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辛亥革命 第一百三十三章:14年秋收(1 / 1)

唯一戰勝國 鈞申 2160 字 2個月前

金色的秋天,田野中一片金黃。人們正忙碌的對田野裡的莊稼進行收割,不過在平原地帶,早已不是使用人力收割莊稼,清一色用上了聯合收割機。大量的汽車也進入了農業生產之中,農業生產不再是以前清一色的拖拉機。華東自治七省的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變化使得生產力暴增,更多的人口從農村進入了城市。今年的秋收再次來臨,種植麵積最大的經濟作物甘蔗、棉花再次進入收成,去年棉花種植麵積是4000萬畝,而今年的棉花種植麵積則提高到了6000萬畝。,棉花產量再度暴增,產量從去年的1800萬噸,提高到了2500萬噸。甘蔗種植麵積提高到了3000萬畝,蔗糖產量達到了4000萬噸。今年甘蔗畝產有所下降,因為甘蔗種植開始轉變為粗放種植,農墾公司不再對甘蔗進行精耕細作的管理。畢竟去年將甘蔗種植麵積提高到三千萬畝,華東自治政府上下部預料到今年的蔗糖產量將大大增長,從而使得蔗糖價格大幅度降低。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使用精耕細作的種植方式,那麼不管是農墾公司還是地主都支撐不住,隻有進行粗放種植,才能經受得住價格的暴跌。價格暴跌對中國的農業自然是很有好處的,首先價格降低後,其他國家的甘蔗種植受到衝擊,那麼他們明年必然減少種植麵積。隻要中國的甘蔗種植業年年對那些蔗糖出口國保持高度衝擊,那麼就能將這些國家擠出市場。等到中國的蔗糖業壟斷了國際市場後,利潤也就隨之而來了。棉花種植同樣如此,今年的棉花畝產也有所下跌,主要是因為在棉花種植方式上產生了巨大的改變。棉農基本上已經沒有了,棉花種植全被農墾公司所壟斷。農墾公司種植棉花時用的都是先進的設備,播種用播種機,施肥用飛機,灌溉則采用噴灌的方式,殺蟲同樣使用飛機播撒殺蟲劑。在種植過程中,基本上不需要幾個人力成本,隻是在收獲的時候需要請鐘點工來幫忙采收棉花。不僅在種植上的用工成本比國外的農場主低上很多,而在畝產方麵更是超出了其他國家許多。不管是製糖業還是棉花種植,當前都是以衝擊其他國家農業為前提的,精耕細作已經不可取了。而在糧食種植業方麵,華東自治政府采取的是強烈衝擊和溫和衝擊兩種方式。強烈衝擊是對外的,以小麥為主。而溫和衝擊則是以稻穀為主,是對國內其他省份的。機械化種植是必然要實現的,對其他未進入華東自治政府管轄範圍的省份產生衝擊是必然的。隻是衝擊力度是要把握清楚,否則會出亂子。對其他國家,華東自治政府的農業戰略是采取一種暴徒式的貿易攻擊,將對方的農業打壓下去,以在國際上取得主導地位。秋收一到,華東自治政府對其他國家的農業的暴徒式攻擊再次開始了。蔗糖、棉花,是其中的主導。生絲也加入了衝擊範圍之中,今年中國生絲產量大增,對日本的生絲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蔗糖價格果然在今年發生了價格下跌的狀況,隨著更多的甘蔗被榨威蔗糖,價格還將繼續下跌。而棉花價格經過去年的暴跌之後,今年卻發生了回暖。每噸價格從去年的100元上升到了今年的130元,其中差距十分的大。但中國的棉花產量卻是大大的增加的。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去年各國棉花遭到了中國棉花的衝擊,價格暴跌之後今年減少了種植麵積。而且減產比中國棉花今年的增產還要多,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紡織業進入了黃金時期,對棉花的需求量十分的旺盛。光是棉花方麵,今年產值就達到了32億元,其中有大半是用於出口,起碼能造成20七2元的貿易差額。但貿易額差明顯不止這些,因為這些棉花不可能大半都出口掉,目前世界紡織業處於蓬勃發展階段,英國突然退出了這塊市場,導致紡織業的利潤普遍達到了50%以上,這些棉花起碼能為中國創造30億以上的貿易差額,這還是考慮到競爭導致利潤下降的情況之下。