯誤的發展模式,坐擁寶山卻餓死了那麼多人,相反南高麗根本沒有任何像樣的資源,連人均耕地麵積也隻有北高麗的一半,可他們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突破2萬美元大關,而北高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才1千多美元,相差多少倍,足以見到先進的政治製度比資源更能決定生產力的發展。呂布從北高麗、南高麗的反差上,在思考自己的帝國現在奉行的君主立憲製度到底可不可行,他要用五年的時間去看,究竟自己推行的政治製度是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還是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後來他發現,他的君主立憲製度沒有錯,隻要遏製住官僚階層的貪腐,讓官僚沒有貪腐的機會,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國民收入至少比壟斷獨裁的時候高上五倍不止,推論到這裡,他不禁流淚了,他流的淚是什麼樣的淚,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