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章 你好 你們好(1 / 1)

高等研究所三位老爺子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的評審工作一直持續到暑假,尚未完成評審。沈奇利用這段閒暇時間,繼續完善他的物理論文。八月份,沈奇幫歐葉搬家,從紐約搬到普林斯頓。歐葉耗時三個學期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數學係碩士學位,未來一段時間她將轉戰普林斯頓,跟隨普大數學係林登施特勞斯教授,進入博士研究生階段。沈奇和歐葉拍拖好幾年,終於同居了。普林斯頓分給沈奇的教職工宿舍,臥室和書房都挺大,足夠小兩口安居樂業。9月,秋季開學,每個人重新忙碌起來。沈奇的生活簡單而有規律,上課,帶研究生,寫論文,陪女朋友。歐葉的生活同樣簡單,做課題,吃藥,陪男朋友。兩人都不會做飯,三餐吃食堂,或者買些簡易食物擱冰箱裡,想吃隨時吃。果汁、麥片、烤麵包,蔬菜、漢堡、三明治,牛排、豬排、烤羊排,天天吃這些,吃多了也膩。周雨安、於磊偶爾會來沈奇的宿舍聚會,他倆的到來給沈奇、歐葉帶來不少快樂。周雨安負責做菜,於磊負責講故事。“小奇哥,小歐姐,我尷尬死了,那誰,數學係第一美女海蒂,我不是跟她關係挺近,挺有感覺嗎。昨天,我買了一束玫瑰,想跟她表白,結果……哎。”於磊說到這裡,一個勁的搖頭歎氣。沈奇問到:“結果海蒂跟你說,對不起,於,我有男人了?”於磊捶胸頓足:“有男人很正常,她……她居然和一個妹子激吻!被暗中觀察的我發現了。”“拉拉呀?”歐葉對於磊表示同情。“是啊小歐姐,你說我該多尷尬,這是什麼世道啊!”於磊說著說著就快哭了,欲哭無淚最終隻能苦笑。“於磊,普大數學係第一帥哥,那你施展魅力,把第一美女海蒂掰直。”沈奇出謀劃策。“算了吧小奇哥,這學期我得集中精力主攻學業,這屋子裡就屬我學曆最低。”沈奇問於磊:“那我就不明白了,海蒂既然喜歡妹子,為什麼主動跟你示好?”歐葉插了句:“那個海蒂,她有可能是……bisexual?”沈奇望向歐葉:“咦,你對這方麵挺有研究?”“嗬嗬。”歐葉笑而不語。“你們三個無不無聊?於磊,幫我洗根黃瓜!”周雨安在廚房咆哮,這屋子裡就他一個人會做菜,他同樣在今年秋季進入博士研究生階段,跟隨費加利教授做研究。周雨安的廚藝挺不錯,他麻溜的搞定四菜一湯,中餐。四人圍桌餐桌,沈奇嘗了嘗宮保雞丁,讚不絕口:“周雨安,你這手藝啥時學的?”周雨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讀中學時就會做菜,哪敢像你們幾個富二代,花錢如流水。”沈奇:“那你不厚道了,在燕大讀書時從沒給我們寢室哥幾個做過菜。”周雨安白了沈奇一眼:“我們寢室有條件做菜嗎?”沈奇不依不饒:“來普大了也沒見你給我做菜,就最近一段時間做了兩次。”周雨安不高興了:“沈奇,我是你保姆嗎,憑什麼給你做菜?我是給歐葉麵子,畢竟她是我們班唯一的女生。”“謝謝,歡迎常來。”歐葉欣然一笑,舉起白開水杯,對周雨安表示感謝,像是一位得體的女主人。“小雨哥心靈手巧,賢惠啊。誰要嫁給小雨哥,福氣。”於磊很快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美食讓他忘記痛苦。家鄉菜非常可口,在異國享用家鄉菜,卷起濃濃鄉愁。一個中國教授和三個中國留學生吃著中國菜,嘮著中國話,在鄉愁中度過周末時光。新的一周,沈奇收到一個好消息。《數學年刊》刊登了他的論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耗時數月,高等研究所的三位老前輩終於評審通過了沈奇的這篇哥猜論文。與此同時,imu發布官方消息:“沈奇成功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波利尼亞克猜想、孿生素數猜想、蓋伊猜想。”“即日起,上述四個猜想更名為哥德巴赫定理、波利尼亞克定理、孿生素數定理、蓋伊定理。”“相關論文詳見《數學年刊》,感謝沈奇教授在此領域做出的曆史性貢獻。”數學界再次震動。世界人民又震驚了。“一年時間解決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五個猜想,23歲的菲爾茲獎得主沈奇進入學術巔峰期。”--《時代周刊》“他做到了我沒能做到的事情,我隻想立即見到他,見到這把神奇的中國鑰匙。”—來自加拿大數學家蓋伊的評論。孿生素數猜想由希爾伯特在1900年提出,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波利尼亞克猜想、蓋伊猜想,這四個猜想以提出者的名字命名。希爾伯特、黎曼、哥德巴赫、波利尼亞克早已仙逝,目前尚在人世的隻有蓋伊一人。蓋伊於2003年出了本書《數論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在此書中,他提出了蓋伊猜想。和大多數猜想提出者類似,維多利亞大學終身教授蓋伊無法證明他自己提出的猜想。沈奇幫蓋伊教授完成了這個心願。心情無比激動的蓋伊教授坐著輪椅,第一時間從加拿大維多利亞市趕來普林斯頓,麵見沈奇。沈奇攜家屬歐葉、學生於磊,在普林斯頓數學大樓會見了蓋伊教授和蓋伊夫人,以及蓋伊的兒子和他的學生。“泥嚎。”蓋伊教授張口就是一句中文問候語,老爺子快80歲的人了,行動不便,日常生活由太太、兒子和學生照顧。“你好,你們好。”沈奇說了句標準漢語,向遠道而來的加拿大友人表達最誠摯的問候。蓋伊教授緊緊握住沈奇的手,雖然腿腳不便,但他的大腦非常清醒,他隻會說“泥嚎”一句漢語,剩下的心裡話用他的母語英語表達:“年輕人,你知道嗎,這輩子隻有兩件事讓我激動過,一是我成為了維多利亞大學的終身教授,二是在活著的時候,親眼見證了我的猜想被證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