在紡織業的競爭上,中國和美國是一個大對手,日本同樣是一個競爭對手,所以為了壓製日本,海外的紡織業產品的價格不可能太高,因此50%的利潤是不太可能的。至於國內的市場也有巨大的增長,但格局已經形成了,所以利潤也沒有增加。競爭暫時還沒有發生,主要是因為空白出來的市場太大,一時間各國的紡織業產能根不上才導致紡織品奇缺而已。現在比的就是占領速度,當市場被填補上之後,就是慘烈的市場搏殺了。用句老套的話來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勝者國力增強,敗者國力衰弱。除了紡織品,茶葉、生絲、陶瓷這三個傳統產業同樣在蓬勃發展。茶葉方麵換上了精美的包裝,生產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內部市場倒是擴大了許多,這個年代的飲茶習慣相比後世遠遠要高得多,而西方人在茶葉方麵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隻是他們找到了其他的產地,例如印度。茶葉方麵想要扳回原先的壟斷地位,采用市場手段暫時是不可能的。生絲方麵,則開始慢慢走向壟斷地位。改良的桑樹和桑蠶的投入,加上生絲廠采用先進設備,使得生絲製造成本大大降低了。養蠶方式從以前的家養改威了放養,用工大大減少。生絲廠全麵機械化,用工更是大大減少,這樣一來,優勢就上來了。陶瓷方麵,景德鎮的陶瓷已經列入了華東自治政府重點發展的項目,夏鈞在上麵也投入了許多積分,也正在朝扳回壟斷地位的方向發展。在十九世紀,中國的gdp依1日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全是靠這些東西堆上去的,隻是這些東西無法轉換成戰爭能力。目前夏鈞也不求這些東西能夠轉換成戰爭能力,隻是讓這些產業提供就業崗位,並衝擊他國經濟,製造貿易差額。真正有看頭的還是高科技產業,造彆人造不出來的東西,彆人不買都不行。當前這種輕工業,極為容易被其他國家使用關稅政策擋在門外,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紅利的越來越少,這些產業也會慢慢失去競爭力。按照一般的規律就是這樣的,不過夏鈞可以購買更先進的技術、設備,讓這些產業依1日保持競爭力。什麼叫彪悍?這就叫彪悍。讓其他國家無路可走!讓他們靠賣資源為生!對於今年的棉花產量,其實去年的農業規劃還是失策了,一是國內市場需求大增,二是國外市場空白出來,所以種得太少了。每噸130元是不正常的價格,壓到每噸100元的界限才算是正常。雖然130元的價格依1日比以往的150元低出很多,但這並不夠。夏鈞找來楊明柳,讓他仔細的調查市場,把明年的農業調控做好。農業調控自然是十分重要的,隻有把調控做好了,農作物價格才不會坐過山車,今年農產品價格漲一下,明年多種,價格又跌得頭破血流。當然,為了攻擊他國農業而增加種植麵積,這屬於政治需要,也屬於未來的經濟布局需要,中國必須農產品方麵取得定價權。楊明柳回去後,馬上提交了明年主要農作物的種植麵積,計劃將棉花種植麵積將提高到一億畝,比今年增多四千萬畝,這四千萬畝的任務將分配給那些農墾公司。以楊明柳估計,當前各主要中立國的工業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而且工人勞動收入增加,今年就算是棉花價格提升到了130元的地步,但明年世界棉花種植麵積依1日會繼續減產,而中國內部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繼續增加4000萬畝棉花種植麵積,每噸棉花價格最多不會跌出每噸100元。糧食種植麵積還將繼續擴大,以衝擊各國的糧食產生。糧食雖然是戰略物資,但你不出口,彆人照樣種。你要是出口了,彆人的賣不出去,自然也就不會種那麼多。糧食產量是恒定在一定範圍內的,這個範圍是消費多少而產生的,生產得多了,糧食價格下降,誰撐不住誰先不種,市場也就拱手讓出。中國當前的糧食生產不僅使用了高產品種,還采用了機械化耕作,競爭強悍得一塌糊塗,哪個國家能和中國爭?