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張俊生了。“很多人說八十年代是中國最好的年代,您怎麼看?”張俊生擺了擺手:“我沒有經曆過八十年代,不好評價!”優待文人,工業倒退,買辦橫行,軍隊經商,社會動蕩,治安混亂,新貴族崛起…我說的是民國!當然,八十年代奠定了這個時代的基礎,比昨天過得強,對明天有希望,乾渴已久後,終於過上了正常生活,而**還沒有侵蝕人們的全部身心。對很多人而言,確實是黃金年代!那個時候的大學生都在討論詩歌、國家前途…不過,張俊生最感慨的是,八十年代有《六盤山》這樣反極端綠教的電影,現在卻沒了…(那電影讓人震驚,簡直了,一點也不民族團結…)交大的一位教授道:“現在市場上缺乏人文關懷的電影,很多時候進電影院,都感覺那些電影‘不叫電影’。”吳豔豔插了句話:“其實不止是國內,美國的狀況也是比較糟糕的,好萊塢隻拍漫威,我認識很多電影人他們也說非常無聊,但六大不敢冒險,所以出現了閱後即焚,年輕孩子被漫威洗腦,但確實市麵上沒什麼能拿給他們看的,大家都在討論這個困惑——要做什麼片子?什麼能留在曆史上?但漫威肯定不會,充其量隻是娛樂,不會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留在曆史上!”張俊生撇了撇嘴,沒有說話…張一謀搖了搖頭:“為了讓中國電影走出去,我們參加各種電影節,在電影節得獎,這個已經幾十年了,永遠有人在做,我也做過很多次了。但是你知道這些傳播的空間是有限的。那種主流院線上映的,影響世界大部分年輕人的大片,一直是中國電影的短版。如果電影是個工業體係地話,這是重工業,我個人認為,它是支柱產業。”“可是您自己也說好萊塢產業化是對電影藝術的褻瀆,您自己也很不喜歡製片人製度,沒有創作自由…”“我是不喜歡,但它對中國電影是有好處的…”“可它缺乏藝術性!”“…這個我來回答吧!”張俊生實在憋不住了,動輒藝術性,這根何不食肉糜有什麼區彆?“我在美國監製了不少主流電影,也拍了幾部獨立電影,我回答這個問題比較合適!”“好萊塢為什麼可怕?就是因為它有完善的產業分工,最主要,它有一條自下而上的產業鏈,北美電影市場,除了我們常見的好萊塢大片,還有好幾千家專門從事小成本拍攝的獨立電影公司,這些人拍的電影很少能登上大熒幕,但是,一旦裡麵出了人才,很容易就被識彆出來,然後吸引到主流商業片!”“他們的主流電影永遠是商業類型的大製作,獨立電影屬於邊緣文化…”吳豔豔立刻反駁:“奧斯卡每年…”“奧斯卡隻是北美電影的參與、見證者,並不是終結者,拿了奧斯卡,也不代表你就很厲害!”“主流觀眾喜歡的是商業性、娛樂性比較強大的電影,隻有很少一部分觀眾鐘意文藝性、情懷或者電影的使命之類的東西。我非常不明白一點,為什麼喜歡看文藝片的會有一種優越感,優越感從何而來?”“好萊塢的強大在於它的包容性,它可以把不同的文化吸收進來,日本電影就不行了,以前日本電影也流行大製作,後來二次元文化興起,主流靠攏邊緣,然後二次元成了主流…”“如果都像你說的,我們都拍文藝片,這不是發展中國電影,而是扼殺中國電影!任何人為的割裂商業影片和藝術影片是非常陳舊的思維,每一個導演都有自己的藝術夢想,但藝術電影不是高高在上的,一部電影拍出來沒有觀眾看,那才是失敗。”“你說六大都在拍超級英雄片?其實真不是這樣,派拉蒙出品的電影,很大一部分都是中等製作。”吳豔豔繼續反駁:“但現在的問題是藝術電影生存不下去了。現實情況之嚴峻、排片量之少、排片場次之邊緣,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張總,您手裡有院線,您拍片的時候會刻意給文藝片多排幾場嗎?”“電影應該堅守基本的文化底線,電影是應該承載文化使命的,在藝術電影生存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我覺得王曉帥導演說的很對,把藝術電影放到市場上是不公平的,把文化事業扔進市場肯定會被扭曲,文藝片不能也不應該接受市場的檢驗,它需要得到保護。”“…這話說的,好像商業電影就沒有承載文化使命似的!”張俊生簡直無語了,這都2011年了,怎麼還有這麼愚蠢的人?“好萊塢電影為什麼能夠走遍全世界?難道是因為它的電影裡麵有曆史底蘊?”“商業片在傳播文化上,比藝術片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華語電影在海外影響最大的是什麼電影?藝術片嗎?不是,是功夫片!是成*龍!”王曉帥,那就是個神經病,一天到晚就知道瞎嗶嗶,以前說要創作自由,責怪政斧管的太寬,現在嘞,又號召政斧拿錢給他修建文藝院線,憑什麼?你是文藝片導演,牛逼嗎?……不可能真的像潑婦罵街那樣吵起來。畢竟都是有身份的人,而且場下做了一堆的媒體、學生。主持人打圓場,然後是記者提問時間。“《孤島驚魂》票房過了五千萬,你怎麼看?”“…《孤島驚魂》?”這個真把張俊生給難住了…同檔期上映,本來就是一部炮灰片,500萬投資,院線三日遊,能賺一點是一點的國產驚悚片,然後直接擊敗《武俠》,登上票房榜亞軍位置!首周末就拿下了2600萬的票房成績,雖然跟《長城》沒法比,但是,《長城》的投資是它的一百倍啊!電影圈子震驚了。他們拍不了《長城》,難道還搞不定《孤島驚魂》?這個記者明顯是故意想讓張俊生評價一下《孤島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