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聖明!”“嗬嗬,以後朕再講課,你們如若有不同意見或者有疑問都可以舉手發問,任何事情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大家理性的辯論和思考不是更好?如此才能找到最為正確的答案。朕下旨,從今而後,我大秦永不因言獲罪。所有的大秦皇帝,都要牢記這句話。然肆意傳播流言者,定嚴懲不殆。”前麵胡亥對禦史府已經說過,可以風聞奏事卻不能無的放矢,其實也就是不因言獲罪,這個時候再將這不因言獲罪的範圍擴大,卻是順理成章了。法治在後世已經用事實證明是今後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如何胡亥都不可能放棄法治這一根本。法治為主並不代表必須要摒棄其餘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如何再法治為主、各種道德觀念樹立為輔之間做好平衡,這是一個複雜而且耗時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整個大秦如今大多數人還處於文盲狀態。法治為主,吸收融合其餘各家各派好的思想,兼修並蓄共同發展,才是大秦該有的治國思想。“商君曾言: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有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為虧法。”胡亥說到這裡,陡然打住,問道:“想必很多人都曾聽過此話,你們可真正明白這話的意思?”誠然商鞅確實是一個偉人。當胡亥看到這話的時候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家夥不會也是穿越到秦朝的吧。不然這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怎麼就能在先秦時代就出現呢?將法治作為治國的基礎。德治為輔這樣的觀念,不正是後世一直在做的事情嗎?刑不上士大夫,是從商周時期就開始約定俗成的規矩。顯然,商鞅提出的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極大的觸動了士大夫階級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商鞅在秦孝公死後,馬上就被秦國的世家貴族們給送上了刑架,車裂而死。今天,胡亥再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將商鞅的原話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各中深意卻讓群臣以及皇家學院數萬學子無不噤聲。其實商鞅的原話應該是“所謂壹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命。犯國禁,亂上製者,罪死不赦。有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為虧法。忠臣孝子,有過必以數斷。”這裡麵有“不赦不宥”和“刑用於將過”兩個原則被胡亥摒棄了。“不赦不宥”其實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國君。放到如今也就是大秦皇帝了。大秦皇帝的任何行為都是不受律法約束的。“刑用於將過”其實也就是大秦先前盛行的連坐之法了。就是,對已經犯罪的人處以重刑,還不足以止奸,還要擴大打擊對象,對表現出犯罪意圖,並沒有犯罪行為的人,一樣可以定罪判刑。“不赦不宥”,胡亥如果說大秦律法將皇帝一並管轄到其中,那就實在是太過矯情了,畢竟皇帝至尊無上,就算你讓人判刑,誰有敢判刑?判刑了皇帝不是天天給你小鞋穿?然後隨便找個由頭要了腦袋?自然不能說,那就直接不提好了,選擇性忽略。至於“刑用於將過”這連坐之法顯然是必須舍棄的。胡亥甚至已經再讓皇家學院的人開始選擇性的去掉商鞅傳記中的一些詞句。“其實你們都知道商君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隻是你們不敢說,或者說不願意說而已。刑不上是大夫流傳千年,你們以為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咦,這位同學,你舉手可有話講?講來講來。”胡亥說到一半突然發現正對著自己坐在後排的一個學子戰戰兢兢的舉起手來。如果悄悄的將手掌舉起來那交舉手的話。同學,這個詞,不經意間從胡亥嘴裡冒了出來,讓他有些恍惚、有些親切。“刷!”數萬到眼神齊齊扭頭朝著胡亥指著的方向看去。這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堪聽到胡亥的問話心中一時激動想舉手回答,畢竟皇帝剛剛說了有不同見解可以舉手發表看法麼。可是他剛剛舉起半個手掌就已經後悔了,然後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皇帝的眼神竟然如此的犀利,這麼遠的距離竟然能夠從萬千人海中一眼就看到了自己。數萬道眼光齊齊看來,這其中有他在皇家學院的舊識,有他的師長,有大秦的文武公卿,還有聖天子!張堪表示鴨梨山大。“學……學生…張…張堪……”張堪戰戰兢兢的起身對著胡亥遙遙躬身一禮結結巴巴的道。好在沒有人出聲嬉笑,也沒有人會嘲笑他,畢竟有這樣想法的人不隻張堪一個,畢竟能夠如此近距離的同大秦聖天子麵對麵的交流不是人人都有那個幸運的。對這樣一個敢為人先的大秦皇家學院學子,不僅皇家學院的教授學子們心中敬佩,在座的滿朝文武同樣心中敬佩。因為他們也不敢真的舉手反駁皇帝的話。“不要急,不要怕,慢慢說,朕又不會吃了你!你說是不是?嗬嗬!”胡亥很理解他此刻的感受,要知道他第一次在北巡歸來殺掉趙高的時候,麵對十餘萬護衛他的兵卒說話的時候可是兩腿都在顫抖的,更不要說此刻這名交張堪的學子麵對的是掌握大秦所有權力的人,所以溫言安撫道。末了,胡亥覺得似乎如此還不夠,邁步下台,順著走道走了上去,看樣子似乎要走到距離張堪最近的地方,近距離的聆聽張堪發言。胡亥這個動作頓時讓整個正心堂內震動。龍衛府親衛和過道上看守的禦林軍無不緊張無比,一眾學子們卻是激動的臉色潮紅一片,尤其是胡亥走的過道兩邊的學子,已經是坐立不安。想要抬頭看看皇帝真容,卻又不敢。畢竟近距離直視皇帝是大不敬。“各位同學都坐著不要動,不要動。有話要說就舉手,舉手就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