在肉類的生產上,今年養殖業蓬勃發展,養殖成本的降低,肉類價格也已經大幅度降低了。以現在工人、農民的收入,吃肉已經不是任何問題。不過那些剛加入華東自治政府的省份差一些,不過當前工業大發展,去工廠、工地上班的話,吃肉也不是問題,除非是要攢錢。養殖業在滿足內需的同時,肉類也大規模出口,在國際市場所向披靡,不斷製造著貿易差額。養殖業的利潤也是不錯的,隻是暫時比不上工業了。就內部市場來說,養殖業的利潤一般都有15%,但和工業一相比較,利潤貌似又差了一些,不過內部需求量增在不斷增大,而外部市場方麵,利潤普遍有20%,這還是扣了出口稅之後的利潤。加之養殖業不需要太強的技術,完全是靠廉價的飼料和優良的牲畜品種和管理方法取勝,所以養殖業依舊是人們熱衷的投資領域。自從華東自治政府占領了七個省,並且農業向其他省份延伸之後,所能利用的平原耕地大大增加。玉米全是用機耕的粗放種植,加上產量強悍。造成飼料威本低得一塌糊塗,就算是用土種家畜,利潤依舊不錯。不過大部分資金都抽調到工業發展上去了,明年的農業發展和養殖業發展可能會麵臨資金短缺。夏鈞知道這一情況後,馬上讓李盛國加大明年的農業放款。華東銀行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壟斷銀行,其後是子銀行中國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在中國的處境很不好,華東自治七省很少有人會把錢存進那些外資銀行,那些外資銀行的分布又不完善,服務又不是那麼好,加之是洋人開的,誰會傻到把錢存進外資銀行裡去。加之工農業迅速發展,現在中國一舉扭轉資金外流的情況,年年開始出現貿易差額,財富正在不斷湧人中國。在這樣的背景下,華東銀行的儲蓄資本年年暴增,今年更是瘋狂增長,加上華東銀行的投資很少有壞賬,華東銀行的資本同樣在飛速增長。李盛國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投資,夏鈞那邊是以設備入股,他這邊是以資金入股,雖然很多企業家更願意貸款,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家願意以股份換資金。不管是哪一方,都是華東集團的,這是夏鈞獨股集團,相當於是變相的國有企業,目前華東自治七省的所有民營企業之中,平均下來有30%的股份屬於華東集團。投資養殖業自然是一個很保險的選擇,現在李盛國手上錢那叫一個多啊!投資鐵路基本上不需要銀行出錢,銀行隻要負責賣債券就可以了,債券一出來,很快就會被民眾買走。對養殖業放款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事實上他不久前就給他家老頭子放了一筆貸款發展養殖業。李世霖最近也在帶著中盛集團進行轉型,不過在農業、輕工業方麵並未放鬆,而是向銀行大量貸款。李世霖可是華東自治七省的國丈爺啊!兒子又掌控著華東銀行,貸款自然是無往不利,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對此夏鈞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李世霖彆亂搞就行,隻是正常的貸款的話,夏鈞不讓銀行放款又說不過去。唯一能和李世霖競爭的就是劉錦山的華盛集團了,由於中盛集團和華盛集團是明擺在同一層麵的大集團,因此很多時候李盛國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給老頭子放多少款,也給華盛放多少款。其他企業,大多都要等這兩大集團把預算搞完才能分到銀行剩餘的資金。中盛和華盛兩大集團很明顯是夏鈞正在扶持的兩大集約型企業,企業說到底還是管理方式問題。就如同十萬個混亂無比的索馬裡經濟總和,也不上一個美國的經濟。行業過於分散,有時候也是不利的。在主要的工業領域,扶持起三四個大型企業也就可以了,他們之間可以形威一個良性的競爭,而且也方便對外作戰的協調。第二更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